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印度洋海啸)以后,全球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两次8级以上大地震,发生几率高于2004年前平均两年一次,所以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2010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全球进入一个地震活跃期,这个活跃期可能还会再持续10年。另有专家认为,活跃期可能更长,要到2030年左右。
而更多的专家不同意这种说法。据新华社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副教授彭志刚介绍,地震学界对于地球是否进入活跃期还在争论之中,尚未达成共识。这种观点认为,上述情况完全可能是随机现象。
人类对地震有可靠的观测记录实际上始于1900年,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年时间。区区一百多年,对研究地震的周期性来说还是太短了,因此,得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结论为时尚早。
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这篇论文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活跃期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