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至4月全球气象科技大事盘点

发布时间:2019-05-16点击量:1462

世界气象组织绘制全球首批大气污染物沉降图

世界气象组织绘制全球首批大气污染物沉降图

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在全球召集研究大气污染物沉降模拟和观测方面的专家绘制首批全球大气污染物沉降图。此前,WMO总部举行的全球大气沉降测量模式融合(MMF-GTAD)专家会议同意成立一个科学指导委员会,召集众多科学家共同制订该项目方案。MMF-GTAD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制作臭氧、各种形态的氮、硫尘和气溶胶等空气污染物的全球大气沉降图。这些地图将为政府、决策者和国际组织提供相关信息,以帮助沉降污染物防治工作。



欧洲空间局将发射航天器监测太阳风暴

欧洲空间局将发射航天器监测太阳风暴

欧洲空间局(ESA)计划发射全球第一个专门致力于监测空间天气的航天器,旨在对可能影响地球的空间天气进行预报预警。该项任务名为“拉格朗日”,目标是对太阳、地球以及空间天气进行监测。航天器将在位于远离地球和太阳的等距点上监测太阳风暴,并在“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发生、高能带电粒子向地球行进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追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正计划在第一拉格朗日点建造一个太阳观测站,预计将在2024年发射,该任务将为拉格朗日任务提供数据补充。这两个任务将形成一个综合观测系统,当空间天气事件发生时可提供立体监测服务。(图片来源:ESA官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新的碳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新的碳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发射新一颗碳卫星OCO-3,OCO-3将与之前的碳观测卫星OCO-2协同工作,用于提升二氧化碳观测水平。除了能够监测全球各地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该卫星还具有精确测量太阳诱导的微弱叶绿素荧光(SIF)和排碳量的能力。OCO-3卫星将会附着于国际空间站之外,能够显著扩展其数据库收集能力。该卫星计划于5月发射。(图片来源:NASA官网)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推进海浪预报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推进海浪预报

随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系统(IFS)2018年提升至IFS Cycle 46r1版本,ECMWF的高质量海浪预报有望进一步向前推进。海浪预报将从新的物理组合和预报变量(如近地面风)的改进中获益。ECMWF的海浪预报与天气、海洋预报都来自同一地球系统模式。预报产品为有效开展海浪高度、平均海浪期、平均海浪方向等变量预测提供了确定性和概率性信息。ECMWF还从测高仪等卫星仪器中同化数据,使得海浪预报初始条件更加精确。(图片来源:ECMWF官网)


日本气象厅研发强风预测系统

日本气象厅研发强风预测系统

日本气象厅(JMA)研究所开始研发人工智能系统,拟用于预测可能影响陆地和航空运输安全的强风天气。这一智能系统利用天气雷达提供的气流数据判断强风天气是否会发生,准确率可达90%。日本气象厅计划用4年时间开发该系统,有望帮助自动驾驶汽车或飞行器避免强风、龙卷风等造成的危害。(图片来源:JMA官网)


意大利发射PRISMA地球观测卫星

意大利发射PRISMA地球观测卫星

当地时间3月21日22时50分35秒,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织女星”(Vega)运载火箭搭载意大利PRISMA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升空。PRISMA卫星是一颗小型超光谱成像卫星,由意大利空间局负责管理运行,旨在利用小卫星的成像载荷,观测地球上的相关环境要素。PRISMA卫星的同名传感器包含超光谱成像仪和全色成像仪,这两个成像仪可以通过一个孔径为21厘米的三镜透镜观测地球。卫星预计运行时间至少5年。PRISMA卫星将在距地球表面61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高度上运行,与地球赤道成97.8°角。(图片来源:Arianespace官网)


中国科学家从半潜式无人艇发射探空火箭

中国科学家从半潜式无人艇发射探空火箭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大气科学进展》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科学家首次从一艘半潜式无人艇上成功发射一枚探空火箭,这种火箭可将气象仪器带到8000米的高空中,从而对探空气球无法到达区域的天气进行观测。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利用半潜式无人艇建立类似于地面探空网络的海洋探测网,可对台风内部的三维结构进行探测,从而提升预测台风路径或强度变化的能力。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新一代半潜式海洋气象探测无人艇,随后,他们还将开发一个新型互联的半潜式无人艇气象和海洋观测网络系统。(图片来源:中国大气物理研究所)

来源:中国气象网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