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移动他们时,我们通常会将他们的颈部与脊椎固定后进行移动。但是,若是楼内电梯很小或者楼梯竖井狭窄,那么运送脊椎固定的伤员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掌握通过拉梯转运伤员的技术对基层队站来说便有其必要性。
该技术适用于低楼层的人员转移,主要核心要点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伤员固定
通常我们会将伤员固定在篮式担架中,篮式担架相较于单独使用脊柱板+卷式担架来说,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篮式担架周围具有可以让救援人员在移动过程中牢固抓握的横杆,这些栏杆还可作为连接绳索装备的连接点。若没有篮式担架,可考虑脊柱板+卷式担架进行固定。
二、系统连接
在建筑内选择稳固的锚固物,设置锚点,设置绳索下放系统(可通过ID、牛角八字或是排式下降器等下放)。
在建筑下方地面处,紧贴墙壁架设拉梯,将拉梯的梯蹬拉至高于篮式担架所在起点3-5蹬的高度,利用扁带将篮式担架与拉梯进行连接固定。
有些人常常为图方便,直接将扁带或绳索缠绕拉梯的两个梯蹬,这实际上非常危险。
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让负载的重量,承受在梯柱上,梯蹬的功能只是顶住扁带或绳索,让它不会往下滑。
三、系统下放
上方消防员负责下放绳索,下方1至2名消防员负责稳定梯脚,另外1至2名消防员负责在上方人员下放绳索时,沿着梯子方向缓慢行走以扶住梯子。还有1名队员可能要负责向下拉梯子,以补偿下降器产生的摩擦力。
如果要从较高的窗台或屋面下放救援,为了侧面的稳定性,可能需要设置引导绳。拉梯的高度越高,重心也就越高,比如使用的是10米拉梯,就要设置引导绳,如下视频中左右两侧的引导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