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泄漏堵漏技术专题

发布时间:2019-04-08点击量:26908

一、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已致78人死亡,致伤近500人。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危化品泄露之后会造成相关的物料泄露从而对当地的水源造成污染,爆炸震碎玻璃等建筑材料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威胁等。后续处置将是一项漫长的工程。

江西响水爆炸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在生产领域,化工原料及化工类产品等危化品的种类、数量是持续不断增加,一方面这是我国国力增长的体现,另一方面,这些化工原料大都具有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物质,同时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处置难度高的特点,随时可能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二次灾害,因此一旦发生,不仅会给事件当事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对公众安全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都会带来极大危害,由此可见,化学毒物泄漏事故的现场环境将是毒气与火灾同在、爆炸与燃烧共存的险恶环境。因此在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操作。

国内外资料表明,在化学事故中,因泄露而造成的事故占35%—40%。因此提高泄漏处置效率,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泄漏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当前国内外带压堵漏技术的研究方向。而另一方面,防范和处置危化品泄露也是国内外的一大难题。

二、危化品的特点

化学泄漏物质具有毒害性强的特点。如:氨气、煤气、二氧化硫、苯及同系物等是有毒物质,光气、、氯气、甲醛、二氧化氮等是剧毒物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均在30PPM以下。它们毒性强烈,人们吸入一口高浓度染毒空气就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化学工业毒物中大部分还具有沸点低、燃点低、闪点低、易燃易爆等特点。如:苯、甲苯、乙苯、甲醇等其与闪点低于28℃;煤气、液化石油气、甲醛、乙炔等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属于甲级类别火灾危险发生物质。

危化品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强、气雾团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由于人们对化工生产安全的普遍重视,在化工生产安全上制订了不少规章制度,初步掌握了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但是,由于化学泄漏事故触发因素比较多,事故具有突发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事故发生地点(部位)上具有突发性,例如:有毒化学物质在铁(公)路运输中,不论是行进在城镇还是乡村,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其具体地点随机性很大;其次,表现在事故发生的时间上具有突发性。泄漏的化学毒物,由于沸点低、挥发性大,有的在常温常压下就是气体,所以,泄漏后很快形威高浓度的有毒或剧毒气雾团。在有风的情况下,这个气雾团会快速向下风方向传播,其传播速度是由当地风速决定的。天气预报风级为3级(约5米/秒)时,有毒云雾团传播到下风方向100米距离时,只需要约200秒的时间,由此可见传播速度之快。

一辆危化品运输车在公路上产生爆炸,现场浓烟滚滚

三、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原因

可燃气体泄漏。由于可燃气体外泄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可燃气体的泄漏就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可燃性气体泄漏有以下几种情况:设备的动静密封处泄漏;设备管道腐蚀泄漏;水封因断水,未加水跑气泄漏;设备管道阀门缺陷或断裂造成泄漏。这类事故大致是由于生产设备管道混乱,密封材料材质或检修不合要求,操作维护不当,在检修中未泄压却加外力,操作中巡回检查开停车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必须按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检修操作规程、无泄漏工厂的标准以及设备动力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以管理。对已出现的泄漏,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暂不能消除的要有预防措施,避免扩大或发生灾害事故。

系统负压,空气与燃气体混合。造成可燃性混合气体情况有以下几种:系统停车,停车后随温度下降造成负压,由敝口吸入空气;系统停水,停水后水封水因泄漏失去作用而导致空气吸入;操作失误报警联锁装置不全或失灵,造成气体抽送不平衡而至负压,由敞口或泄漏处吸入空气。气体入口管线被杂物、结晶体或水堵塞,造成抽负,由敞口或泄漏处吸入空气;用空气作试压、试漏,系统可燃物清除干净、未加盲板,造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这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气体输送岗位或与气体压缩有关的岗位,当发生在加压过程中时更加危险。因为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一方面氧含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压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更容易发生事故。

除了以上两种危化品泄露事故的原因之外,还有系统生产时氧含量超标、系统串气、违章动火以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不可抗力事件)和人为破坏因素。比如1995年3月20日发生在日本东京地铁的沙林毒气事件,便是由邪教组织有意为之。

日本东京沙林毒气事件

四、危化品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

尽管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频繁,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也比较清楚,但生产过程中造成燃烧和爆炸的因素很多,涉及面也较广,特别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火源有的不容易搞清楚,因此,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的工作。防火、防爆的着眼点应当放在限制和消除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的控制上,千方百计地避免三者同时处于相互作用的状态。同时,还要求工作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集中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以控制事故状态的扩大。

控制消除危险性因素。一是合理设计;二是多采用联锁保护装置,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三是防爆泄压措施;四是加强危化品的管理;五是加强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是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制度,严防危化品泄露事故发生。

五、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中技术问题

1.事故现场检测要科学合理。进入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应及时对危化品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进行判断,为布点检测提供依据,根据初步评估划定警戒区并判断现场救援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施救方案,为现场指挥部的救援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确保现场检测的准确性,发生泄漏事故的当地政府应建立由公安、消防、环保、交通、安监、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行动小组,调集检测人员、检测设备进驻现场进行勘验检测。

2.果断对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置做出可行方案,避免施救不当造成的二次灾害发生。针对发生泄漏事故的物质进行救护,不管是固体类、液体类还是气体类化学品的泄漏基本的救护程序是一致的:防护—询情—侦检—警戒—救生—控险—排险—输转—救护—洗消—清理—警示,各环节相互衔接保证组织有序,责任到人等。

3.选准时机,采取适当灭火措施。当出现危化品泄漏,并在泄漏处稳定燃烧时,一定要根据发生危险的物质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勿蛮干,绝大部分有机毒害物都是可燃物,而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所以,做好毒害品着火时的应急灭火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如果是液体毒害品着火,根据液体的性质选择采用泡沫、沙土或干粉等灭火施救措施,切勿盲目用水,否则会产生无法弥补的危害。比如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爆炸原因自然引起的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而在灭火扑救的过程中,危险化学品产生多次爆炸导致110名参与灭火的消防人员、公安民警殉职。

天津爆炸事故

六、危化品泄漏快速封堵技术

20是世纪初,美国率先使用“带压密封技术”。这项技术采用的是“热注造型原理”,只能处理压力1.0MPa、温度200℃以下、化学性质较稳定的蒸气类介质泄漏的带压密封,操作繁琐、成功率不高,而且堵漏是在停产的情况下进行。进入21世纪,带压堵漏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几乎涉及所有的流体输送和储存工业领域,服务指标也扩大到l4MPa和l00℃~400℃,尤其在石油化工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带压堵漏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有了一定发展。当时为“带压粘接密封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在密封器具的使用性能上、在密封材料的可注射性、耐介质性能和使用寿命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进入2l世纪,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主要技术是“带压密封技术”,其中常见的方法又包含了低压粘接堵漏、固定夹具堵漏、强磁堵漏、钢带拉紧堵漏等。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技术特点,但同样也在适用的温度、压力、介质、泄漏部位,以及封堵速度等方面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七、新型堵漏工具

生产装置中因某种原因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时,泄漏介质处于带温、带和向外喷射流动状态。该新型堵漏工具采用新型防爆柔性密封装置(专用索具带)紧密贴合在泄漏部位上,产生由外向内的向心力,从而形成新的密封结构,再采用大于介质系统内压力的外部推力,通过注胶装置将专用密封剂注入到扎道和缝隙中,并充满整个封闭空腔,堵塞泄漏孔洞和通道,直至漏点无泄漏,从而达到消除介质泄漏的目的。

堵漏工具原理

该工具组彻底解决了原有带压换阀的危险性,具有安全、易操作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液氯钢瓶泄露堵漏。具体产品可点击:http://www.chinajyzb.com.cn/productshow-25-425.html

本文资料来自:《湖南安全与防灾》、《邢台学院学报》;由中国救援装备网综合网络资料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