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防总消息,超强厄尔尼诺影响眼下仍在持续,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发展,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确定性十分明显,2016年8月份,全国正处于防汛最关键时期。
防汛防的是洪水灾害,在中国,洪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列居第一位。洪水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中国公路网络里程长,水灾造成公路运输中断的影响遍及全国城乡各个角落。随着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水毁公路里程也成倍增加,中国所有山区公路都不同程度受山洪、泥石流的危害,西部10余条国家干线,频繁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川藏公路沿线大型泥石流沟就有157条,每年全线通车时间不足半年。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中国600多座城市中,90%有防洪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大量人口从内地涌向沿海沿江城市,城市面积迅速扩张,新扩张的城区往往是洪水风险较高而防洪能力较低的区域。由于城市资产密度高,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系统的依赖增大,一旦遭受洪水袭击,损失更为严重。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城市与工业的水灾损失已经占到水灾总损失的60%以上。
二、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洪水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破坏。这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暴雨山洪是主要的自然因素。至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土壤流失量约50亿t,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湖、水库中,同时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水土流失危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山丘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给国土整治、江河治理以及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带来困难。
2、对耕地的破坏。洪水灾害对耕地的破坏,主要是水冲沙压、破坏农田。如1963年海河大水,水冲沙压造成失去耕作条件的农田达13万余hm2。黄河决口泛滥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每次黄河泛滥决口都使大量泥沙覆盖延河两岸富饶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被毁。
3、对河流水系的破坏。中国河流普遍多沙,洪水决口泛滥致使泥沙淤塞,对河道功能的破坏极其严重,尤其是黄河泛滥改道,对水系的破坏范围极广,影响深远。
4、对水环境的污染。洪水泛滥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造成病菌蔓延和有毒物质扩散,直接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那么,在遭遇洪灾水灾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逃生?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满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不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及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福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较多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6.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产随水漂流掉。
掌握逃生自救本领
1.沿河居住或洪水多发区内的居民,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洪水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领。
2.汛期,多听多看天气预报,留心、注意险情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3.要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设定紧急情况下躲险避险的安全路线和地点。
4.一旦发现情况危急,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转移到安全处。
5.防汛主管部门统一调度时,要服从指令,不得擅自个人行动。
6.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7.被洪水围困时,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遇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框架结构的住宅楼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如遭遇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岸边、干坎或木、土结构的住房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情况危急时,可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掌握水灾互救及灾后卫生防疫知识
(1)如何救助被溺者?
一是不会水的人或不懂救护知识的人千万不可下水救人,这样不仅救不了落水者,救人者也可能会发生危险。二是救助时要设法在固定处,可以向被溺者抛救生圈、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杆、树枝抛过去。三是拖动被溺者时,应蹲或趴在岸上或船上,以免被拽进水里。四是溺水者被救出水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一是通畅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2)安全正确的水中救人方法是什么?
一是需要下水时,应脱掉鞋、衣裤,无阻力地下水,并从背面侧面接近落水者,以侧、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处。二是在流动的河水里,应该朝下游一点的地方游,因为落水者本身也在往下漂。三是万一被落水者抱住,不要慌张,先将被救者手脱掉,再从后面救助,用左手伸过其左臂腋窝抓住右手,或从后面抓住头部,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到安全处。
(3)落水者如何配合救助者?
一是被救者要镇静,双手划动,注意救助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迅速靠上去。二是当救助者游到自己的身边时,不要乱打水,蹬水,应配合救助者,仰卧水面,由救助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三是不要随意呼喊、招手,要注意保存体力。
(4)在水中抽筋怎么办?
一是在水中抽筋时不要惊慌,要仰浮在水面,拉伸抽筋的肌肉,舒缓后再改用别的泳姿游回岸边。二是如果脚部抽筋,抓住脚趾用力向胫骨方向扳动,并不停地按压脚后跟。三是如果大腿抽筋,弯曲膝盖向前拉伸大腿。四是当曲伸无效时,应用手使劲按摩,并采取拽、掰的方法使其恢复。五是抽筋停下来后,要用手指揉动,直到僵硬消失为止。
(5)如何做人工呼吸?
一是先让窒息者躺下,把头斜过去,扳开下颌;接着,用手捏住窒息者的鼻孔,张大嘴,深呼吸,与窒息者嘴紧贴,吹气到肺部,看看胸是不是有起伏。二是没有效果时,继续向后扳头,不断重复,成人每分钟10次,儿童20次。三是做人工呼吸时若无法打开嘴,应试着自鼻子吹气。
(6)水灾后如何注意饮水卫生?
一是要先将饮用水源处的杂草、淤泥及垃圾清除,安置专人看管,并尽可能用水管将水接至住所,以防止水源污染。二是饮用地表水时应沉淀消毒或煮沸后才能饮用。在
(7)被水淹的水井如何消毒?
一是要先将水井淘干,清除淤泥。二是待水井渗出的清水达到正常水位后,每立方米水投放含氯25℅的漂白粉150~200克,浸泡12~24小时后,再将水淘干。三是待自然渗水达到正常水位后,再按每立方米10~20克的比例投放漂白粉,即可饮用。
(8)水灾时怎样注意饮食卫生?
一是被水浸泡、腌渍及霉变、酸溲的食品及粮食不能食用,不洁粮食制作的食物也不能食用。二是被洪水淹毙的牲畜及家禽不能食用,水中死亡的鱼虾贝类大多是中毒死亡的,也不能食用。三是采取药物喷洒等方法消灭虫蝇老鼠,制作防蝇罩,防止污染食品。
(9)水灾时怎样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管理,要及时清理临时住所的生活垃圾,做好粪便处理,对周围环境喷洒石灰水或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二是要搞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换衣,及时晾晒被褥,加强临时住所的通风换气。三是当有疾病时,及时就诊治疗,并适当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人群密集时互相传染。
(10)水灾中应预防哪几种主要疾病?
腹泻、呼吸系统感染、疥疮等是水灾中必须预防的主要疾病。
(11)水灾后怎样清理农村居住环境?
一是重建村容村貌,整修道路,填平坑洼。二是翻盆倒罐,疏通沟渠,排除积水。三是清理垃圾,清除臭味,净化环境。四是清除沉积淤泥,将淤泥还田或补坑添凹。五是清理修复公共厕所、粪便处理点及牲畜饲养场等,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本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