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层大火】:消防通道被堵,该掀就掀!

发布时间:2020-01-03点击量:1681

央视主持人郭志坚:

保大家平安的还有消防员,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火灾哪里就有消防员努力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然而在重庆,元旦当天一高层建筑着火之后,人们发现消防通道被私家车给堵了。

这种现象最近就发生了好几起。日常生活中,私家车堵消防通道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但很多不幸就是源于侥幸。在重庆那起火灾中,围观群众最后把堵道的车给掀了。堵塞消防通道是违法行为,说是“间接杀人”也不为过。不能人为给生命通道添堵,谁添堵,该掀就要掀,法律也必须让TA付出代价,因为生命通道不容霸道!

人民日报:消防通道的宽度就是生命的宽度

新年第一天,重庆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在救援中,因消防通道被堵,消防员不得不现场切割隔离桩,围观群众合力掀翻堵路车辆。万幸,明火很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火势熊熊却无人伤亡,令人欣慰。然而,去年1230日的另外一起火灾,同样是在重庆,同样是消防通道被堵,同样是群众合力抬车疏通通道,事故仍造成6人死亡。

救火如救命。对火灾中的罹难者而言,堵塞消防通道的每一辆车,都在加快他们生命的流逝。相关统计显示,全国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中,80%以上有消防通道堵塞情况;近10年的群死群伤火灾中,约半数是因为消防通道阻塞,使火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这些数据,足以警示占用消防通道的可怕后果。但在一些人眼中,自己方便最重要,他人生命与我无关,以往教训分量太轻,明知故犯、视若无睹。

违法成本低,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是这类车主“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警告和数额有限的罚款,只会让他们对生命和法律缺乏敬畏;对堵路车辆,相关部门要么只能劝阻,要么缺乏执法权、处罚权,一些小区的消防通道几乎成了“三不管”地带。惩戒力度轻,监管部门存在感弱,导致我们很少在现实中发现有占用消防通道的车主被严厉追究。

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它的宽度就是生命的宽度。“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司空见惯的侥幸心理,以及匮乏的惩戒手段和监管网络,是这条生命通道上一个个必须清除的障碍。

新年前后的这两起火灾给所有的城市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联合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乃至追究责任,罚出公众的规则意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新京报:任何时候都容不得侥幸

2020年的第一天,重庆渝北区一高层住宅楼火灾引发全国关注。市民合力掀翻、抬走堵路车辆的视频极具感染力,一经媒体传播,对民众心理造成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可想而知。一方面,不少网友为现场热心市民积极自救、救人的行为点赞;另一方面,更多人对消防通道被堵现象表示了忧虑,也发出了“应当严厉整治占用消防通道行为”的声音。

从小区居民的反馈看,涉事小区虽有地下车库,但车位太少,小区居民长期存在随意停放的问题,“愿意哪个地方停都可以”。对这番乱象,物业方面也采取了设置警示线、安装警示桩等措施,但车辆实在太多,故有心无力。

事实上,类似景象在2019122日沈阳那场高层住宅大火中也曾出现:都是消防通道被堵,都是救援受到影响、损失因此加重。当时一占道车主的“楼上着火跟我有关系吗?”言论,还曾激起众怒。

事发后,新京报以《像查占用应急车道那样查消防占道》为题刊发社论,对如何治理该现象提出了意见、建议。

现在看,无论是“查车与查人、罚款与记分相结合”,还是数据共享、在智慧城市的技术背景下实现消防、交管部门联动共治,理想跟现实间的落差,或者说基层管理面对消防通道被占现象治理的无力,都说明了一点:再硬核的建议、措施和技术,第一步都得是能下沉到日复一日的基层安全排查中。

也只有对消防通道被占现象有一处就严格查处一处,才能从根子上铲除堵塞消防通道现象存在的土壤。

消防通道是一道生命防线,随时保持畅通、任何时候都不得占用,本该是常识。可很多人在一时的停车方便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权衡时,总是忘了有个东西叫墨菲定律,总是低估了事故发生概率。对此,或许只有提高处罚成本,才能产生倒逼效应,让不占用消防通道的意识在民众心中扎根、生芽。

从报道来看,着火的小区是重庆一座最早、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有30层高。从常识来看,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殊,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极大,救援难度也较高。此次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是万幸也是侥幸。

然而,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容不得“侥幸”二字。这无疑给基层消防管理部门提了醒:在处理此次大火之外,该举一反三就得举一反三,该扩大范围排查不应含糊,堵上漏洞和管理的短板。从长远来说,还应将解决堵塞消防通道现象提到城市日常管理必备功课的高度,将扎紧消防安全监管防线的观念下沉到基层管理中。

无论如何,解决堵消防通道,别靠火灾发生时的市民合力掀车。各方也该知道一点:别等到被大火“教训”了,才明白消防通道堵不得。

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新京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