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们都关心啥?这些“关键词”一起来看看!

发布时间:2021-03-05点击量:3110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开启。

今天,来分享一下2020年政协委员热门提案和部分答复摘要(资料来自应急管理部官网)与大家一起回顾下,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哪些应急管理领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应急管理部做出哪些针对性举措。

01

关键词

应急物资

《关于建立国家应急物资智慧调配平台的提案》

《关于补齐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的提案》

《关于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建设防疫等必备应急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库的提案》

《关于加快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供给体系建设的提案》

《关于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的提案》

《关于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出台〈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提案》

《关于尽快健全国家应急物资、服务采购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提案》

九三学社中央

《关于建立国家应急物资智慧调配平台的提案》

应急管理部结合贵社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对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智能分析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不断丰富平台功能模块,完善应急物资管理流程设计,并做好后续平台的推广和实战运用。

二、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应急物资联动机制,在应急物资管理平台加快实现储备库位置、应急生产企业分布和应急物资品种目录需求的优化分析功能。

三、不断优化应急物资大数据应用,定期更新储备物资信息。

四、智慧调配,实现高效调运与有力监管。

提案聚焦: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

韩清华委员

《关于补齐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的提案》

针对您提出的3项建议,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关于建立应急物资“双重储备制度”。应急管理部将进一步推动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应急物资储备名录,科学优化物资布局,完善应急物资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机制。

二、关于建立应急物资“经费保障制度”。2020年大幅度增加了中央应急物资储备规模,重点增加中央救灾物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物资、地震应急救灾物资等应急物资实物储备。

三、关于建立应急物资“调配管理制度”。应急管理部将研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管理制度,实施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急物资保障标准体系建设、应急物资调运配送等5项重点建设工程。

提案聚焦:应急物资储备

庞达委员

《关于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建设防疫等必备应急物资国家战略储备库的提案》

针您对提出的3项建议,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依法鼓励企业转产,保应急。

二、关于规划加强能力建设,保长远。应急管理部一方面正加紧研究编制《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另一方面,正编制修订一批中央救灾物资应急管理行业技术标准。此外,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完善防疫相关物资储备建设。

三、关于科学建库科学管理,保实战。

提案聚焦: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保障、运输调配

陈怡霓委员

《关于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的提案》

针对您提出的4项建议,应急管理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关于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完善“一张图”建设。应急管理部将继续按照《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部署,加快全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一体规划和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二、关于将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体系建设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三、关于整合规范各级应急储备物资仓库。应急管理部将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应急物资储备库,加紧对现有国家储备仓库实施改造,积极研究推动应急仓库跨部门整合。

四、关于建设应急物资仓储信息平台。应急管理部将深入推广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应急物资筹集、调拨、发放等环节的信息化;汇集重要应急物资生产企业、运输企业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政企联动、高效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提案聚焦: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致公党中央

《关于加快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供给体系建设的提案》

针对贵党提出的6项建议,各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关于整合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二、关于建立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三、关于构建应急物资采购体系。

四、关于鼓励扶持应急物资企业发展。

五、关于加强应急物资运输能力保障。

六、关于社区科普宣传和引导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提案聚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白清元、刘雅煌委员

《关于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出台〈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提案》

应急管理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各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关于优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应急管理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紧急生产、政府采购、收储轮换、调剂征用、征用补偿等机制,构建统一指挥、资源共享、调度灵活、高效有序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关于建设国家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中心。

三、关于建立“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应急管理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应急物资需求研判,制定企业应急物资生产、扩产转产鼓励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作为产能储备企业。

四、关于建立科学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管理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大型物流和仓储企业参与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引进现代物流管理。

提案聚焦: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

张恩迪委员

《关于尽快健全国家应急物资、服务采购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提案》

您的提案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并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

一、完善紧急采购立法,将紧急采购作为政府采购的特殊情形,建立科学的紧急采购决策、实施和绩效评价机制。

二、加快电子化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提高应急物资采购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开透明和流程可溯。

三、加强紧急采购项目监督。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力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机制。

提案聚焦:应急物资保障、紧急采购

02

关键词

法律法规

《关于推进灾难教育立法的提案》

《关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提案》

民革中央

《关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提案》

您的提案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您所关注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修改问题,为了解决您所提到的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行动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在草案建议稿中提出,建议设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专章,明确应急管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军地联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根据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实践,建议在法律中明确设立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在本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应急管理的重要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提案聚焦:突发事件应对法

马志伟委员

《关于推进灾难教育立法的提案》

您提出的建议对树立灾难教育立法意识,推进灾难教育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提案建议,结合我们在灾难教育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做法,密切配合有关立法机关,推动在灾难类法律中强调灾难教育工作,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不同层面予以落实,明确教育的义务主体;或者推动在教育类法律中增加社会灾难教育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全民的灾难防护救助能力。

提案聚焦:灾难教育立法

03

关键词

信息科技

《关于设立国家应急技术战略储备专项研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提案》

《关于建立国家应急大数据平台和国家慈善(公益)大数据中心的提案》

李华栋委员

《关于建立国家应急大数据平台和国家慈善(公益)大数据中心的提案》

您提出的“组建四大应急大数据智慧调度平台”“建立国家慈善/公益大数据中心”的建议切合实际,针对性很强。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您提出的建议,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充分发挥应急管理大数据作用。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沟通,优化完善平台交通指挥调度功能。积极应用新技术,提升应急资源全流程跟踪管理水平,确保信息透明、调度平衡、监控到位。

提案聚焦:应急管理大数据、智慧调度

丁磊委员

《关于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支撑保障作用,优化突发重大事件应急体系的提案》

现结合我部职责答复如下: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印发的《健全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实施方案》的分工,进一步加强与骨干物流企业合作,重点做好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优化和推广应用,完善应急物资编码体系,推行电子通行码;

接入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物流运输企业等信息,优化大数据分析模型,支持企业利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产需对接和订单共享,开展跨地域、跨行业资源的精准配置。

提案聚焦:数字技术

04

关键词

宣传教育

《关于进一步促进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建立青少年防灾防疫博物馆的提案》

苏军委员

《关于进一步促进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安全文化产业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对促进安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安全文化培育具有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建议,重视并发挥安全文化产业在安全文化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安全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拓展安全文化产品转化渠道和传播平台,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安全文化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正面扶持,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提案聚焦:安全文化产业

卢永琇委员

《关于建立青少年防灾防疫博物馆的提案》

您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做好青少年防灾防疫教育,扩大防灾减灾宣传具有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建议,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各类防灾减灾防疫等主题展览、专区、博物馆、体验馆、基地等的建设,推进安全自救知识、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防灾避险应急演练,推动青少年防灾防疫等安全教育的常态化、科学化。

提案聚焦:青少年防灾防疫、博物馆展览、安全教育

05

关键词

其它机制

《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机制的提案》

《关于高度重视和防范气候变化引发巨灾风险的提案》

《关于加快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提案》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应急保障机制的提案》

《关于将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提案》

孟丽红委员

《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机制的提案》

针对您提出的6项建议,应急管理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关于全面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的基础法,将解决有关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应急管理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为建立健全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机制提供法制保障。

二、关于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应急管理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领导指挥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明确政府部门主体责任,建立专业人员辅助机制。

三、关于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粮食等物资储备管理体制。

四、关于加大力度培养科研人才,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应急管理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开展应急管理科学研究,为高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五、关于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通报机制,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应急管理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为突发事件处置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六、关于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储备应急物资意识。应急管理部将研究制定《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并将鼓励、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扩充版清单。

提案聚焦:健全防范重大社会风险机制

张兴赢委员

《关于高度重视和防范气候变化引发巨灾风险的提案》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气候变化引发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一、组织编制下一阶段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进一步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等协同增效。

二、组织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指导地方开展普查工作,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三、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支持地方扩大巨灾保险试点,研究将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纳入巨灾保险制度。

四、完善巨灾保险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基金管理运作模式。

五积极拓展气候变化适应与减轻灾害风险领域国际合作。

提案聚焦:巨灾保险、防灾减灾

贾晓东委员

《关于加快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提案》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

二、关于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关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四、关于加强捐赠物资资金管理。应急管理部将抓紧推进修订《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研究修订《救灾捐赠款物统计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救灾捐赠款物统计效率。配合修订《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健全应急物资管理、调拨、报废等制度。

五、关于加大应急资金绩效管理力度。

六、关于完善财产征用补偿制度。应急管理部正在推进《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工作,下一步将配合相关部委明确物资征收、征用管理具体办法,完善事后补偿机制。

提案聚焦:公共应急体系

全国工商联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应急保障机制的提案》

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将继续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修订工作,明确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责任义务;

引导各地将具备应急救援和物资保障能力的民营企业纳入本地区应急力量体系,加强对民营企业应急保障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演练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与重点物流企业合作,推进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各类物流运输企业有序参与应急物流运输保障工作;

鼓励地方将社会力量相关表现作为信用评价、资金支持、购买服务的参考,提高其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提案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应急保障机制

王煜委员

《关于将民营企业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提案》

经商全国工商联,现答复如下: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全国工商联将加强合作,积极为民营企业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面向有志于应急救援事业的民营企业开展应急处置方面的培训,发现培育一批深度参与抢险救援事业的典型企业。

落实好民生、医疗、抗灾物资、生活保障、交通、物流等惠企政策,拓宽相关行业民营企业融资途径,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

提案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突发事件应对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微信、应急管理部网站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