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救援下的启示,救援需要前置化

发布时间:2013-11-20点击量:833

  西藏高山救援队现场演示高山氧气瓶使用方法

 2011年,西藏高山救援队在奥索卡的支持下正式挂牌成立,队员主要来自西藏登山学校和西藏登山队;西藏高山救援队的成立结束了我国没有职业高山救援队的历史,翻开了我国登山崭新的一页。2012年,奥索卡发起了旨在宣扬健康、正确登山观念的长期项目——奥索卡“雪山守护计划”。在“守护生命、守护自然、守护梦想”的雪山守护精神之下,西藏高山救援队也参与其中,为守护雪山传播正确登山观念贡献力量。

 高山救援下的启示,救援需要前置化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现在这支西藏高山救援队里的一些成员就参与了一系列的重大救援行动。例如梅里山难、北大登山队希夏邦马西峰山难的救援等。其中,2010年正在攀登珠峰的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在海拔8300米受伤被困并通过其驻华使馆向我外交部求援。西藏高山救援队当时从接到通知紧急驰援到成功将西班牙遇险登山者救下仅仅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当时轰动了整个国际登山界,因为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要上至8300米的最快一般也需要大概3—4天,而我们的救援队只用了不到8个小时就到达了。这些经历让救援队员积累了丰富的高山救援经验,为2011年西藏高山救援队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藏高山救援队的成员大都亲见过一些的山难,生离死别的情景除了在队员们心里留下了难灭的记忆,更让他们有了更多有关人与山的感悟—“我们希望通过有效地宣传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登山知识和正确的观念,充分了解自身能力及状态,充分做好的登山准备事项,从而有效的把‘救援’前置到意外发生之前。希望西藏高山救援队的成立不但能够给攀登者们提供安全保障,更能够传递一种理念,一种真正有着“守护精神”的攀登理念。“ 正如西藏高山救援队队长尼玛次仁所言:“在高海拔攀登时,个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这个时候对攀登者的安全保障就尤为凸显。”最好的保障就应该在意外发生前进行,这也正是奥索卡发起雪山守护计划的初衷。而西藏高山救援队参与其中就是为了更好的宣扬正确的登山观念,让登山者们掌握一定的高山救援知识,在登山前对自己的状态做好充分评估,以及学会正确使用和准备自己的登山装备,在登山前将意外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从而实现救援的前置化。

 现场救援演练,守护生命的震撼 “大家注意,如果在登山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伤害时,你需要这样去做……”2012年4月30日,西藏登山学校内的人工岩壁前,西藏高山救援队正在为大家模拟大岩壁高空救援演示,项目包括有行动能力伤者高空垂降及失能伤者担架高空垂降、伤员患处包扎和急救。西藏登山学校当年的第一期学员,现任登山学校副校长的阿旺扎西和WMA(国际野外医疗协会)中国区第一位讲师孙灵野为大家讲解救援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让大家深入浅出的了解了野外救援。 顺利的结束了登山学校人工场地模拟演示后。翌日,本次活动大部队出发赶奔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过日喀则,走定日,还有异常颠簸的100公里珠峰公路的奔波后,大家在珠峰大本营实地观摩了西藏高山救援队的另一场现场模拟救援演练,项目包括便携式高压氧舱治疗、特种高山氧气瓶的使用以及对高海拔攀登失能攀登者的紧急救助,随行的媒体和嘉宾也受邀扮演伤者参与其中,这使大家亲身感受到这些高海拔山区安全攀登守护者们,对攀登者的生命安全保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