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7年春,为配合进攻武汉,日军决定占领厦门和广州,“企图遮断我国际供应”。1938年5月3日夜,宫田威武率领第二联合特别陆战队4个大队(相当于营)3000余人,分乘4艘运输舰由佐世保南下,在台湾海峡与海军少将大野一郎率领的第四舰队部分舰艇汇合后,于9日驶抵金门料罗湾。10日凌晨,日舰11艘掩护数十艘汽艇,由大、小金门之间的水道驶进厦门五通海面。3时许,日军以18架飞机和舰炮对厦门东北前沿炮台、步兵阵地进行轮番轰击。香山、霞边两炮台守军浴血开炮还击,因无高射火器,日机、舰炮火力猛烈,“香山炮位全被毁,霞边牺牲尤巨,全台员兵只剩一人”。4时30分开始,日军近2000人分别从凤头至泥金、何厝海滩登陆。四四五团第三营奋起抗击。该营在日军火力射杀下伤亡较大,兵力、弹药不足,在日军登陆兵多次强攻下,逐次后退。从五通登陆的日军于5时许突破泥金阵地,7时进攻高林、湖边、鸡山一线要点。守军顽强抵抗,至8时,第九连几乎全部阵亡。从何厝登陆的日军,6时攻占前埔后转向金鸡亭方向发展。守军预备队1个连乘车增援前沿,途中遭到日机轰炸,伤亡过半,第二二三旅参谋主任楚怀民(一作仁)牺牲。随后,第三营余部退至云顶岩、金山、江头一线,与预备队一营继续组织防御。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江头推进。守军和江头镇警察、壮丁队阻击失利。11时30分,江头及其附近交通要道被日军占领。15时,日军200余人由江头进犯莲坂、梧村,市区警察、保安队、壮丁队组织增援,与守军共同苦战3小时,伤亡惨重,忍痛后撤。当日下午,日军舰艇突破守军炮台封锁线,进入厦门港口,控制了港区。厦门军民虽经奋力抗击,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至13日,厦门全岛沦陷。日军将搜捕到的中国士兵、壮丁、警察集中在轮渡码头枪杀,推尸入海,惨不忍睹。是役,厦门军民击毙日军280余人,击落日机1架;守军、保安队、武装警察、壮丁阵亡和群众遭到日军杀害者约7000人。
5月13日厦门全岛陷落。
日军攻占厦门,断垣颓壁。
厦门原有约18万人口,战争中大量市民逃难,至沦陷时已骤降到1.3万人。
1997年7月,这里建造起了“日寇杀人场遗址”纪念碑。碑身高1.9米,平台38平方米。平台两边一共10个台阶.,一边5个,整个合在一起,意为1938年5月10日,记载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惨绝人寰的罪恶。
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警备区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5月10日进行全市防空警报试鸣,以纪念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日。
2013年5月10日15时0分至15时30分进行全市防空警报试鸣。
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1、预先警报:15时0分至15时03分,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
2、空袭警报:15时10分至15时13分,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3、解除警报:15时20分至15时23分,一长音,连续鸣3分钟。
5.10厦门沦陷纪念日:警报长鸣,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