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评论:灾害应变,真的需要专业!

发布时间:2019-10-12点击量:1285

南方澳大桥断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记者会时说:「油罐车失火,造成桥面断裂。」

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次台风,长官告诉我:「金宏,领导说:某某县市的某一个学校因为淹水,道路中断,通讯中断,里面困住了一百多个学生,赶快查证一下,尽速救援。」

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道路中断,通讯中断,总统如何知道有人受困?谁告诉总统这个信息?这个人的信息又是从何而来?」

这是专业的反应,一个灾害现场如果缺少专业,就无法第一时间判断信息的对错,就容易做出浪费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上,更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我相信蔡英文的资料一定是有人提供,其实我很好奇这个人是谁?

他的信息又是从何而来?在蔡英文短短二句话,从我的角度,我看到灾害应变的一些问题。

第一:油罐车起火会造成桥面断裂吗?我直觉不会。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不会,起火后爆炸,桥就有可能会断。

而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如果听在我耳里,我觉得这样的人绝对不适合执行灾害应变。

因为起火造成桥面断裂跟起火后爆炸造成桥面断裂,是两个完成不同的情境。

正常来讲,起火的油罐车要发生爆炸并没有那么容易,宜兰这次也证明油罐车没有爆炸。

通常会需要一段时间,而且爆炸前一定会伴随猛烈火势,加上起火后,应变人员就应该掌握到底油罐车是什么油,这个阶段就要思考如何抢救才不会爆炸,而不是一句话起火后爆炸,所以桥断了,我们现在开始处理断桥后的抢救,这是完全不合理的。

第二:油罐车起火,桥面断裂,提供蔡英文这个信息的人,明显对油罐车燃烧不了解,而一个不具备专业的人,却要负责提供信息给总统,很明显看出我们的灾害应变制度出了问题。

要把灾害处理好,掌握信息很重要,而负责搜集信息的人一定需要专业,才不会信息错误都不知道。

第三:如果有人告诉我:「油罐车起火,桥面断裂」,我一定会问:「是油罐车起火,还是爆炸?」

这是灾害应变的基本原则,用共同的精准语言,因为起火应该不会引起桥面断裂,但爆炸就有可能,所以在灾害沟通上,用词必须非常精准,且一定要掌握住最正确的信息,才能订出有效的救灾应变策略。

灾害应变的沟通是救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这个案例中,我几乎没看到有人在讨论如何救灾,才能达到人命伤亡最低的目标。那代表救灾一个非常专业的事,一般人不知如何评论,也不知如何检讨,所以我还是期待政府在灾害应变上要尊重专业,再高阶的长官,没救灾的专业,都应该在灾害时当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指挥官。

附:

图源:

海外网102日电

20191日上午9时许,台湾宜兰县苏澳地标、苏澳镇南方澳跨港大桥突然发生坍塌。截至2日上午8时,当地消防部门统计为10人受伤送医、4人死亡、2人失联。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当时一辆油罐车正在过桥,瞬间随桥面跌落入海,压毁渔船后起火燃烧冒出阵阵浓烟。报道称,断裂坍塌详细原因尚不明确,台湾交通部门已启动调查。据悉,南方澳跨港大桥1998年兴建完成,桥龄21年,是台湾岛内唯一单钢拱桥,也是亚洲第一座双叉式单拱桥,被称作南方澳观光渔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台湾交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南方澳跨港大桥前两年才花1000万元新台币(约230万人民币)进行改善。据香港中评社报道,苏澳镇长李明哲听说桥梁断裂,非常讶异:“这座桥应该是很牢靠才对”。

料图

事发后,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接受媒体访问时,竟将事故原因归咎于“油罐车失火,造成桥面断裂,以致渔船的损伤”,错误言论引发台湾网友纷纷吐槽,“不是桥垮了,油罐车掉下去才失火,小烟(指蔡英文)为什么可以睁眼说瞎话”“比扯铃还扯”……资深媒体人谢寒冰更在社交平台质问,“蔡英文失智了吧,到底健检报告何时出来?”

“中央社”援引苏澳区渔会理事长蔡源龙话称,损失无可估计,救人第一。他表示,跨港大桥下方是南方澳800艘渔船出入航道,如今阻塞,进出不得。

 

来源:36safety 作者: 林金宏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