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共安全教育的启迪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11-18点击量:1056

公共安全教育,这个词在中国已经不新鲜了。不过大多数老百姓往往不知安全难道还要教育!出事了人人都只知道跑。甚至还会说上一些公共安全的知识常识,但是到了需要冷静的处理公共安全事故时,往往只能发挥中国传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不败秘籍。可有曾想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汲取公共安全教育的知识,并能很好的在事故灾难来临时应用的上呢?

无时不在的日本公共安全教育
日本公共安全教育
从小培养,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这些知识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 往往影响终身。接着自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比如6至12岁的孩子就有消防课程、防震课程,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在危急时逃生自救的技能,而且这种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如:
呼救比赛:在教室讲台上,摆放一个测量声量的分贝仪,让孩子们作比赛,在分贝仪前高喊:“着火啦!救命啊!”看谁喊得响亮,以分贝值最高者为优胜。
防烟体验:日本的大城市一般都有防烟体验车,车上可模拟火场,在车内施放少量烟雾,组织孩子用湿毛巾捂上口鼻,进入浓烟密布的环境,然后匍匐前进逃生,使其体验火场逃生自救的情形。
攀绳跨越:用一根结实的绳索,水平地拴在两幢建筑之间,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组织孩子攀绳跨越,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腿的移动,由此及彼,让孩子感受用一根绳索逃生自救的难度。
消防写生: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对外界开放,也规定有学生家长接待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参观写生,消防队员们表演如何使用消防装备救火及其自救业务,给孩子们讲授防灾安全常识和救援科普
    日本的公共安全教育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日本的报刊和电视台,经常宣传防灾自救知识。
   由于日本民众从小接受公共安全教育并且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如幼儿时生动准确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以及消防队的学生家长接待日,切切实实的接触防灾减灾的公共安全教育。并在成年后,日本社会上到处都有群众组织的公共安全服务队伍,比如“妇女防 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等群众组织便在救灾中十分见效,一旦灾情发生,便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同时日本还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 业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服务团体,完全的公益和免费,得到很多社会民众,团体和国家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

美国的公共安全管理
    美国的《劳动法》规定,在工作场所每3个月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
   
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公共安全意识早已深入每个人生活的言行举止。6岁的小孩看见别人玩火,就懂得严肃批评对方不要“玩火自焚”,即使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消防人员还会把郊区废弃的房子改造成民宅,然后将学校的孩子召集起来,把 房子点燃,让孩子亲身目睹一栋完好无损的民宅是怎样在瞬间变成一堆废墟,由此使孩子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另外,美国公共安全教育者还专门为学生设计一种扑克,上面印着一些防火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安全防火规则。美国各大城市还在市民集散密集地设立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万一发生险情,经过专业训练的、由普通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可在5分钟内被召集成军,配合灭火,实施消防救援

中国的公共安全教育,偏说教少实践
    虽然中国有些城市下定决心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甚至像法国一样设立“公共安全日”(法国政府从 2008年开始将10月11日设为“公共安全日”)。但是,设立“公共安全日”当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举措,它仅仅是一个精神层面的警示作用,并无法代替公共 安全教育所需要的行动本身。如果对公共安全的重视仅仅在于设立形式上的“公共安全日”,现实中便会有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喊口号治理模式,我们在安 全日之外也难以安心。
    公安部曾经派出31个督察组对全国的交通、消防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他们了解到,群众安全意 识淡薄,认为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他人违章也袖手旁观。而调查显示有近1/3的居民、近1/2的学生缺乏自救逃生知识。而 目前中国安全教育尚未在学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中加入安全内容,这已是火烧眉毛之举了。最后督察组得出如下结论:法制和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能力的治本之策!
    因而,目前中国在公共安全教育上所做的工作,借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日本和美国公共安全教育情况,相信很容易可以看出我们应当从中学习什么。那就是:从娃娃抓起,少说多做!而且是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时时做!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显著。公共安全事件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体现之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践行“以人为本”,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像对待人口 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中国国民安全素质依然偏低,很多惨祸是人们违章操作和安全意识薄弱酿成的。1961年4月到5月,刘少奇主席亲自在湖南农村进行了长达44天的考察。在深入了解了民众受难的原因之后,他得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论。如今,这个结论仍然振聋发聩。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