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南海之滨的三亚,水天一色,日暖风清。军港内,山东舰伏波静卧、满旗高悬,来自海军部队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在码头整齐列队,气氛隆重热烈。
下午4时许,交接入列仪式开始,习近平将八一军旗、命名证书分别授予山东舰舰长、政治委员。山东舰舰长、政治委员向习近平敬礼,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八一军旗、命名证书。交接入列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山东舰的启航之路:
2013年11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开工。
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
2017年4月26日,在大连造船厂下水,并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2018年5月13日到18日,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多项设备得到了进一步测试,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威武入列。
带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
消防蜀黍今天就来跟你说说:
那些航母与消防有关的事儿!
或许你会想:
航空母舰那么牛,
还需要消防队吗?
答案是:
必须滴!
别觉得航母这么高科技就不用考虑消防安全,
要知道,
飞行甲板上堪称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飞机里面的航空燃油,飞机上挂载的弹药,
哪个都不是好脾气,
再加上飞机发动机这个热源+火源,
起了火真不是闹着玩儿。
航母上的消防车
第一种,飞行甲板起火
这是极其危险的一个地方,无论是飞机相撞,还是弹药爆炸引发的火灾,都有可能造成飞机的油箱破裂,燃油泄漏,形成区域火和散流火。航母上的火灾扩散迅速,燃烧猛烈,高温烘烤还会导致弹药连环爆炸,非常可怕。
三大“航母消防盾”
1、甲板火灾防爆灭火系统
在航母飞行甲板上打出水雾的系统被称为甲板火灾防爆灭火系统。该系统采用独立灭火机制,管路和喷头均采用暗装方式,受到飞行甲板的保护,通常不容易被损毁,启动迅速快,可以很快地遏制住火灾。
编定区域内发生火灾时,甲板火灾防爆灭火系统就会启动,甲板的喷头就会在混合液压力之下自动弹出,向编定区域内喷射3%AFFF混合液进行灭火。这种系统反应时间极快,对于遏制弹药爆炸有很好的效果。美国弹药抗爆燃的时间标准是3分20秒,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无法遏制火势,航母就遇到天大的麻烦了。
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通常设立有5~6个编定区域。为了不影响舰载机正常起降作业,喷头被隐藏起来。一旦发生火灾系统启动之后,喷头就会自动弹出。
2、飞行甲板消防车
当然,仅仅有了甲板火灾防爆灭火系统是远远不够的,航母上还配备有飞行甲板消防车。消防车将协同甲板火灾防爆灭火系统一起,共同压制火势,尽力在最快的时间内控制火灾并将其扑灭。
(这一辆顶二十辆宝马哦)
航母上的消防车,主要灭火对象是舰载机,万一舰载机燃油泄漏?万一弹药意外“走火”?万一发动机出故障?以及舰载机战损或在起飞降落时发生事故引发的火灾。
所以,舰载机无论是挂弹、加注燃油、起飞、降落、还是发动机开车时旁边都要有消防车时刻准备着。
由于航母设有完备的消防损害管制系统,所以消防车并不是主力灭火装备,只需要能在第一时间压制住火势、阻止火情蔓延,为后续灭火行动赢得时间即可。由于这个工作性质和舰上的作业环境,所以航母上的消防车长得像个小巧的“方盒子”,具备较好的机动性,备好一定数量的灭火剂即可。
▲虽说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消防车战力可能更强,但体积过大、移动不灵活,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3、消防水龙接口
而且,航母甲板上还预留了大量的消防水龙接口,供在紧急时刻进行灭火之用。航母上有消防分队,但真到出事的时候,不管你是什么职务、什么岗位,人人都是灭火队员。
航母上发生火灾的时候,会产生极度的高温,参与灭火应尽量穿戴防护设备。看到有什么可以帮忙的,立即去做。都是在一条船上,航母发生大型事故,控制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第二种,内部起火
如果火灾发生在航母的内部,就更加可怕了。很多人可能因为舱门堵死出不来,有毒气体会四处蔓延,水线以下的部分有可能因为船体受损而进水。按照美国海军的要求,舰员在遇到险情的时候,应当立即自救先确保自身的安全。如果你自身的安全都保证不了,就盲目去救人,不但帮不上忙,而且还有可能添乱。
策略一:演习,演习,再演习
舱室内发生火灾后,由于橡胶等材料的燃烧,会产生有毒烟雾。舱室内的能见度很小,最好是有照明设备,比如手电筒之类的。平时演练来不得半点马虎,舱室布置必须烂熟于心。了解舱室布局是水兵起码的基础技能。
策略二:规范,规范,再规范
航母上除了要定期举行消防演练,培养灭火知识,同样也会有严格的消防规范。陆地上大楼里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航母上肯定不能乱抽烟,更不能随地丢烟头,这些都是铁的纪律。因为你一个人犯错,很有可能许多人都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