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国家海洋局组织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及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成功举行了2013年海啸演习。本次海啸演习全程利用全国海洋预报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开展,涵盖海啸预警信息制作分发以及海啸应急响应决策服务等环节。
演习模拟2013年5月12日13时50分(北京时),菲律宾以西海域(17.0°N,119.0°E,)发生9.0级海底地震,引发特大海啸。国家海洋预报台接收到地震信息后,立即开展海啸过程对中国的影响分析,并第一时间将海啸警报向国家海洋局汇报,国家海洋局立即组织局机关有关部门和沿海各级海洋部门启动应急救援响应,迅速将海啸警报发送至受海啸影响的沿海各地。
各级海洋预报机构均针对相关海域内的核电、港口、交通、石化、仓储等重点保障目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海啸预警工作。国家海洋预报台密切跟踪海啸发展动态,在确认本次海啸过程已经结束后,发布了海啸警报解除通报。
本次演习由国家海洋局统一组织,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共同参与,主要为了评估与检验各级海洋预报机构的海啸信息接收、预警产品制作与分发能力以及海洋主管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
据悉此次演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在整个太平洋区域发起的代号为“ExercisePacificWave13”的跨国海啸演习的一部分,该跨国海啸演习于2013年5月1-14日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举行。这是中国作为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成员国,第四次参与该组织发起的泛太平洋区域大规模跨国海啸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