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舆情 | 盘点汛期媒体报道 解读风险点;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引关注

发布时间:2020-06-17点击量:1703

应急管理舆情参考(尝鲜版)

监测时间:202066日—2020612

- 一周舆情综述 -


本期传播量折线图

1.与应急管理相关全网信息数量共1495437篇。

2.与应急管理相关纸媒报道3382篇,新闻网报道82985篇,移动端28934篇。

3.与应急管理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总计91700篇,微博相关信息总计1281839条。

4.与应急管理相关论坛贴文6566篇,博客31条。

本期涉应急管理全网信息较上期环比上涨5.9%(上期:1411519篇)。从传播趋势看,69日达到峰值;传播渠道上,微博占比最大;内容上,南方暴雨、汛情、抗洪抢险,北京一高层建筑起火致两名救援人员殉职引关注。

- 大数据热词云图 -


- 一周热点新闻报道TOP10 -

监测时间:202066日—612


*监测渠道:纸媒、网站、客户端

- 一周热门微博话题 -

1.  #南方汛情#

阅读3.7亿         讨论9.3

摘要:6月,南方多省迎来连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内涝等情况,严重受灾。关注南方汛情,愿平安!

2.  #桂林暴雨#

阅读3.2亿        讨论2.5

摘要:67日,广西桂林遭遇特大暴雨,桂林市荔浦、永福迎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暴雨引发洪灾。#桂林阳朔降雨量创历史极值#@广西气象决定71000分起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

3. #广东持续暴雨累计转移逾2万人#

阅读7599.6万     讨论3817

摘要: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该省持续受“龙舟水”影响,68日再遭强降雨,珠江三角洲、粤北和汕尾、揭阳等地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广州、惠州、清远、汕尾、肇庆等市部分地区出现水灾,各地积极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截至822时,全省累计转移20096人。

4.  #永州暴雨已致5人失联#

阅读4374万      讨论3236

摘要:67日,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200mm,全县超100mm雨量站21个。据初步统计,全县共8个乡镇20个村进水,5人失联。

5.  #女子在家做饭未关窗被雷击倒#

阅读3234.8万     讨论8265

摘要:66日,在深圳宝安西乡,一名50岁女子在家中厨房做饭时,不幸被雷击中。该女子四肢烧伤达三度,主要分布在面部和四肢,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住院治疗。

*监测渠道:新浪微博

- 应急先“声” -

我国形成了强有力的应急力量体系,综合救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不断筑牢。

——人民日报时评发表《合力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实堤坝》。过去,我国的应急资源往往较为分散,发生重大灾害时,可能各相关部门都会派工作组、进行单项的救灾救援,综合统筹存在不足。20184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两年多的时间,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性协同性在增强。

未雨绸缪,防汛之道。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气象、水文等部门和各责任方,要一如既往地当好“风雨守望人”,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加紧汛情研判,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确保每个风险点位安全度汛,确保今年汛期安全度过。

——6月以来,我国南方强降雨不断,形成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新华社发表《各方必须时刻紧绷防汛这根弦》。

对今年的洪灾及其将会带来的危害,绝不可以“小觑”。洪灾首先冲击的是人,然后才是物。受灾家庭、个人的境遇,以及抢险救灾人员的境遇,需要“被看见”,被这场洪水裹挟的人,无论受灾者抑或灾区,都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注、帮助与支持。

——近期,南方地区遭遇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广西、广东9地降雨量打破当地6月上旬降雨总量纪录。据水利部门监测,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区14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给“南方洪灾”多些关注》。

绝不能让安全月六月来七月就走。

——对于今年的安全生产月,重庆高速集团巨能川九公司黑龙关项目部电焊工肖建军表示。每年安全生产月,肖建军所在项目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但经过一阵火热、紧张、激烈的活动后,大家的思想慢慢松懈。今年,集体宣誓仪式升级为个人安全承诺,并把承诺过程录制成抖音视频、设为手机屏保,每天警示自己遵守诺言,践行承诺,不让警钟长鸣成为口号。

空调作为夏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公共场所运营管理方须防患于未然,在空调重启前,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不留死角和盲区。

——中国应急管理报“警钟长鸣”栏目发表评论称,近期,不少地方持续高温,很多单位、企业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大型空调系统重新进入长时间启动状态。海口空调爆炸致人伤亡事件的发生,再次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月,各级政府和部门、企业要认识到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推动实现行业转型升级,而且能助力从源头做好事故预防,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还要认识到,越是困难,越要创新,通过创新创造机遇,通过创新奠定发展后劲,更要找到限制化工行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推动全行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

——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赵劲松谈“破解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

利用安全生产月契机,组织人员到企业宣传普及风险排查的方法、手段,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也可以在安全生产月期间,采取“检查+服务”的手段,邀请专家一同开展企业风险排查,为企业筑牢安全基础。

——安全生产月期间,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是重点内容之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程长进针对“精准消除事故隐患”提出建议。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