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重庆等地将出现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35℃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局地持续高温日数有5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当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连续达到高温黄色预警以上标准,可启动级应急响应。级应急响应也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高温预警信号划分为三级,分别以黄、橙、红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如何做好防护应对: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天气酷热,极易中暑,做好人员(尤其是老弱病人和儿童)因中暑引发其他疾病的防护措施;教育部门应安排没有防暑降温设备的学校停课;在强烈阳光下,暂停或取消学生的户外活动;在高温时段,劳动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发出停业通知;其他同红色高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