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打桩井被困儿童案例交流

发布时间:2018-12-25点击量:915

这种救援案例在全国发生过10多起,而笔者关注过的3起都是采用挖掘机开挖,破拆管桩井的方法进行救援,相同的救援场景,不同的救援难度,耗费的时间也不相同,我所关注过的3起分别耗时8、15、20小时。

我们处置过两起,第一起被困13米,边摸索边实践,耗费4小时;第二起被困9米,用时50分钟,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将案例分析如下,供战训爱好者共同思考如何才能科学、安全、高效的实施救援行动。

基本情况

2012年10时20分许,一个3岁零8个月的小孩子,在施工工地上玩耍时,不慎落入一个内直径仅20厘米,深23米的桩井内。

 

力量调集:10时36分,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调集特勤一中队3车15人到场处置。

10时52分,支队全勤指挥部、辖区副区长、120救护人员相继到场,成立了救援指挥部。

现场情况:现场距离管桩井直径30米范围,由民警拉起了警戒带。据工地负责人介绍管桩共有两根,下面一根为11米,上面一根为12米,共计23米。井口外直径40厘米,内直径20厘米,成人根本无法入内。救援绳放入再拉出测量也能确定还在处于21米的地方。

初步侦查施救:爬在井口能清晰听到井中小孩的哭声,初步判定孩子所处位置暂时安全状态,为防止小孩缺氧,第一考虑向井中输送氧气,村主任从附近卫生院拉来4瓶医用氧气,但120医护人员提出,如果长时间在狭小空间过量送氧会导致小孩出现醉氧的情况,特勤一中队救援人员抬来移动供气源,把气量调到合适位置,开始向井中输送空气。(出警时带了10具9升的备用气瓶)考虑到救援时间可能很长,指挥员从中队又调了30具备用气瓶赶往现场。

救援方案确定

1、区里一个领导提出方案:能否向管桩井内慢慢输送沙子,让被困孩子逐步踩着沙子垫高从而脱离险境,此方法当即被大家否定,原因是内部狭小,没有实施的条件,只会将孩子活埋。

2、工地负责人提出的方案:实施挖掘,快接近第2根管中部时使用吊车拔出,如此缩短了距离为救援创造条件。此方案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试想拔出第2根管桩井时,如果断裂地下水涌入,小孩将会溺亡。而采用挖掘23米的方法耗时长,作业面大,还要考虑排水问题。

3、消防提出的建议:主张将小孩从井中提升上来,挖掘同步进行,如果最终没有办法将小孩从井中提上来,也不影响挖掘的进度。

三个方案提出后,负责现场总指挥的区领导采纳了消防的建议,然后安排工作,分头实施。

区政府负责统一协调工作,并调集15台大功率潜水泵到场备用。

工地责任人负责指挥现场的两台挖掘机开挖作业面,同时由区里协调就近的6台挖掘机到场,由工地负责人统一指挥挖掘工作。

消防负责从井中直接施救的工作;

医疗人员充分考虑一旦救出后的医疗诊治工作;

公安负责现场警戒和秩序维护。

消防救援屡次受挫

在实施救援前,考虑到井口距离地面50厘米,为防止地面沙土落入井中,让挖掘机沿井口开挖,使井口高于地面,救援人员找来两块海绵垫和两根直径12厘米的钢管,将供气管及两根钢管用海绵垫包裹起来,再塞住井口,保证空气上下流通,由2名队员站在井口指挥挖掘。

支队全勤指挥长、中队指挥员和3名士官骨干聚在一旁商量对策,当时还未处置过类似救援,没有案例可供参考。我想起05年在北京培训时,曾听到过某中队使用钩子将人救出来,不过人已经死亡,把人钩上来后还弄伤了死者,家属意见很大,至于什么样的钩子,没见到过。

目前中队装备里只有伸缩式音视频生命探测仪,从可视的角度来说长度不够,根本看不到被困情况。一个士官提出在绳索上做一个活套,看能否套住身体和手臂,然后将人提上来,在没有其他好的建议时,我同意小心尝试。队员在准备绳索的时候我让工头用小拇指粗的钢筋焊一个四爪钩,并把制作的式样告诉了他。

按照前期侦查时的长度,队员在12毫米粗的救援绳上做了一个活套,取下海绵和钢管,缓缓放下救援绳,几经尝试未有套住的迹象,首次救援方法失败。

这时工头做好了钩,一个四爪的,一个3爪的,我绑上绳索,在身上模拟吊升,反复试验几次后决定用3爪钩进行尝试,当钩子放下一半时,我犹豫了,脑海里有一个声音不断回响:“把人钩伤了,把人钩伤了......”在看不到被困状态下,这种尝试风险很大,万一钩到头部怎么办?于是这次尝试停止了,救援行动陷入了困境,此时4台挖掘机已经扩大了作业面,但最下面的一台挖下5米,地下渗水已经淹没履带。

12时30分,指挥部安排送来了盒饭,副区长安排大家轮换吃饭,并再次召集现场各组负责人碰头。

挖掘组目前4台挖机同时工作,还有2台在也快到现场了,可目前5米后地下水涌出的速度就很快,那么到20米后,这个排水量能否跟上渗水的速度,就不得而知了。

救援组目前遇到的困难是无法看到被困情况,也不知道钩住什么位置,担心小孩受伤或死亡。

副区长突然说了句,我想起一个能看到孩子被困情况的装备了,于是通知某单位迅速携带装备到场。

听到这里大家刚刚消沉的情绪,一下又高涨起来,我立即召集两名骨干队员一起研究钩子,3爪钩下去感觉还是不理想,到底做成什么模样能准确钩住孩子的衣服,同时不让他受伤呢?看着我们在讨论,工头随口说了句:“鱼钩行不行”?对啊!我恍然大悟,问工头有没有再细点的钢筋,8号铁丝也成?工头略加思索说:“焊条行吗”,找人拿来一根一看还不错,于是我让他做3个长10厘米,尾部弯成圆环的单钩。

被困小孩奇迹脱离险境

13时05分,某研究所2名技术人员携带水下视频探测仪到达现场,在他们的操作下随着探头的深入,小孩的被困情况出现在主机的屏幕上,在场的人欣喜若狂。

由于井内目前有供气管、视频探测仪的电缆,我将消防员个人安全绳绑在单钩上,面对视频不断调整位置,终于第一个钩稳稳钩住小孩的第二件绒衣,为防止单钩在上升过程中脱落,我又放了一根绳将第二个钩子挂住了小孩另一边的衣服,叫人抬来救援四脚支架,两根绳同时缓慢提升,视频探头也跟随上升,1米,2米,3米......提升过程非常顺畅,再稍微加快提升速度后,小孩离井口越来越近。

15时26分,历经4小时小孩被成功救出,现场围观群众一片掌声。

管桩井救援方法

1、使用可视装备,利用钩、索套、夹具等方法将被困人员提升上来。

2、在人员被卡住,无法用提升方法来解决的,只能采取挖掘、破拆管桩井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准备多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救援时间长,需要准备现场照明;抽水泵要充足,并选好排放流向,防止回流;需要准备水泥破拆装备;注意防止管桩中途断裂流入地下水。

3、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吗?

本次救援所使用的器材

移动供气源、救援四脚支架、备用气瓶、救援绳索、个人用安全绳、自制单钩、水下视频探测仪、挖掘机。

装备拓展

本次救援后,走访了某科研所,该装备主要用于水下探测打捞工作,根据我们的工作需求,科研所为我们量身定做了特殊装备,最后被我们广泛用于水下打捞、竖井救援工作中,救援效率大大提高。主要组成如下:

1、主机(控制台):有显示屏,探测仪开关、插孔、水下照明灯开关,机械手开关及插孔,整机充电后能连续工作6小时。

2、水下探测头:可视距离5米,配有100米防水电缆,可彩色显示。

3、水下照明灯:配合探测头使用,照射距离20米。

4、机械手:由主机控制可使机械手张开、合拢,配备了6根连接杆,总长度12米;

5、吸铁:配备了两块吸铁,每块吸力300公斤,主要用于小型车辆打捞。

6、其他功能:留待进一步延伸。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