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点击量:1073

摘要:统计了20111月一201312月我国发生的569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物理表象、危险化学品类型、发生的环节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8月份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月份;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省份为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生产和运输环节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环节;在生产环节,1O00 120017001800是事故高发的时间段,其中爆炸是事故最多的类型,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及人为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对于运输环节,1O01200是事故的高发时段,泄漏是事故发生最多的类型。最后,基于统计结果提出进一步减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对策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由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性、形式多样性、危害严重性和处置艰巨性等显著特点。我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危险化学品事故不断发生,如2012228,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克尔化工厂硝酸胍车间发生爆炸,造成25人死亡,46人受伤;20131128,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这些事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展开系统研究,降低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多名学者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研究。赵来军 』、吴宗之_3 分别对我国20052008年和20062010年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闫利勇、沈小燕 分别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张莲芳等 对危险化学品储存事故进行了案例分析;杜红岩等 对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①事故发生的时间;②事故发生的地点;③事故的物理表象;④事故发生的环节及原因。现有大部分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其中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缺乏各个角度之间的综合和交叉分析。

2011年后,我国发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j。为研究新阶段下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本文综合考虑以上各个角度,基于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对201 11月一201312月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并提出进一步降低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对策建议。

1 按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11 事故年份分析

根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的事故信息,20112013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569起,累计死亡638人,受伤2283人。图1结合了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20062010年的事故信息 j,统计了2006年以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年事故数量。可以看出,2012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较往年有大幅的减少。这主要得益于我国201 1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且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等,使得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图1 2006—2013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

12 事故月份分析

从月份上看,每一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数量均有一定的波动性(2),但从整体上看,1月和2月发生事故数相对较少。图3显示了20112013年我国每个月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48月份是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月份。48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处于天气转暖时期和高温持续时期。天气转暖时容易使员工的精神注意不集中。持续高温会导致现场作业人员身体、心理状况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并且会对物料投放状态、生产反应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等造成较大影响,还会对容器管道等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2 20112013年各年每月事故数

3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月份分析

13 事故具体时段分析

从生产环节上看,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大多发生在白天和傍晚(4)。凌晨发生的事故数量较少,因为多数企业在凌晨仅保证装置平稳运行,很少进行装卸维修等生产作业。1O0012O01700180O是事故数量最多的时段,这也是工人即将下班的时间,容易因为疏忽而导致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发生。

从运输环节上来看1O01200是运输事故的多发时段(4)。与生产环节不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数量在凌晨100800时段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数量水平上。这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运输成本因素,多数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选择在这个时段进行运输。另外,凌晨时段容易引起驾驶员疲劳驾驶,加上天色黑暗,车祸等事故更容易发生。

2 按事故发生地点分析

基于20112013年各省危险化学品事故数,各个省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环节事故数,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数,死亡人数以及受伤人数,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m 。聚类结果及各省事故数量如表1所示。

1 201 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省份聚类结果

其中第一类五个省份危险化学品事故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32%和371%。这五个省份由于经济和地域的原因,石油和化工工业企业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十,江苏和山东企业数量更是超过了4000 。第二类包括13个省份,这些省份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伤亡人数相对第一类省份较少,除甘肃和新疆两个省份,其余省份2013GDP总额均超过了1万亿元,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第三类省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数量及伤亡人数最少,这是由于经济欠发达或地域原因造成的。

4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具体时段分析

3 按事故的物理表象分析

从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上看,爆炸、泄漏、火灾占了所有事故的944%。其中泄漏是事故数量最多的类型。爆炸事故数量仅次于泄漏事故,但是爆炸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类型(2)。这是由于爆炸产生的破坏力强于其他事故类型,并且爆炸事故具有瞬时l生,发生后人员往往没有时间撤离。

2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在生产环节中,爆炸是事故的主要类型,事故数量占生产环节事故的40 ,这是因为在生产环节中存在大量的压力容器,事故发生后更容易发生物理爆炸;在运输环节中,泄漏是事故的主要类型,占所有运输事故的67 。参见图5和图6

5 生产环节事故百分比

6 运输环节事故百分比

4 按事故环节及原因分析

危险化学品事故按环节分类可分为六大环节:分别为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 。各环节发生事故数及死亡人数如图7所示。

7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环节分析

20112013年我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的事故数量最多,其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61%和843%。这是由于生产环节与运输环节是危险化学品行业相对重要的两个环节,石油和化工行业多数半成品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广泛存在于生产和运输环节。另外生产环节涉及操作较多,作业复杂程度远大于其它环节,这使得生产环节的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均大于其它环节。

41 危险化学品事故生产环节及原因分析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共240起,占总事故数量的423 ,是事故发生最多的环节。240起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共造成303人死亡,1450人受伤。由于危险化学品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大多出现在生产环节,并且生产环节相对其他环节操作较多,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生产环节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概率最大。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中,有110起事故原因并没有对外公布,已公布事故原因的事故由130起。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共计73起,其中有机械、物质、环境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分别为4l起、22起和10起。由机械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中,设备老化和设计问题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人为引发的事故占57起,主要因素为违规操作、操作失误、违法生产。

42 危险化学品事故运输环节分析

20112013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193起,死亡235人。其中,公路运输事故156起,管道事故34起,铁路事故2起,船舶事故1起。

下面单独对公路运输事故进行分析。公路运输事故根据车辆状态分为行驶事故和非行驶事故,行驶事故又分为交通事故和非交通事故 J。各类公路事故数量及死伤人数见表3

3 公路交通事故数量及死伤人数

近三年来,我国每起危险化学品公路交通事故平均造成09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在这些交通事故中,追尾事故43起,侧翻事故38起,撞车事故10起,其他事故20起,追尾和侧翻是危险化学品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31起非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罐车罐体泄漏或安全阀故障导致。14起非行驶事故中,3起事故发生在维修时,2起事故发生在加油时,9起事故发生在装卸过程中。

34起管道事故中,有l7起事故是由于施工单位施工时对管道产生破坏所致,12起事故是由于管道自身老化或被腐蚀引起的。

43 危险化学品事故储存环节分析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储存环节共发生事故53起,共死亡19人。其中爆炸事故19起,泄漏事故18起,火灾事故16起。危险化学品储存环节事故的原因主要有:①设备老化。包括阀门老化或被腐蚀,管道老化产生泄漏等。② 环境原因。其中渗水事故4起,雷击事故2起。③违规操作。

44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销售、使用、废弃环节分析

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的销售、使用、废弃环节分别发生事故9起、46起、28起,是6大环节中事故数量和死伤人数较少的三个环节。事故数量以及死伤人数均不到总数的10%。

其中销售环节和废弃环节是事故相对较多的环节。9起销售环节的事故中,有7起发生在加油站或加气站,另外两起事故分别发生在化工原材料销售点和化工产品销售处。在46起使用环节事故中,有28起事故是由于液化气泄漏而导致的事故,占使用环节数量的608%,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操作失误,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违规使用造成的。28起废弃环节事故中,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违规堆放、废弃化学品容器老化和人工操作失误是危险化学品废弃环节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 对策建议

根据对我国在20111月~201312月期间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多发季节和多发时段的监查力度,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要加强对重点环节、重大事故、重点企业的监管。定期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整改或淘汰。

3)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资质水平审查,提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力度,严格把关,提升危险化学品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

4)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推广先进监控技术,严防危化品丢失、泄漏、污染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6 结论

1)20112013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570起,死亡758人,较往年事故数量有大幅下降。48月份是危险化学品多发月份。

2)根据事故数量和死伤人数,我国各省可分为4类。浙江、江苏、山东、四川、湖北5个省份是危险化学品事故高发省份,其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死伤人数相对较高。

3)在生产环节,1000120017001800是事故高发的时间段,其中爆炸是事故最多的类型,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4)在运输环节,0O010O0是事故的高发时段,泄漏是事故发生最多的类型。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