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炼油装置火灾扑灭

发布时间:2013-11-18点击量:1209


(一)常压塔的结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
选好导向;
    首先要确定倒流的方向、流经的路线、地域或容器。
严防负压。
    开阀导流或排放气体或液体时,必须保证容器内呈正压状态。
    常压塔的结构特点是:塔身由金属圆筒焊制而成,比较高大一般有30-40米高,塔身开有许多工艺接孔和安全附件接管,泄漏点多,塔内的介质为高温油气,并且容积大,有一定内压。
    常压塔的主要火险问题是塔顶、馏出线和冷凝冷却系统,容易发生腐蚀穿孔,造成漏油起火。另外,初顶、常顶回流罐,生产中盛装汽油,因回流量大,如液面失控易造成满罐溢出而带来火灾爆炸危险。
(二)常压塔的火灾补救工艺措施
停止供热,断绝热源。关闭常压加热炉阀,打开泛水阀。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的部位,应立即打开阀门,强行实施喷淋冷却塔顶和塔壁,以防塔身破裂或变形。如果没有设置水喷淋的部位发生火灾时,火场指挥员应布置足够数量的水枪、水炮由上而下地进行冷却,降低塔身温度。
缓慢打开釜顶排空阀,降低压力。
关闭收集罐上方的收集阀,防止火焰窜入内部,扩大灾情。
关闭附近的汽提塔等生产装置和管道阀门并进行必要的冷却降温,以防止发生爆炸等次生灾害。
(三)减压塔的火灾危险性
塔内处于负压且塔内原油温度都超过其自燃点,如果与塔相连的法兰、放空阀等不严密,外部空气就会进入,与塔内油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而发生爆炸火灾。
塔底液面过高,高温重油在塔底停留时间过长,会裂化结焦、堵塞出口管,造成冲塔着火事故。
(四)减压塔的火灾扑救工艺措施
停止供热,关闭减压炉炉阀和加热阀门,降低减压蒸馏塔内的温度。
关闭凝缩油及水的阀门,防止回流扩大燃烧。
利用固定水喷淋设施或消防水枪、水炮等对附近的生产装置汽提塔以及管道进行适当的冷却降温。
在确认已经排除复燃,复爆的前提下,可使用干粉、卤代烷灭火剂或用强力水流切封等灭火方法,一举将火灾消灭。如有蒸汽灭火设施时,也可以向塔内蒸入蒸汽,降低油品蒸气的浓度而灭火,这种灭火措施效果更好。
(五)常减压塔的火灾扑救的力量估算
供水量计算
工艺装置的消防用水量     
 火灾延续供水时间不应小于3h。
扑救地面流淌火灾的泡沫和水用量
泡沫液计算:Q液=0.06Aqt
配置泡沫应用水量计算:Q水=0.94Aqt 
(六)常减压塔的火灾扑救的力量编成
扑救地面流淌火,以泡沫消防车主战车辆的泡沫枪战斗编成

4车4PQ8泡沫枪,控制面积50m²-100m²
扑救塔身火灾和冷却,以举高消防车—水罐消防车为主战车辆的举高车战斗编成

 水炮流量为501/s,控制面积60-100 m²
二、电脱盐脱水罐火灾扑救
(一)电脱盐脱水过程中,有高温热油,使用高电压(15~35kV),高频率(1~2kV/cm)电场的电气装置。
(1)如果管道腐蚀漏油通过加热炉明火;
(2)脱盐脱水罐内未充满原油或存有空气就启动高压电源;
(3)高压电器绝缘不良或电场强度超过2Kv/cm使绝缘击穿可导致爆炸火灾。
(二)电脱盐脱水罐的灭火措施
  1.首先切断电源;
  2.关闭进油出油阀门,以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3.如果造成地面流淌火,先消灭地面火灾;
  4.冷却着火罐和邻近罐,防止油罐爆炸;
  5.可用水流切封或干粉扑救罐顶火灾;
  6.灭火后继续冷却。
三、加热炉火灾扑救
(一)加热炉的火灾危险性
   1.加热炉是采用明火对炉管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常压炉和减压炉般分4路进料,生产中如果各路进料不均匀,炉管内易结焦,造成局部过热,会导致炉管破裂,引起漏油着火。特别是减压炉因其加热的原料组分重、炉出口温度高,比常压炉更易结焦,超温严重时还会使减压塔内形成焦块,堵塞抽出管或破沫网,导致冲塔着火事故。
    2. 常压炉和减压炉的出口转油线因高温油气内含硫等杂质,油气线速度又快,易被腐蚀冲刷,导致减薄穿孔引起火灾。
(二)加热炉的火灾扑救措施
    1. 灭火前应切断原料油的来源,停炉和停火,防止灭火后发生复燃或复爆;
    2. 扑救火灾时,可使用固定蒸汽灭火装置或半固定蒸汽灭火装置喷射蒸汽,将火灾消灭;
    3. 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也可以使用消防喷雾水枪喷射雾化水流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同蒸汽灭火相似,而且灭火手段更简便、效果更好,但要注意“回火”烧伤射水人员,还要注意雾状水射入高温炉膛内瞬间汽化所产的压力破坏炉膛的问题。
四、原油管线火灾扑救 
    在组织指挥扑救原油管线火灾时,必须组织消防人员实施强有力的冷却与有效地掩护,组织精干的熟悉生产工艺的工程技术人员强行关闭进料阀门,打开蒸汽管线进行吹扫,相互配合,快速灭火,并设法排出管线内部残存的油品,以防止发生复燃或复爆。 
五、立体型火灾的灭火措施
    1.严密组织协同作战。炼油厂生产装置区立体型火灾的突出特点是:不仅燃烧面积比较大,而且火源点距离地面高低不等,扑救火灾的难度最大,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严密组织参加灭火战斗的单位、人员之间的协同作战则是火场指挥人员的重要任务,特别要对地面作战与高空作战、各种枪与炮、冷却与灭火、进攻与掩护等各个环节必须组织好,以充分发挥强大的集体力量的威力,从而夺取扑救立体型火灾的胜利。
    2.冷却、工艺处理和灭火兼顾。对生产装置区已经发展成为立体型火灾的扑救措施,需要厂、车间工程技术人员与消防灭火指挥人员共同研究决策,通常是在冷却消除灾情继续扩大的同时,必须适时地采取局部或全部(生产装置区)降温、减压,停止生产继续运行、中断可燃物料输入燃烧区,为消除复燃、复爆和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