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化学物品泄露处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7-01-10点击量:1410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泄漏的处置措施

一、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定义

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二、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

1.溢漏处理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有溢漏,应小心地收集起来,或使用惰性材料作为吸收剂将其吸收起来,然后在尽可能远的地方以大量的水冲洗残留物。严禁使用锯末、废棉纱等可燃材料作为吸收材料,以免发生氧化反应而着火。

2.着火处理

氧化剂着火或被卷入火中时,会放出氧而加剧火势,即使在惰性气体中,火仍然会自行延烧;无论是将货舱、容器、仓房封死,或是用蒸汽、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气体灭火都是无效的;如果用少量的水灭火,还会引起物品中过氧化物的剧烈反应。因此,应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淹浸的方法灭火,这是控制氧化剂火灾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有机过氧化物着火或被卷入火中时,可能导致爆炸。所以,应迅速将这些包件从火场中移开,人员应尽可能远离火场,并在有防护的位置用大量的水来灭火。

有毒品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

一、 有毒品的定义

有毒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二、有毒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

毒害物泄漏时应及时处置,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及疏散工作。因为绝大多数有机毒害物都是可燃物,且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有毒或极毒的气体,所以,做好毒害品着火时的应急灭火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液体毒害品着火,可根据液体的性质(有无水溶性和相对密度的大小)选用泡沫灭火,或用砂土、干粉、石粉等施救。

固体毒害品着火可用水或雾状水扑救。

无机毒害品中的氰、磷、砷或硒的化合物遇酸或水后能产生极毒的易燃气体氰化氢、磷化氢、硒化氢等,因此着火时,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剂,也不宜用水施救,可用干粉、石粉、砂土等进行扑救。

放射性物品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

一、放射性物品的定义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照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二、放射性物品的一般处置程序

当放射性物品的内容器受到破坏,使放射性物质可能扩散到外面,或剂量较大的放射性物品的外容器受到严重破坏时,必须立即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和卫生、科学技术管理部门协助处理,并在事故地点划区适当的安全区,悬挂警告牌,设置警戒线等。

当放射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扑救;灭火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并站在上风处,向包件上洒水,这样有助于防止辐射和屏蔽材料(如铅)的熔化,但注意不能使消防用水过多,以免造成大面积污染。

放射性物品沾染人体时,应迅速用肥皂水洗刷至少3次;灭火结束时要很好地淋浴冲洗,使用过的防护用品应在防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清洗。

腐蚀品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

一、腐蚀品的定义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二、腐蚀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

腐蚀品着火,一般可用雾状水或干砂、泡沫、干粉等扑救,不宜用高压水,以防酸液四溅,伤害扑救人员;

硫酸、卤化物、强碱等遇水发热、分解或遇水产生酸性烟雾的物品泄漏或着火时,不能用水施救,可用干砂、泡沫、干粉扑救或矿砂吸附。

灭火人员应注意防腐蚀、防毒气,应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穿橡胶雨衣和长筒胶鞋,戴防腐蚀手套等。灭火时人应站在上风处,发现中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并说明中毒物品的品名,以便医生救治。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