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气象大事件

发布时间:2016-12-28点击量:598

一年又一年,每年不平凡。沿着气象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轨迹,我们共同见证了气象事业的又一个蓬勃发展年。2016年即将进入倒计时,在这一年里,哪些气象大事让你印象深刻?跟随中国救援装备网小编,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

1、拉尼娜接棒厄尔尼诺

2016年全球气候的舞台异常热闹,5月到6月,备受关注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逆转,并进入拉尼娜状态,为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2MICAPS4.0发布

530,现代化人机交互气象信息处理和天气预报制作系统第四版(MICAPS4.0)正式在全国气象部门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是气象科技创新和国家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3、气象援非成果显现

中国政府在2013年启动了向非洲国家援建气象设施项目,2016年,针对非洲七国的援建工作将近完成。援建的气象设施提升了非洲国家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成效初步显现。

4、《南宁倡议》助推“一带一路”

911,在广西南宁召开的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上,与会各国代表通过了《中国-东盟国家气象合作南宁倡议》,旨在加强区域气象合作,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

5、南方防汛抗洪气象服务

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多次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天气监测预警和部门联防联动,全力做好南方防汛抗洪气象服务。

6、气象信息化关键年

2016年,中国气象局狠抓气象信息化工作,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大数据应用,使气象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7、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92225日,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对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研讨和部署,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落实了责任。

8、现代化“四大体系”理念提出

9月,《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建设的意见》出台,提出建设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明确了推进气象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

9、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见成效

2016年,中国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攻坚克难大力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通过简政放权、职能转换等一系列措施,去重复许可、减企业负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10、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8月,《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11、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11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

1211,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代表着当今气象卫星最先进水平,在多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