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局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即将面世,其中就有针对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兼顾火灾调查处理的,此图为其中的一个样版。
这几天,大家都在议论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的事。有的还在讨论行不行、能不能、应不应该,有的却已付诸行动,各地差异还是有的。其实在早前,有的地方就已探索这条路子了,叫做“防消联勤”也好,称作“防消结合”或“防消一体化”也罢,其实本质上没多大区别。
那么,现在为什么要特别推行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消防救援站到底能开展哪些防火工作?开展这些防火工作需要怎样的素质?工作中需要注意什么?我们现在该怎样去做?……这些事情,的确需要每个消防人考虑明白。
下面,禅哥谈谈个人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为什么的问题。
一听说让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支持有人愁。总之,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来开展防火工作呢?防火是防火,灭火是灭火,术业有专攻,不是提倡职业化吗,为什么非得“种自己的田,还得管别人的地”?
其实,全面推行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原因有三:
1.推进改革之果。
改革后,从机构设置上看,总队级的司政后防没了,相应地,支队级的四个机构也没了,这样,原来部与部、部与处、处与处的关系没了,代之而来的是总队里的各处和支队里的处或科,部门间的壁垒消失,机构间的联系增强,权力的上化下移,使扁平结构的一盘棋成为必然。比如,以前总队的防火想推“防消联勤”,很可能会在灭火那里遇到阻力,原因很简单,毕竟他们属于不同的部门,而现在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部”的消失,已让“不”字渐渐走开。事实上,从心理角度讲,改革的契机确实打破了旧思维,让原本只敢想不敢做的那些事又重新回归视野。
2.火灾防控之需。
消防本来就包括消和防,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实践证明的科学工作方针,谁也没有理由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防不好,火就多,消就得受苦受累,甚至是付出牺牲,相反地,防好了,火少了,消防救援站自然也就不用在消上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再者,灭火离不开战场,战场离不开环境,环境里的一砖一瓦、一物一件都影响着灭火救援效能甚至决定着它的成败。消火栓、防火门、消防电梯等等,这些消防设施的本质并不是防火,它们的作用是在着火以后来实现防灾、控灾。因此,这些东西在平时虽是防火检查的内容,但在战时却是灭火救援的工具。如果指战员们不熟悉、不利用,那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消与防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如果你还理解不了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那换位思考一下便很容易想通:灭火的时候,有哪个人站在那可以不理不睬,说我是防火的,不是灭火的,所以没我的事呢?同理,在“六熟悉”和日常执勤中,指战员发现了防火上的问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指出呢?
消防人,防也好,灭也罢,火灾是大家的共同敌人,所以消防救援站兼顾开展防火工作确实是火灾防控的现实需求。
3.未来发展之求。
改革后,队伍的流动性差了,每个人的消防职业生涯大大延长,而灭火救援的特点决定了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们不可能在救援站工作一辈子。指战员转岗是“刚需”。个人和队伍的发展都决定了面向未来时,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们都需要学习防火知识、掌握防火本领、积累防火经验,以便更好地实现未来的顺利转岗和顺利发展。
想一想,如果到了转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除了灭火救援业务之外什么也不懂,那是不是很被动、很尴尬?
二、开展内容问题。
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防火工作,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
目前看来,主要是防火检查、宣传教育和火灾调查3个方面。
1.防火检查。
安全检查可以包括7个方面:即:违章用火用电情况;三合一场所违规住人情况;消防车通道、救援场地和救援窗口、消防水源、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维护状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持证上岗情况、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情况,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情况;消防电梯、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等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和执勤情况。
如此看来,检查内容大多与灭火救援直接相关,间接相关的内容主要是侧重着火因素、初期处置和减少伤亡3个方面来考虑,并且,有个“可以”做前置,言外之意,这并非规定动作。因此,这个检查内容是科学的、实际的。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有两个界定,一个是前提界定,即,在熟悉演练和执行勤务工作过程中,另一个是可以向社会单位和群众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组织防火灭火和疏散逃生技能培训,根据需要指导单位开展消防演练。
这样看来,即便是宣传教育,也不是抛开灭火救援的主课主业来刻意为之。“可以”和“根据需要”,也在限制宣传教育的强制化和泛滥化。
3.火灾调查。
关于火灾调查,目前仅是说“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协助开展火灾调查”,说,“消防指战员在火灾扑救过程中,应当收集和记录火灾扑救情况;火灾扑灭后,协助保护现场,登记火灾时间、地点和现场基本情况,移交火灾调查人员”。
从文字表述可以看出,目前的规定还是非常审慎的。实际上,从灭火救援兼顾火灾调查的角度来说,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从接警、途中、到场、警戒、侦察、出水、破拆、救人、清理现场、归队前移交等各个环节来说,火灾调查都需要指战员们在信息收集和现场保护方面给予支持。现实需要如此,但行为规范确实不好把握,所以目前还很难通过规定来予以明确。
不过,从未来看,这方面是需要指战员们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为此,部局还专门组织编写了专门的培训教材,针对的就是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如何在工作中兼顾火灾调查的问题。这本书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应用中对本书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培训教材书稿目录之草样
三、素质需求问题。
有检查、有宣传、有协助调查,那么,素质要求就是很高的了。
1.政治素质。
社会工作、群众工作、辅助执法工作,哪个工作都离不开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如果在检查中、在宣传培训中、在协助调查中,存在动机不纯、言语不当或行为不端,很容易引出一些麻烦来。所以,对于能开展防火工作的指战员的把关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门槛过低。
2.业务素质。
安全检查、宣传培训、火灾调查,这都是专业活,一个人专门干一辈子也未必能在本专业敢说是真正的“专业通”。并且,一旦业务素质不过硬,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本来对的却说不对,教给人家的东西都是错的,那么,影响的不仅是面子,这很可能致使本质的“里子”也遭到破坏,甚至真的“要命”。好心办坏事,得坚决防止。
3.综合素质。
除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其实还有很多的素质需要具备,比如,法律的、心理的、语言的、群众工作的,等等。应该认可的是,综合素质不仅是衡量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防火工作能力水平高低的标尺,其实它向来也是衡量每个人的标尺。
四、需要注意问题。
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当前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1.要蹄疾步稳,要稳中求进,切忌大呼隆,切忌一哄而上。
新观念,新举措,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需要有个准备的过程,如果急功近利、猛抢风头,很大概率会出问题,而安全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忽视质量、疏忽毫厘、自欺自人。
2.要定位准确,要导向明确,切忌玩概念,切忌炒概念股。
防火检查,安全检查,是附带的顺便还是职责的应有?它与监督执法有什么区别?怎样衔接?是不是承担不利后果?有了执法资格证,检查的行为就一定是执法吗?等等,这些问题要思考清楚,说个明白。绝对不能说“我这搞了”,只停留在表面的概念上、形式上,而实质上一头雾水。这个问题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责任,不容忽视。
3.要防止比数,要谨慎排名,切忌玩数字,切忌数字检查。
有些同志担心比检查数量,担心排名通报,这是有道理。比数量不是不能比,但比数量的前提一定是先说质量。而质量这东西,一时半会或简简单单又很难衡量。再者说,每个消防救援站的日常任务存有差异,如果抛开主业的影响于不顾而想通过单纯的比数量来推动此项工作,那么,数字游戏必然导致“数字检查”,害人,终将害己。
综观目前的规定要求,字里行间慎之又慎,文字拿捏相当到位,足见决策者已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相信下一步,大家所担心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过禅哥也在想,从本意和本质上看,是不是“消防救援站兼顾防火工作”的叫法要比“消防救援站开展防火工作”的叫法要好一点呢?
五、需要做的工作。
目前所需要做的,主要是:
1.抓紧培训,提升能力。
2.把好关口,宁缺毋滥。
3.探索模式,建章立制。
简单说这些吧。消防、消防,这么多年消和防肩并肩地一路走来,现在也该到实质手挽手的时候了。
真正的融合时代已经到来,观望者,注定落半程;奋进者,终将得实惠。让我们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一块去拥抱美好的未来吧!
你认为灭火兼顾防火对消防救援站指战员有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