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过度会对消防员造成怎样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8-03-15点击量:373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以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加上火灾等消防任务,消防员要随时随地处在备战状态,因此消防员的体能训练时间相对集中,短时间内训练强度大,这往往会对消防员身体造成损伤。

合理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减少消防员救援伤亡

自然灾害、大面积火灾等需长时间进行救援时,消防员机体能量供应主要是以有氧供能为主。时间越长,体能消耗越大,消防员越容易虚脱而昏倒。消防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机能储备才能适应时间长、救援难度大的救援任务,同时保障其身心安全和健康。

NFPA(美国消防协会)测定:在50环境温度中,消防员有负荷快速奔跑一旦超过5分钟,收缩压将达到190毫米汞柱。而同样温度下,有负荷但不奔跑,收缩压只有120毫米汞柱。显然,除了外在负荷外,消防员必需保持适当内在体重负荷,才能减少能量过多消耗,降低消防危险的发生机率。

另据NFPA统计学显示美国职业消防员死亡人员中有50%的人死于心脏相关的疾病,而过高的体脂百分比容易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可见,合理的身体形态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减少消防员救援伤亡的发生。

体能训练过的会造成哪些损伤?

体能训练过的给消防员造成的损伤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 小创伤多于严重创伤,运动损伤大多属于小损伤,受伤后往往可以继续坚持参加训练,而需要停训甚至住院治疗者相对较少。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小损伤的防治,许多慢性损伤往往是因急性损伤未得到彻底治愈转化而来。

(2) 软组织损伤多于其他损伤运动损伤中,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骨关节损伤,而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最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对脏器损伤的防范,尽管脏器损伤的发生率低,但导致的后果往往极其严重。

(3) 慢性损伤多于急性损伤有研究显示,许多慢性的小损 伤是由于一次性急性损伤后处理不当,过早训练演变而成,大部分则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当,局部过劳,许多微细损伤逐渐积累而成 的过劳性损伤,如发生于肌腱止点部位的“末端病”、发生于关节软骨部位的髌骨软化症、发生于下肢的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等。

(4) 运动损伤常累及特定部位,如消防员通过障碍物易致大腿后部肌肉牵拉伤,投弹训练易致肱骨骨折,长跑训练易发生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等。

消防员如何保持良好的体能素质?

消防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良好的前臂、手部肌力和腰背肌力,如手持消防水枪持续作战、攀爬建筑物及背扶救援受灾人员等。良好的腿部力量是攀登楼梯和爬越障碍物所必须素质。在紧急出警时,要求消防员具有较好的速度耐力和短距冲刺能力。灵敏I生素质在消防员及时改变体位的消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关节柔韧性提高既有利于提高机体肌力和速度的发挥,又有利于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合理放松和肌肉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可以防止肌肉痉挛和肌肉酸痛。因此,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有效防止或减少职业性伤害的发生。此外,消防员的身体协调性、技术动作的敏捷程度等也影响能否顺利完成救援任务。

1、科学训练

结合季节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灵活地穿插配置训练课目,严格组织实施。新消防员的身体素质情况参差不齐,在统一训练时,训练前不能忽视准备活动,使身体各部位预热,活动开,能有效避免训练伤;在安排运动量时,要循序渐进,即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多,也可按组进行区分运动量的个体化训练;训练科目要科学搭配,不能单一重复;训练强度要合理调节,不能过大;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运动量,还应避免简单、随意和惩罚性训练。训练后要多做放松整理活动,可以解除肌肉痉挛,减轻训练后疲劳程度。

2、劳逸结合

在增加运动量训练后,要给消防员们充分休息和恢复体力的时间,防止过度疲劳使肢体受伤。训练中禁止突然加大跑、跳的量,也不要在硬地上过多地进行跑跳练习,可以减少对下肢损伤。要经常开展体能人体机能特点和体能训练防事故方面的知识教育,使消防人员牢固树立安全训练的意识。组训者要掌握消防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事故苗头征兆的出现,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消除和克服恐惧心理。并引导其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以防止体能训练事故的发生。

3、合理营养。

全面充足的饮食是保证消防队员训练质量的物质基础。消防员训练强度大、消耗多,如果丢失的营养不能及时补充,也是诱发疲劳性骨折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能体能训练中.要科学安排训练的负荷量,调理好训练强度、密度、时间的比例关系。既要适当进行大强度训练,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尤其要科学搭配训练内容和分配训练负荷的承受部位,每增加一次训练项目,必须调节负荷强度作用部位,防止身体患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负荷过度集中和超负荷,出现训练损伤。同时要重视消防人员进行体能训练后的胫骨恢复工作,要采取各种消除疲劳的手段,如按摩、蒸汽浴、体外反搏、针灸、理疗等,尤其是要多饮水,最好是补充含有电解质的低糖运动饮料。

4、提前排查

医疗人员要深人连队随访,控制带伤训练人数,发现训练中腿痛人员增多情况,一方面要及时建议降低训练强度或调整计划,另一方面要仔细检查,根据病情不同,分别进行停止训练或进一步确诊治疗的处理。

本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链接。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