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防震知识问答11问

发布时间:2013-11-19点击量:821

 1、什么是抗震设防要求?

答:抗震设防要求系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它是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工程场地条件、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所冒的风险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因素,确定的适用于建设工程设计使用的地震发生概率水准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这些参数即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2、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结论如何生效?

答:凡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其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必须经国家或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权限报省或地、市地震部门审批后方能生效,并作为该工程建设项目的抗震设计依据。

 3、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答: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4、 对地震监测设施如何维护?

答:《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不得干扰和妨碍地震监测台网的正常工作。县级以上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公安、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划定地震监测环境的保护范围,设置地震监测设施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要求,并向社会公示。

 5、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答: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6、你知道全球有哪三个地震活动带吗?

答:○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 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2、欧亚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规定的违反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答: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8、哪种户型的房子安全?

答:地震除了和房子的建筑结构形式有关,与户型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的房子抗震性最好。

 9、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答: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10、 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有哪些规定?

答:《黑龙江省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除按照规定应当由国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外,其他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其他重要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由省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二)一般建设工程按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在尚未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城市或者地区由市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三)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一档进行设计和施工。

 11•装修会影响房子的抗震性吗?

答:居室装修方兴未艾,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忽视防震的现象,如在楼房山墙上开门经商,使整幢楼房整体性能受到减弱,缩短了房屋使用寿命,形成地震破坏的隐患;还有人使用超重的大理石地砖铺地面,增加了楼板的负荷,降低了楼房抗震功能。为此,国家建设部出台了《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因此购房者在装修房屋时,务必记住不要破坏房屋结构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