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消防员牺牲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6-28点击量:956

有灭火战斗,就有牺牲。因此,消防员的牺牲虽然令人心痛、但又是无法完全回避的一件事。

更需要关注的是:消防员牺牲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1、建议大力宣传表彰,纪念追思

消防员牺牲在灭火救援现场,那很显然,他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及时发布消防员牺牲的消息,给予他们烈士的称号,通过媒体大加褒奖,邀请党政官员举行悼念活动……,这一切,既是对战友的肯定和尊崇,也彰显消防的精神,理所应当。

2、建议认真调查,制订措施,通报全国,以最大限度地在今后减少牺牲

调查牺牲的具体过程,调查其背后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报全国,这是题中应有之义。要说的是,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制订措施,是为了减少牺牲,不是为了追究责任,尤其不是追究基层的责任。

3、建议把“让消防员安全回家”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在灭火现场,在会议上,我们经常听相当级别的领导强调: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说真的,这些正确的废话谁都会说,但具体怎么做呢?怎么才能做到呢,平时要有哪些训练,要如何养成作战行动中心理、身体都适应的自觉的习惯?

要想把一件事做好,最重要的: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转变思想,尤其是领导层;二是要给予具体化,机制建设、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装备和技术,这些都要配套;三是给时间、给人给钱,我们不能指望小孩子学习三天就能考上北大清华吧,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开个会说说、给你几天时间练练,下面就养成了安全意识和具有了安全技能。

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当消防员,没有哪个父母希望他成为烈士,平安回家,才是父母的最大愿望。

附:内攻灭火时致死伤因素及对策简要分析

1、烟气伤害。

消防员不佩戴空气呼吸器,或虽然佩戴,但错误估计使用时间,均能导致烟气的直接伤害。常见的情形有:乘(消防)电梯直接进入从着火层或其上层;从楼顶进入充烟的楼梯间;进入充烟区域长时间灭火或搜救后,空气呼吸器压力不足,且无携带备用气瓶。

牢记灭火进攻层是着火层下一层或二层,无论是(消防)电梯还是楼梯间徒步,均应在着火层下一层(二层)设立进攻起点,连接水带水枪,谨慎进入起火层;进入有烟区域执行灭火和搜救任务,携带备用气瓶,或严格控制行动时间;可考虑其他保证空气(氧气)供给的措施。

2、特殊燃烧现象伤害。

主要是轰燃、回燃、风驱火这些现象,突然发生时导致消防员牺牲或受伤。常见的情形有:室内火灾,直接破门进入,没做好水枪进攻准备,未佩戴空呼,未做好撤退准备;未准备好灭火的情况下,在燃烧的室内太久,轰燃发生;燃烧的房间窗户破碎,或打开部分门窗时,进攻队员处在进攻路线的下风方向。

室内火灾入室进攻时,按规程进行破门(射水、防护准备,门开一条缝,抵门等)和射水(直流射屋顶);注意观察是否可能产生风驱火,队员避免处在下风方向狭窄空间。

3、内攻人员遇险过晚救援伤害。

内攻小组人员与外部人员沟通欠缺,遭遇危机时,不为外部人员所知或知道的太晚,导致救援迟缓和救援困难。常见的情形有:内攻人员进入时未安排外部联系人(甚至无人知情);安全员未进行登记;内攻人员未保持与外部联系人的定时通话;内攻人员遇险后未发出呼救信号。

内攻时,必须安排外部联系人;定时(每2分钟或3分钟,根据情况约定)向外部联系人报告情况(位置,动作,所见);遇险时及时呼救;外部联系人在定时内未收到信息或收到遇险呼救时,立即启动针对遇险消防员的救援行动。

 

来源:老说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