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如何处理?
大家在生活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造成创伤,这时我们该怎么办?不要慌,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创伤包扎处理的那些事。
创伤分类
01闭合性创伤:
多见于钝器伤、跌伤和撞伤,体表无伤口。受伤处肿胀、青紫,可伴有骨折及内脏损伤。
02开放性损伤:
见于锐器伤和其他严重创伤,体表有伤口,感染机会增加,失血较多。
03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素造成身体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04复合伤:
是由不同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
创伤现场救护四大技术
一、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
“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并且,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
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
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具体操作
加压包扎法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操作方法分为三步:
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
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指压动脉法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指压动脉法适用于手部、足部等四肢组织,但此法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只能短时间使用,不宜超过10分钟。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二、包扎:关节处缠人字形
包扎的主要目的在于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常用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布块或衣物代替。
无论使用什么材料进行包扎,必须注意松紧度。受伤肢体会不断肿胀,因此,每隔10分钟就应检查循环情况。血液循环不好时,局部皮肤会发白或发紫,并伴有局部刺痛或麻痹。自制绷带时可将布料撕成长条,包扎上肢时,绷带宽度以
具体操作
人字形包扎法
人字形包扎法更适用于肘部、膝部、足跟部等关节处伤口的止血包扎。
加压止血后,将肘部、膝关节做90度弯曲,绷带放在肘部、膝关节中央,先绕一圈固定敷料,再由内向外做人字形缠绕,每一圈遮盖前一圈的2/3,缠完3个“人”字后,最后缠绕一圈做固定。
三角巾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止血包扎的物品,固定骨折、抬高伤肢。自制三角巾时可将一块边长为
三角巾的常用方法是“大手挂”,步骤如下:
1、支起受伤前臂,手及手腕高于肘部,成80度角;
2、将三角巾全幅张开置于前臂和胸部之间,带尖伸展至肘部;
3、将上面的带尾从未受伤的肩部绕过颈后,将下面的带尾向上覆盖手和前臂,在锁骨上凹处打结。为减少摩擦,最好在打结处垫上软垫、毛巾等。
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最为简单,加压止血后,从放置敷料下方,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缠绕,每一圈应遮盖前一圈2/3,直至敷料被完全遮盖。此法适用于前臂、上臂、小腿等地方的伤口止血包扎。
三、固定:骨折位置先辨清
骨折是在意外事故中相当常见的外伤,一般分为闭合性和开性性骨折两种。
处理骨折的原则是固定并防止错位。人体不同部位的骨折具有不同体征,辨别体征,确定骨折部位,判断骨折类型后再急救十分重要。
伤筋动骨一百天,发生骨折后一定要注意休息,调养,这样才能早日的恢复健康。
常见骨折和处理方法
常见骨折
1 . 四肢骨折:
四肢骨折最为常见,处理方法是: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活动;如上肢受伤,应用绷带把伤肢固定于躯干;下肢受伤,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也可用绷带、夹板包扎固定;包扎后需要立刻检查伤肢末端的感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对于开放性骨折时,尽量别用水冲洗伤口,也不要上药;已裸露在外的骨折断端不要试图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纱布,适度包扎,等急救人员到场后处理。
2 . 颅骨骨折:
如果患者受伤后昏迷,应怀疑颅骨骨折,伤者除了伴有呕吐、抽搐外,还可能并发耳鼻处流血或血性液体(脑脊液)。颅骨骨折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头部稳定,可将头部稍微垫高,让伤者安静平躺。如果伤者一侧耳朵有液体流出,应把头侧向那一方,切勿塞住耳孔。
3 .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往往伴有颈椎错位,颈椎骨折者颈部疼痛,头部及四肢不能活动,张口困难。检查时,不可让伤者翻身,不能左右旋转头部,不要扶起伤者饮水或喂食,否则可能压迫脊髓。急救时应用颈托固定颈部,也可就地取材,将衣物等揉成两个团,填塞在伤者头颈两侧,使头颈部不能随便转动。特别注意的是,颈椎骨折处理不慎会有致命危险,如非不得已,千万别搬移伤者,要等医生前来施救。
4 .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可能是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单根骨折时症状较轻,伤者仅感觉胸痛,随呼吸而加重;多根骨折时,呼吸困难,常见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胸部反而塌陷。此时,伤者应缓慢、轻轻呼吸,减少呼吸时的胸部运动,以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四、搬运:伤重至少两人抬
搬运是创伤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在于带伤员脱离危险地带,减少痛苦和二次伤害。特别提醒的是,要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情况不明时,切忌轻举妄动。
搬运伤员有五大注意事项。
1.先急救,后搬动;
2.尽可能不摇动伤员身体;
3.随时观察呼吸、体温、出血、面色变化等情况,注意给患者保暖;
4.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善时,切忌随意搬动;
5.运送伤者最好乘坐救护车,途中必须保持平稳,不能颠簸。
具体操作
徒手搬运法
紧急情况下常用徒手搬运法。
→单人搬运适用于伤势较轻的伤员,背、抱或扶持;
→双人搬运,一人搬托双下肢,一人搬托腰部;
→三人搬运适用于疑有肋骨、腰椎骨折的伤者,一人托肩胛,一人托腰和臀,一人托两下肢,三人同时把伤员轻轻抬放到硬板担架上;
→ 多人搬运适宜颈椎、脊椎受伤患者,搬运原则是使伤者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头颈不能弯曲,伤者如躺在地上,应有专人跪在伤者头前,双手扶住伤者下颌,缓慢直线牵引,保持头颈部处于中立位。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