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演练】消防部队参加灾后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演练

发布时间:2017-11-02点击量:869

演练主题

一、科目设置:道路交通危化品事故救援、化工装置火灾事故

二、处置任务

1、人员救助

2、控制泄漏源

3、减少环境污染

三、评判要点

1、阵地部署

2、行动安全(安全准则、行为规范)

3、动态监测

道路交通危化品事故救援

一、场景设置

在一个开阔地或非主干道路处,一辆危险化学品槽车撞击路边护栏,导致一辆载客面包车、一辆大货车发生连环追尾事故,致使危险化学品车发生泄漏,危险化学品槽车驾驶室变形,司机被困且已昏迷;小面包车被危险化学品槽车和大货车挤夹在中间,内有数名被困人员无法逃脱,货车油箱意外发生破裂并起火,司机已成功逃脱。

二、任务:

1、人员救助

2、控制泄漏源

3、减少环境污染

三、参演车辆:

水罐车2辆、防化车1辆、抢险车1辆、洗消车1辆。

四、参演人员:

重型搜救队(1015人)、医疗人员若干。

五、操作程序:

(一)领受任务阶段:

参演队伍到场后,由指挥员向现场指挥部报告,现场指挥部指派导调人员带领参演队伍指挥员至作业现场,在现场指派救援任务。指挥员理解导调员意图后,返回营地。

(二)救援准备阶段:

指挥员回到营地后召集参演人员并清点人数,然后,应布置以下几项任务:

1)大致描述任务情况;

2)确定参演人员及数量;

3)按照作业需求,确定携带装备及数量。

出发前往作业现场前,指挥员还应做好以下检查工作:

1)参演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和个人给养准备情况;

2)携带装备的种类、数量及相应备件准备情况;

3)主要装备油、电、气等性能指标;

(三)救援行动阶段:

1、现场警戒:

综合目测泄漏量、仪器检测数据、化学危险品标示等多方面信息,开始划定警戒区和消防进入现场处置的进出通道。现场记录人员和安全员将对进出现场的消防员做好检查和登记工作。

2、破拆救生:

现场有人员呼救,指挥员立即组织救生小组先期进入。救生小组将根据现场情况,利用液压工具破拆车体,对被困者实施营救。

为避免被困者受到进一步的伤害,破拆操作前,救生小组将采取固定车辆、遮盖伤者,为伤者提供呼吸支持等多种方式。

与此同时,为了减少泄漏口对救援环境的影响,另一组消防员对泄漏口采取简单的回收和控制措施。

3、稀释降毒:

为了减少泄漏对于消防员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水幕环绕、水枪直射的方式,对现场进行稀释降毒操作。

4、堵漏排险:

被困人员顺利救出后,指挥员立即组织堵漏小组进入,根据泄漏口形状及泄漏量选择外封式堵漏袋作为堵漏装备,在水驱动排烟机的掩护下,对泄漏点实施堵漏。

5、输转回收:

堵漏作业完成后,堵漏小组将利用电动输转泵对地面残留的液体进行回收和输转工作。

6、场地洗消:

根据泄漏物质性质,消防员选择合适的洗消剂对场地及所使用的装备进行洗消。

7、人员洗消:

对于人员的洗消,我们采取三级洗消,即:第一级水枪和敌腐特灵洗消、第二级个人洗消架洗消、第三级公共洗消篷洗消。第一、二级洗消使用清水、第三级洗消可选用合适的洗消剂进行彻底洗消。

8、医疗救助:

对于现场营救出的危重伤员,要求医疗第一时间介入,现场的急救车辆设备完善,可以对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

(四)现场讲评阶段

参演队员集中,由指挥员清点人数后向导调员报告,进行现场讲评。

(五)装备整理阶段

参演队员完成操作后,应立即整理装备器材,区分性能良好和损坏装备,方便救援队其他任务使用。

化工装置火灾事故

一、场景设置:

化工厂因地震造成某一装置发生泄漏爆炸并引起火灾,有人被困。按照该灾害事故标准程序处置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所以,本次训练演示仅演示流程和基本处置动作,压缩了操作时间。

二、任务:

1、人员救助

2、控制泄漏源

3、减少环境污染

三、参演车辆:

水罐车2辆、防化车1辆、抢险车1辆、洗消车1辆。

四、参演人员:

重型搜救队(1015人)、医疗人员若干。

五、操作程序:

(一)单位自救

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事故单位首先启动化工装置的喷淋保护系统以及毗邻气罐、油罐的喷淋保护系统和固定水炮灭火冷却保护装置避免发生更大的灾害事故。

(二)救援行动阶段

1、侦检警戒:

消防员到达现场,使用气象仪掌握现场气候条件,选择上风方向作为处置起点。因场地条件限制,本次训练展示不考虑风向因素。根据现场检测的气候条件,消防员做好相应个人防护,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RDK快速反应系统,对现场进行不间断检测,同时,依据检测结果划定警戒区域,并在现场合适地点设立现场指挥部。

2、冷却灭火:

限于震后力量调派相对紧张,现场先利用移动水炮、举高消防车、对二楼、三楼、四楼进行火势打击和冷却,利用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车对地面流淌火实施灭火,以期抓住现场主要方面,控制火势蔓延。

3、紧急避险:

假设现场泄漏浓度不断加大,火势难以得到控制,指挥员、安全员经过仪器检测决定紧急避险。刺耳的警号声随即发出,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点。

4、强攻灭火:

现场发生二次爆炸,指挥员组织增援至现场的大功率水罐车车载炮,对二次发生爆炸的起火点,进行强攻灭火,并组织强攻小组着防火防化服至三楼近距离打击火势。

5、人员救生:

现场发现化工装置二楼有人员被困,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救生小组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携带救援装备进入装置二楼实施救援,为避免救援过程中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救生人员通过建立大绳斜下救援系统,利用多功能固定担架迅速将被困人员救至地面,并移交现场医疗救护队。

6、堵漏排险:

被困人员顺利救出后,指挥员立即组织堵漏小组进入,根据泄漏口形状及泄漏量选择外封式堵漏袋作为堵漏装备,同时,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对泄漏点实施堵漏。

7、全程监测:

为防止爆炸再次发生,现场各个方位均布置了监测点不间断实施监测,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点。

8、医疗救助:

对于现场营救出的危重伤员,要求医疗第一时间介入,现场的急救车辆设备完善,可以对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

(三)现场讲评阶段

参演队员集中,由指挥员清点人数后向导调员报告,进行现场讲评。

(四)装备整理阶段

参演队员完成操作后,应立即整理装备器材,区分性能良好和损坏装备,方便救援队其他任务使用。

评估阶段:

消防员到达现场,使用气象仪掌握现场气候条件,选择上风方向作为处置起点。因场地条件限制,本次训练展示不考虑风向因素。

根据现场检测的气候条件,消防员做好相应个人防护,使用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RDK快速反应系统,对现场的化学物质进行不间断检测,同时,依据检测结果划定现场的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