近日,《通州区伊品羊杂馆“5.13”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调查》发布,气瓶胶管老化破损导致燃气泄漏是本次爆炸的直接原因。据中燃协安全委统计,2020年第一季我国的燃气事故超过72,其中有22起管道燃气用户事故,9起管网事故,主要事故原因包括软管问题(老化破损、脱落、连接不符合要求)、燃气管网泄漏进入室内、违规检修(入户维修过程中导致泄漏爆炸)、用户私自改装造成室内管道泄漏等。其中灶具连接软管问题导致燃气泄漏8起,占事故总数的36%。因此,对于城镇燃气的安全管理来说安全隐患的排查与解决极其重要。
一、城镇燃气安全管理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自实施以来,对加快燃气建设,保障燃气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燃气供应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使用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近年来燃气事故频发,安全管理形势仍较为严峻。《条例》中仅对地方人民政府做出来较为明确的职责划分,未明确其他有关部门如城市管理、城管、市场监管和消防救援机构等监管职责。条例第二条中,并未将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规范等纳入。条例第十七条中,应进一步明确燃气经营者定期安全检查内容和频次。对于燃气用户责任内容不够全面,未明确用户在接受安全检查方面的相关义务,不利于燃气经营者完成相关安全检查工作。
(二)城市燃气管网老化严重
燃气用钢管设计寿命为15年到20年,多数城市燃气中压燃气管网及早期投入运营的低压管网运行近20年左右时间,已接近或者达到寿命终点,多数管网处于事故多发期。近几年,管网系统腐蚀穿孔事故贫乏,且呈上升趋势,城市燃气管网老化,已成为燃气输配的重要安全隐患。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对部分中低压管网进行了检验和安全评估,并出具了《在用埋地压力管道全面检验报告》,其中管道的较高绝对风险等级达到 73.5.%—83.1%,其余为中等风险等级。主要风险表现为:管道处防腐层部分破损,管壁锈蚀严重,个别管段局部管道壁厚减薄1—3.5mm。根据上述结论,对于高风险的燃气管道系统应进行更新、改造、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用户操作不规范
根据中燃协安全委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国燃气事故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情况发现,因操作不规范或是操作失误带来的燃气设备泄漏是导致户内燃气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城镇户内燃气设备的使用有着规范性要求,部分用户在不够了解正确操作流程,极易造成回火,进而引起燃气爆炸。
(四)燃气检漏系统不完善
当前的入户燃气检漏方式还是依靠燃气公司按照工作安排进行定期的例行安全检查。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要求燃气公司每两年对用户进行一次免费入户安检。针对燃气用户入户进行一次室内燃气设施的全面检查,如检查管道是否老化、漏气,接头是否安全等,用户自己本身并不能做到有效的检漏,无法在漏气发生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导致燃气爆炸等事故。
二、城镇户内燃气安全管理的
优化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如《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内容。明确安全监管的总体要求,发挥燃气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将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规范纳入燃气发展规划中。明确相关部门具体监管职责,细化燃气经营者相关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燃气用户相关职责,让燃气安全管理链条更加完整,各环节均有据可循。
(二)构建完备的城镇燃气运营体系
城镇燃气管理部门不仅要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规划建设,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网准入标准,避免出现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要对申请企业的经济、技术以及环保等能力进行审查,明确其可行性以及建设地点,实现区域内燃气管网的互通,建立科学统一的燃气运营调度制度。对现有市场上具有资质的相关方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相关方台账。整合现有资源,统一燃气相关方提供服务的渠道,建立正规有效的服务渠道,让居民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服务,让燃气相关方市场更正规,更有秩序。
(三)加强用户用气规范
一是城镇户内燃气管理单位要为用户经常性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燃气安全使用知识普及,提高用户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二是为用户的燃起设备假装安全保护装置,提供安全警报作用。三是燃气管理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用户的燃气设备进行追踪随访,帮助用户检查燃气设备的安全状况,保障用户的燃气设备健康、正常的状态下运行,且被规范、正确地操作。
(四)优化燃气检漏系统
引入智能检漏保护系统。智能检漏系统由检漏、预警、处置三部分组成。当出现燃气泄露时,气体当出现燃气泄漏时,气体传感器发现泄露发生,传感器会立即产生反应,将信息传递给预警模块,预警模块会立即对信息做出处理,警报响起,同时它会将信息传递给处置模块。处置模块接到泄露预警后会立即启动第一时间的自主处理机制,入户进气阀门关闭,同时管道排气阀开启,排气装置启动,将入户管道内尚存的燃气排出到室外的燃气输送气管内。同时,在自主处置模块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将会通过互联网将泄露情况向业主通报,与此同时燃气管理部门将收到户主家燃气泄露的警报及实时室内燃气浓度,请求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维修。
(五)加强后期运行维护管理
加强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建立严格可行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完善有关燃气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改造等各项管理制度。对于新建燃气管道,要求燃气投资开发商必须在每个燃气用户终端安装新型家用管道燃气防爆组火器装置,提高安全系数。燃气公司必须按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的标准要求,配备足够的燃气管线巡查和抢修人员、配置专用设备,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处 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六)明确燃气供应企业管理规范
创新燃气经营许可实施方式,明确对管道天然气经营、瓶装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实行特许经营。大力推广实行瓶装液化气实名购买制度,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如实记录用户基本信息及气瓶相关信息,建立相关台账制度和信息追踪制度,以确保气瓶实名购买制度的有效落实。建立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制度,明确非居民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有燃气供应企业统一配送、安装气瓶,并提供用气安全检查服务。逐步推进用户购买瓶装液化石油气直接配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