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概率高达41.55%!全国消防双电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7-07-10点击量:1998

伦敦高层大火,警示中国。77日下午,全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动员部署会电视电话会议举行。上海电视台记者从上海分会场上了解到,为了吸取伦敦高层大火中的教训,上海作为拥有全国1/10数量高层建筑的城市,将从严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关键环节,其中,外墙保温材料、消防疏散通道等多个环节均包括在内。上海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陈寅,副市长时光辉,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出席会议。

一、数据分析

据统计,目前上海共有27以上高层建筑3.1万幢(其中100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近600幢),数量、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情况看,自2007年至2016年十年间,申城高层建筑共发生火灾4293起,造成474人死亡,10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89亿元。尤其发生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建工地火灾”、“东方明珠火灾”、“静安胶州路教师公寓重特大火灾”等事故,影响巨大,教训深刻。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了解,以高层建筑10年寿命为计算,火灾发生概率为13.85%,以30年寿命计算,则火灾发生概率高达41.55%。如果按照高层建筑的设计寿命70年计算,火灾发生概率几乎为100%。这和大家心目中的理解恐怕相距甚远。很多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都自称自己的大楼管理到位,不会发生火灾。在数据面前,这样的主观说辞显得苍白无力。一旦发生火灾,形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不说,相关责任人都将面临法律的处罚,而且,是终身责任制。换句话说,即使您离开了曾经负责的大楼,只要火灾事故调查认定您在职期间有明显责任过失,依然承担法律责任。

二、目前存在难点

1、部分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硬伤”。一些始建年代较早的高层建筑,按照现行规范实施消防改造困难,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实施前,上海就已建成高层建筑1200余幢。此外,据统计,上海市15年以上房龄高层建筑占总量46%

2、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还有“软肋”。目前上海市有近74%高层建筑未成立业委会,一些高层建筑房屋使用属性不明,分隔为小产权出售或层层转租,“居改非”、办公改居住以及办公改商业等情况较为普遍。

3、火灾扑救困难。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竖向管线繁多,发生火灾后极易产生“烟囱效应”,蔓延迅速,疏散缓慢,扑救难度大,历来是国际性消防难题。

三、解决办法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做重要指示,为了吸取伦敦高层大火中的教训,申城要从严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关键环节:

1、从严管控外墙保温材料。对采用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的既有高层建筑,要结合改建、扩建工程予以更换;未拆除前、要跟进严格的管理措施,设立警示标志。

2、从严管理建筑消防设施。设施缺乏的,要结合改建、扩建工程予以增设;设施损坏的,要限期整改修复;对疏散楼梯数量不足的、要采取增加室外疏散楼梯等措施;对电缆井、管道井等管井及电缆桥架封堵缺失或不严密的,要严密封堵。

3、从严治理消防疏散通道。全面清理疏散楼梯、走道堆放杂物以及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车等;确保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起到防火防烟功能,确保疏散走道、楼梯间内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完整好用。

4、从严查处消防违法行为。要用好用足法律手段,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在供货、检测、施工等环节弄虚作假、降低标准的,一律依法顶格处理。对整改难度大、火灾风险高、存在重大隐患的高层建筑,要挂牌督办。

5、从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要大力推广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消防系统水压、水位、报警信息等状态数据,纳入“智慧城市”管理。要鼓励推广配置简易喷淋、独立式(无线)火灾探测报警器等技防设施,着力提升防范能级。

四、政策支持

1、立法

上海市计划在2017年推出《上海市消防条例》修订版,里面增加对社会单位部署智慧消防系统的要求。

2、立项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相关科技企业进行创新立项,给予资金支持。

3、试点

鼓励社会单位积极部署消防物联网和消防信息化产品。

随着全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动员部署会电视电话会议的举行,我们不难发现,无论6.14的伦敦大火还是6.22的杭州火灾,惨痛的教训都已化作政府从严治理的决心!全体消防人和物业从业者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用严谨,负责,创新,担当的精神认真响应政府号召,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给国人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