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及时维修老旧房屋?
答:为了抗御地震的突然袭击,对老旧房屋要注意经常维修保养。墙体如有裂缝或歪闪,要及时修理;易风化酥碱的土墙,要定期抹面;屋顶漏水应迅速修补;大雨过后要马上排除房屋周围积水,以免长期浸泡墙基。木梁和柱等要预防腐朽虫蛀,如有损坏及时检修。
2.城镇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答: ——处于高大建(构)筑物或其他高悬物下:高楼、高烟囱、水塔、高大广告牌等,震时容易倒塌威胁房屋安全; ——高压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震时电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 ——危险品生产地或仓库附近:如果震时工厂受损引起毒气泄露、燃气爆炸等事故,会危及住房。
3.农村和山区哪些住房环境不利抗震?
答: ——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上:地震时易形成山崩、滑坡等可危及住房; ——不安全的冲沟口(如平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 ——堤岸不稳定的河边或湖边:地震时岸坡崩塌可危及住房。如果住房环境不利于抗震,就应当更加重视住房加固;必要时,应撤离或搬迁。
4.为什么说“建筑大计,抗震第一”?
答:据统计,世界上 130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中,90%~95%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居民住房、单位办公楼、学校校舍、工厂厂房,乃至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能否抗御大地震的袭击,是能否把震灾损失降到最低的关键所在,所以说, “建筑大计,抗震第一”。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防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5.地震为什么会造成房屋的破坏?
答: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什么是地震力?简单地 说,这是一种惯性力,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人会向前倾倒,就是惯性力的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产生的地震力作用于建筑物,如果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力的作用,轻者损坏,重者就会倒塌;地震越强,房屋所受到的地震力越大,破坏就越严重。
6.影响震时房屋破坏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首先与地震本身有关,地震越大,震中距越小,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重。其次是房屋本身的质量,包括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到位等。第三是建筑物所在地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土质的坚硬程度、覆盖层的深度等等。最后,局部地形对震害的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