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消防队伍由专业技术救援队伍、市政职业消防队伍、志愿消防队伍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组成。通过考察调研德国消防救援队伍,结合我国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化改革现状,详细探讨德国消防队伍组织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总结借鉴先进经验,为我国消防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深化机构改革方案落地,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正式组建,全面推行消防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推动消防员职业化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完成了消防员现役编制到行政编制的转化,但仍面临众多问题,亟需总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
在发达国家中,德国在消防队伍建设方面具有许多特色的做法。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政府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
组成,共辖 16 个州,面积约 3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8200 万。其消防救援队伍众多,分工布局合理,建立了完善的消防队伍组织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
2 德国消防队伍组织体系
德国消防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救援队伍(联邦技术救援署 THW)、市政职业消防队伍、志愿消防队伍和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形成了以专业救援力量为核心,志愿救援力量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防救援队伍组织体系 。
2.1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联邦技术救援署(THW)与我国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模式相同,属于联邦直属管理机构,全国共 668 个救援点。专业技术救援队伍由联邦政府出资配置特种应急装备,人员工资、设备维护及救援产生的费用,均由联邦政府负责。联邦技术救援署(THW)在各地设有分支机构,负责大型灾难救援技术支持,并根据联邦指令开展国际救援等特殊行动。德国各级政府在救援队伍所需执勤场地、技术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持。
2.2 志愿消防队伍
德国消防队伍组织体系最突出的特色是专职消防队伍与志愿消防队伍共同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防救援体系。德国总人口约 8200万,共 110 万名消防员,约每 80 个居民配置 1 名消防员,比例远远高于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德国法律规定,满10 万人的地区需要设立专职消防队,每个乡镇均设立志愿消防队,全国约 3 万名职业消防员,100 万名志愿消防员。志愿消防员每人均佩戴接警器或下载接警APP,能够及时接收到附近火灾报警,迅速前往所执勤的志愿消防站着装出警,确保 8min 抵达救援现场。
德国共有 3 万余个消防站,其中321 个职业消防员执勤站点,224 个企业专职消防员执勤站点,其余均为志愿消防站。志愿消防站设备设施完善,通常按照 10 人编制配置 1 辆消防车,正常状态下均处于关门状态,火警时由当天附近执勤志愿消防员开启后组织出警。以德国科隆市为例,该市设置一支职业消防队伍,共设置 14 个志愿消防站,消防站布局能够确保科隆市任何地点发生火灾事故,消防员均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事故现场。
2.3 企业专职消防队伍
企业专职消防队伍是德国消防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监督部门根据企业规模以及涉及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评估安全风险,确认企业是否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伍。经政府监督部门审核验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企业消防队认定为专职消防队。根据专职消防队费用支出,企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另外,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可以选择与就近专职消防队签订救援协议,并在企业内设置消防执勤点,满足 90s 应急要求。相关费用支出均由该企业承担,减轻企业建设专职消防队的经济投入。
化工园区由园区经营公司统一组建园区专职消防队伍,相关费用支出由园区内各企业分担。同时,为保障 90s 抵达事故现场的应急要求,园区专职消防队在园区相关位置设置消防执勤点,有效保障事故初期的应急响应。
3 德国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
德国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消防员成长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并相互建立有机联系,90% 以上的职业消防员由志愿消防员经培训考核后上岗。
3.1 志愿消防员成长体系
德国志愿消防员成长需要经历儿童志愿消防员、青少年志愿消防员和成年志愿消防员三个阶段。6-10 岁的儿童可以志愿参加儿童消防队,由市财政出资制定各类儿童消防装备,成年志愿消防队定期组织区域内儿童消防活动,培养儿童消防意识,激发儿童从事消防事业的兴趣。青少年志愿消防员是志愿消防队伍的重要组成。10-15 岁的青少年可以志愿参加青少年消防队,成年志愿消防队定期组织青少年志愿消防员专业技能培训、演习,提升青少年消防基础技能。15 岁 -17 岁的青少年志愿消防员能够随车作为预备志愿消防员参与出警,负责火灾现场辅助性救援工作,不参与火场内部救援。通过参与火灾救援实战工作,积累救援实战经验,提升面对火场的心理素质。17 岁 -18 岁青少年志愿消防员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加入成年志愿消防队,成为成年志愿消防员预备队员。18 岁以后,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的队员,经专业消防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正式成为成年志愿消防员。
2015 年以来,青少年志愿消防员数量不断增加,2016 年共 2 万 3 千余名青少年消防员成长为成年志愿消防员,2017年至 2019 年人数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为德国消防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3.2 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
德国职业消防员发展需要经历预备职业消防员、B1(中级职业消防员)、B2(消防小组长)、B3(消防班组长、消防监督员)、B4(现场指挥员、中队长、高级消防监督员)、B5(联合指挥员、副支队长)、B6(联合指挥员、支队长)六个阶段。
18 周岁至 35 周岁,初中以上学历,且取得与消防救援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青年,通过报名选拔后成为预备职业消防员。预备职业消防员录用后,需要接受为期 18 个月的专业消防培训。专业消防培训包括灭火基础知识、救援基础知识和医疗急救基础知识三部分内容,分六个阶段开展培训,具体培训内容见表 1。18个月学习期间,共安排 4 周(2 次)前往职业消防队实习,了解职业消防队日常管理、训练、出警等相关要求。
B1(中级职业消防员)由预备职业消防员经笔试、体技能考核、面试、专业体检后选拔而来。B1 笔试及体技能考核内容见表 2。所有测试必须通过,一项不合格即遭淘汰。笔试和体技能测试合格后,由消防副支队长、支队长组织面试,面试通过后由专业医生开展专业体检、心理测试,各项指标合格后正式加入职业消防队伍,成为 B1(中级职业消防员)。
B2(消防小组长)由 B1 经培训考核后晋升。B1 工作满 1 年后,接受 4 个月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晋升为 B2(消防小组长),负责 3 人消防小组的日常管理。
B1(中级职业消防员)、B2(消防小组长)的培训、考核均由市级职业消防队组织。
B3(消防班组长、消防监督员)由市职业消防队管理层从 B2 中选拔优秀人才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晋升。B2 从事职业消防工作满 5 年,通过选拔后进入州消防学校参加为期 15 周的 B3 相关专业课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晋升为 B3(消防班组长),进入职业消防队管理层,负责 9人战斗班组的日常管理。市职业消防队每年考核评估 B3(消防班组长)的专业技能、管理才能。消防工程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经培训、选拔后,进入州消防学校学习 B3 相关专业课程,经 B3 考试合格后,进入 B3 管理序列,成为消防监督员,负责消防监督方面的工作。
B4(现场指挥员、中队长、高级消防监督员)由市职业消防队管理层从 B3中选拔优秀人才自然晋升,负责 22 人战斗中队的日常管理。具备消防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B3(消防监督员)通过选拔后,进入州消防学校进行为期12 个月的专业培训,其中 2 个月到其他职业消防队实习,重点学习危机指挥、消防队伍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晋升成为 B4(高级消防监督员)。
B5(联合指挥员、副支队长)由市职业消防队管理层从 B4 中选拔优秀人才自然晋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B4通过选拔后,进入州消防学校完成救援方案制定、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课程的学习,晋升成为 B5(联合指挥员、副支队长),负责 4-5 个消防站的日常管理与联合指挥。
B6(联合指挥员、支队长)与 B5 要求一致,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由B5 中选拔优秀人才自然晋升,全面负责市职业消防队伍的日常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志愿消防员成长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德国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消防的文化氛围,保障消防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有效提升全社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 我国消防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以德国消防队伍组织体系和消防员职业化发展体系考察成果为基础,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化舟山队成立于2016 年 9 月 20 日,是由应急管理部(原安监总局)批复设立,委托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第 39 支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是重点针对大型储罐全液面火灾扑救的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
中化舟山队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中国中化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化舟山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队伍日常执勤点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该岛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石油岛,岛内投运库容达 1223 万立方米。队伍配置了国际最先进的大流量远程灭火系统,并结合舟山群岛新区石化产业特殊的地理环境,打造兼装备运输、海上灭火、应急指挥三位一体功能的应急保障船,应急救援服务能力辐射半径 500 公里内的石油石化企业,具备扑救大型储罐全液面火灾的战斗力。
中化舟山队下设7支专职消防中队。其中,保障船中队负责海上灭火救援、重型消防装备运输;特勤中队负责运用大流量远程灭火系统开展大型储罐全液面火灾扑救;兴中中队负责灭火泡沫供给;其他中队作为各应急服务区域的应急保障力量。
中化舟山队立足自身队伍优势,探索建立工业消防员任职资格标准,搭建了从工业预备消防员、初级消防员、中级消防员到高级消防员的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同时,鼓励消防员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发展成为消防装备、消防设备、消防设施等检维修技师、专业培训讲师,开拓消防员横向职业发展通道,传承专业技术。在此基础上,中化舟山队梳理了涵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体能的“理论 + 实操”课程体系清单,明确各岗位、各级别消防员的培训考核要求,切实提高应急队员的技战术应用、救援风险判断、作战协调指挥等各方面专业能力。
依托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化舟山队职业化建设的探索经验,对持续推进我国消防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管理序列、技术序列双通道职业化发展体系。火场实战经验是科学有序开展灭火作战的重要保障。由于队伍管理岗位数量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具备多年实战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探索建立管理序列、技术序列双通道职业化发展体系,鼓励灭火作战、通信保障、设备维护等各方面专业人才深入钻研岗位技能,传承专业经验,有效保障消防救援的专业能力。
(2)建立与职业化发展体系相匹配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国内消防员专业培训课程体系较为碎片化,政府、企业消防队均采用各自培训课程,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培训标准。探索建立与职业化发展体系相匹配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明确各管理序列、技术序列“理论 +实操”的培训内容、考核标准,推动落实持证上岗,有效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水平。
(3)建立以点带面、辐射区域的专业消防培训基地。国内各省市均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消防培训基地,但受限于管理模式,均未对社会开放,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探索建立以点带面、辐射区域的专业消防培训基地,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面向社会市场化开放,鼓励企业、大型商场、医院等消防重点单位的专兼职消防员参与专业消防培训,有效提升全社会初期火灾专业处置能力。
来源:《中国应急救援》2020 年 / 第2期 /
作者:苗建敏 徐斌 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