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早晨,北京昌平兰堡公寓小区一住宅突发一起火灾事故,消防、医护等部门在接到报警之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遗憾的是,有2人在此次事故中丧生。
据现场的两名目击者介绍:从现场得知,大火是由电动车充电所引发,不过该说法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证实,要以最终的通报为准。后有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事故发生在早上4点多,初步核实,现场2名住户身亡,事故原因还尚在调查。
违规造成火灾,或要入刑
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后果很严重据统计,仅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间,全国各地消防部门统计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就有799起之多,共造成95人死亡,58人受伤。随着电动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类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2017年12月31日,公安部紧急下发《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规范电动自行车停
放充电行为,严厉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该通告规定:
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
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须知电动自行车充电应该在室外进行,住宅小区应该尽量设置集中室外充电车棚。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小时,夜间充电要及时断电,避免因过量充电导致电池发热引发火灾。
对不听劝阻或者拒不配合清理工作的,物业管理单位要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电动车起火13个因素
1、电动车自身存在问题
当前电动车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主锁直接控制电流开断的系统,每次启动时,控
制器的充电电流通过锁的接触片,在两片铜触之间产生放电,产生的电弧氧化铜片,接触电阻逐步增大,产生的热量烧坏接头,造成电池的正负两极短路引发火灾。此类先天缺陷造成电动车在骑行中起火。
2、电气线路不规范、质量不达标
部分生产厂家选用线径小、质量差的电线,插接元件质量低下,敷设时未按照规定对其线路进行捆扎。较大负荷时,因超负荷发热或连接端口氧化污染,导致电阻增大产生热量引发火灾。
3、电动车常处在带电状态
电动车蓄电池设计上是可拆卸使用,然而在充电及停放过程中,与蓄电池相连的电动车电气线路仍处于通电状态。电气线路易造成外力损伤、绝缘老化,易造成一次短路或搭铁短路以及连接端接触不良等故障,引发火灾。
4、电动车电池质量不达标
现在电动车使用的多为铅酸电池,铅做电机,硫酸是电解质。如果电解质失去活性,充电时就会产生很多氢气和氧气,一旦遇到明火,就可能爆炸或燃烧。
5、安装电池时,内部垫泡沫很危险
很多电动车装配工为了防止电池颠簸就用泡沫垫到电池盒里。一旦电池出现短路,虚接火化以及充电发热等问题,泡沫就成了起火的催化剂。
6、充电的线路出现故障
目前多数住宅社区未设置专门的电动车充电设施,车棚内私接乱拉电线现象普遍。如果充电的电线质量不好,或者一个插座同时给几辆电动车充电,且未采取短路或过载保护装置,则易造成充电过载、短路或发热,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7、充电操作不当
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产生较大热量,部分车主未将电池及其充电装置放置于空旷且通风良好处充电,部分车主还误将可燃物覆盖在充电器或蓄电池上方,积热易导致引发火灾。
8、不规范安装电气保护装置
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主回路上安装空气开关而舍弃安装,在分支回路上未安装保险系统,或未按要求安装电气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的空气开关经常出现起跳、保险丝熔断造成使用不便,用户自行改装,私自拆除保险装置缺乏电气安全保护。
9、私装防盗器,增加用电负荷
自行安装的防盗器电源线不与电源总线相连,也未与电气保护装置相连,易造成防盗器及其连接线发生火灾;用户私自改装的音响设施,增大了用电负荷,易造成线路超负荷。
10、电池连接线不达标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最不值钱的电池连接线,如果不达标、过细,一旦充电电流不稳定,过大的时候电线上面的绝缘层会着火。一般劣质电池配备的连接线很多不达标。
11、充电器问题
如果使用的充电器与电池不匹配,充电器老化、充电器散热不好,这些都容易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引发火灾!
12、控制器动力线接触不良
当电动车起步,瞬间电流会增大,当出现虚接时,接头处就会出现火花,引起着火。
13、高温长时间使用电动车
夏日高温长时间使用电动车,电池本来就处于高温状态,这个时候如果立即给电动车充电,很容易造成自燃。
电动车短路后30秒出现明火,3分钟火焰温度可达1200度,火势达到顶峰,滚滚浓烟有毒气体以1秒钟3米的速度,迅速充斥整个楼道,切断居民逃生通道,居民一旦吸入剧毒气体就会昏迷,随后窒息死亡。一台电动车燃烧产生的毒气足以使上百人窒息死亡。呼吁广大居民切勿在在室内、楼道停放电动车。
遵守规则,谨防电动车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