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购钢瓶应该注意的问题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用品,具有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且有爆炸危险,属于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选购时,除了要看价格的高低之外,还应从安全的角度注意几个问题。若买到了伪劣产品,就等于买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其危害难以防范。
1. 注意钢瓶制造厂的制造资格
早在1982年,国家就对制造单位实施了制造资格许可证制度。购瓶时,应首先查看钢瓶制造厂的售货单据或委托销售的授权证明。必要时再看一看钢瓶制造厂"制造许可证"的复印件。若各种证明一样也拿不出来,那千万不要买这种钢瓶。
2.注意钢瓶的质量证明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制造单位反映钢瓶质量的证明有三种,一是产品合格证,而是质量证明书,三是钢印标志。出厂时,每只钢瓶应带有一份产品合格证(原件),每批钢瓶(以最多500只为一批)均应有一分批量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3.注意钢瓶的外观质量
将准备购买的钢瓶外表看一遍,看看外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即:钢瓶表面质量应光滑,不得有裂纹、重皮、夹渣和深度超过
钢瓶的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和未熔合等缺陷,瓶体焊缝上不允许有咬边,瓶体对接焊缝余高为0
钢瓶颜色为银灰色,银灰色外套印红色仿宋体汉字"液化石油气",字高为60
依照上述的内容进行检查,若发现了有超标严重的钢瓶,不仅不要买,还应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举报,严防不合格的钢瓶流入使用环节。
二、注意钢瓶的放置
钢瓶应该如何放置,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简单中却有着深刻的道理。
1.放置要远离热源
液化石油气具有明显的热胀冷缩性质。如果把钢瓶放在暖气片旁边,或距煤炉较近,或靠近其他的热源,钢瓶受热后其瓶内的液态石油气会急剧膨胀,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破裂,引发事故。
2.不要在地下室中使用
因为液化石油气的比重比空气大,所以一旦泄漏,会积聚于地面。地下室的通风一般不好,漏气难以驱散,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旦遇有明火,就会发生爆燃或爆炸事故。
3.应便于操作
有的用户把钢瓶当作支撑物,把锅、菜板或其他物品放在钢瓶上,有的用户装修厨房时把放钢瓶的地方也装修起来,还有的用户把钢瓶放在桌子底下,外面再用东西 挡起来。这几种情况不仅直接妨碍了开关瓶阀,更主要的是不利于对漏气点部位进行检查,一旦发生瓶阀漏气、胶管裂纹等情况,用户难以发现,并容易在一定范围内积聚,遇明火发生危险。
4.必须直立放置
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钢瓶的上部为气体空间,由此流出的是气体。若钢瓶卧放,瓶口部分会浸在液面以下,打开瓶阀后,液态液化石油气就会直接以液体状态从瓶阀的喷嘴流出,并迅速气化膨胀,遇火就会产生爆炸,非常危险。
5.要保持钢瓶的干燥
不要让钢瓶经常处在潮湿的环境中,更不要让钢瓶经常接触水。有的用户灌装的液化石油气质量差,便经常把钢瓶放在水盆里用热水加温。这样势必使钢瓶受到腐蚀而降低强度,甚至会造成钢瓶蚀透穿孔。一旦出现了这样的损坏是很危险的,用户千万要注意。
三、胶管的正确使用
胶管像一根纽带,把液化石油气瓶与炉具连接起来,打开阀门,燃气就会源源不断的从胶管里输出。不要小看这
1.选用合格的胶管
选购时,要看看胶管的颜色是否纯正,厚度和内径是否均匀一致,是否有孔眼或伤痕。千万不要买用再生材料制成的产品。劣质胶管外观粗糙,手感发硬,弹性差,价格也低。
2.接口的松紧要适度
若安装新胶管有困难,用热水烫一下,趁胶管端部烫热变软时进行套接。套好后,可用手扯一下,若稍加用力就可扯下,可用铁丝或卡子绑扎加固。绑扎时不要用钳子拼命绞拧,防止胶管表面出现较深的凹痕而减少使用寿命。
3.胶管的长短要适度
太长无益,易出现绞拧、缠绕、挤压、摩擦等情况。太短不可,太短时钢瓶离灶具太近,易使钢瓶受到灶具的烘烤而内压增大。胶管长度一般以
4.应放在便于检查的地方
胶管接好后应自然松垂,不能用其他物品遮挡起来。尽量避免不要穿墙由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受地方限制非要穿墙而过时,要把通过墙壁的孔开得稍大些,保持胶管活动自如。还可先用一段钢管固定于墙孔内,让胶管由钢管内通过,防止胶管受挤压而损坏。
5.经常检查胶管的严密性
胶管漏气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注意检查。胶管的两个接口应作为检查的重点,特别是用铁丝或卡子绑扎着的接口,勒出的凹痕处是产生开裂的薄弱点。如发现接口处已产生裂纹缺陷,一般情况下可将破损处剪掉,重新装好即可。若发现缺陷不是在接口处,说明胶带很可能已老化,这时就要更换新的。千万不要凑合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四、钢瓶不可超量充装
对于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最大充装量,钢瓶的设计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以我们家庭通常使用的YSP-15型钢瓶为例,企业化石油气的充装量应不超过
还有一个事故:某充装站的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在一次开机灌气时,门卫喊她去接家中打来的电话,接完电话后一称重,发现已超过额定充装量
在液化石油气的事故中,引超量充装而引起的为数不少。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以下几点大家应予以注意:
1.自动灌装秤是为防止超装而生产的专用设备,各充装站应认真执行有关的安全技术法规,配齐自动灌装秤,让灌装秤起到防止超装的作用。
2.充装站应定期对秤量器具进行校验,确保秤量准确无误。
3.充装站的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操作规程。灌装中要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复秤等项工作。出现差错时要及时纠正,绝不能让超装的钢瓶流入使用环节。
4.用户应到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充装站充装。要注意,即使和充装站的人员熟悉,也不要贪图便宜而要求超量充装。
五、千万不能乱倒残液
许多用户会发现,液化石油气用到最后,特别是在冬天,瓶内仍有一些液态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残液。
"残液"是个相对的说法,它仍然是主要成分为戌烷和异丁烷的液化石油气,只是在钢瓶内因压力较高而不能气化。但当压力降至大气压力时,就会很快气化挥发。其挥发性比汽油还要强,挥发的速度也相当快,且易燃,遇到火星就会发生火险。
钢瓶内有了残液,用户不仅觉得搬运困难,还认为带着残液去充气,会减少钢瓶的实际充装量。所以自行倒掉,而倒掉时又不注意周围的情况,结果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在某市区内,有一用户把残液倒入街道旁的地沟内。一位随后走来的吸烟者随着"嘣"的一声响而被掀倒在地,跨部摔成严重骨折,几
有一用户住在宿舍楼的三层,图省事从楼上的下水道中往下倒残液。住一楼的一个男孩将玻璃球掉在了下水道里,便拿了打火机来找。就在打着火的一瞬间,大火随即而起,孩子被烧伤。
在麦场边倒残液致使麦垛起火,往厕所里倒残液烧伤人体……因乱倒残液发生的事故举不胜举。
残液不能乱倒,正确的做法有两点,一是购买液化石油气时,选择气源质量好的充装站去灌气。这样可从源头上减少残液产生的数量。二是钢瓶里积存了较多残液后,让充装站统一回收或处理。若是充装站不能统一回收残液,那这个站是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要求的。
六、自觉进行钢瓶的定期检验
为了确保钢瓶的安全使用,国家对钢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具体的方法是,按照规定的年限,将钢瓶送气瓶检验站检查,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钢瓶进行外观检验、壁厚测定、耐压试验、除锈喷气等处理,对钢瓶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确定钢瓶可否继续使用。
国家标准规定,在用的YSP-0.5 型、YSP-2.0型、YSP-5.0型、YSP-10型、YSP-15型钢瓶,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检验周期均为4年,第四次检验有效期为3年;对在用的YSP-50型钢瓶,每3年检验一次。
实践证明,钢瓶的定期检验具有以下作用:
1.能从对提高安全使用钢瓶的重视程度。能认识到,钢瓶不同于一般的日用品,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若产生了缺陷,又未及时发现,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早查严防。
2.可以防止有事故隐患的钢瓶继续使用。通过定期检验可把有缺陷的钢瓶查出来,及时予以报废。
3.可以对送检钢瓶进行保护性处理。通过检验,可以检验钢瓶的角阀,及时更换密封圈和其他易损的部件。还可通过对瓶体外部除锈和重新喷漆,延长钢瓶的使用寿命。
部分用户因嫌麻烦不愿意送检,或是拖期检验,总认为不会出事。这种想法要不得。钢瓶的定期检验虽然既花钱又费事,却防止了事故,换回了安全。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