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情通报:
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官方微博@岳麓公安5月8日晚发布通报称,当日13时许,长沙市岳麓区某中学男生因学习成绩问题,在家中与母亲发生口角。该男生用拳头动手殴打其母亲(其母无大碍),并用打火机点燃家中被子。接到报警后,岳麓分局迅速出警,消防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火势,现场无人员伤亡。
网友评论
A网友:哪里不爽点哪里!
B网友:想想女人真难,原来担心丈夫家暴杀人,现在还要加一个,担心儿子家暴杀人。
C网友:一次能打,一次放火,虽然没有造成不可逆转的事故,但是一定要给个深刻的教训,不然以后有你受的
D网友:养儿不教如养虎,养女不教如养猪
E网友:可以判刑了。
F网友:家里不给孩子规矩 将来注定是要让社会来教育你的孩子
历史惨剧
就像网友说的一样,养儿不教如养虎,养女不教如养猪。所幸这次人为火灾没有引发人员伤亡,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例如:
2017年9月2日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大峡谷突发火灾,大火毁掉了192平方千米的森林和两个著名的景点。警察在调查突发火灾起因确认是一名15岁的男孩和6个同伴在峡谷里放烟花导致山林起火,随后林业局和警察局将这个男孩告上法庭。2018年5月21日,美国俄勒冈州法院以纵火罪判决该男孩近3700万美金(约2.3亿人民币)罚金、罚金包括灭火、恢复合股生态以及修缮房屋的花费,并且做1920小时社区服务和150多封道歉信。
巨额赔偿以及长时间的社区服务应该能够让这个15岁的男孩深刻认识到,不要轻易在森林里放烟花。
下面这个例子更是血淋淋:
2015年2月5日,一名男童玩火引发批发城火灾事故(惠东县颐东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事故造成17人死亡,2名群众、4名消防队员受伤,过火面积约为380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3万元。
这起事故引发一个话题,孩子的消防安全如何教育?
专家认为:这样的孩子,要教育他知道自己行为的危害在什么地方。主要是引导和教育。
而网友认为:家长应当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如电源插孔、热锅、开水等),不能碰;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如欺负弱小、危害他人等)。不要等到将来形成祸患,后悔不及。教育孩子懂得这些并不需要很多时间,但它比教孩子多背几首古诗、多学几句外语(课程)要重要得多。
另一个网友认为:这是折射出成人的消防意识不够:这个商场人流量和商户相当多,任何一个在场的人,看到一个‘熊孩子’在这样的地方玩打火机,都应该立刻制止,但当时为啥没人制止?恐怕还是人们的消防意识不够。
要警惕对“熊孩子”的纵容
他们还小啊!长大了就好了。”很多人对“熊孩子”们都会如此宽容。父母说起自家的“熊孩子”,也是半嗔半怒,责备不足疼爱有加,心里抱定:孩子淘,那是有活力;搞搞破坏,那是创造力,大人跟他计较才真是“熊”到家了。
难怪有人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着一对“熊爸”“熊妈”以及“熊爷爷”“熊奶奶”。
但是我们要警惕对“熊孩子”的纵容。“熊孩子”频繁惹祸,更多地折射出社会对孩子生命教育的缺失。“熊孩子”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带来的后果相当惨重。
最后,还是要普及一下消防知识,广西桂林校外出租房的惨剧还余热未褪,更让小编认识到:我们大部分人真的对消防常识一无所知。
1.逃生时应留心观察各方情况,及时调整逃生路线。比如,开门逃生时记得要先检查门把手,如果发现门把很热,表明火源就在门外,这时一定不能开门,要寻找其他逃生通道;如果发现烟火阻断了逃往门外的路时,应立即关门并寻找其他逃生路径。
2.浓烟弥漫时,设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同时背向烟火的方向,尽可能压低身子,沿墙壁边缘匍匐爬行逃生。逃生时,尽可能浇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湿毛毯裹住头和身体,以免身上着火。
3.遇火灾需要救援时,应先关闭迎火的门窗,并用湿毛巾或湿衣物将门缝、窗缝堵严,以防烟火窜进室内,然后等待救援。
4.身上着火时,不要慌乱跑动,应立即向身上浇水,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
5.切忌躲到阁楼、厨房、床下、衣柜、电梯等狭小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