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16-07-25点击量:1402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

大型群众性活动具有规模大、临时性和协调难等特点。

(一)规模大

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大量的人群,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熟悉所在场地环境的安全情况,不了解活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临时性

为了满足活动的需求,经常会有一些临时搭建物或新增的设备设施,包括搭建临时舞台、主席台、看台等。这些新增的搭建物和设备设施,大多没有经过试运行的安全检验,使得活动举办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安全状态。为了举办大型活动效果的需要,往往需要临时拉接电源线,包括照明线、广播扩音设备电源线等。

(三)协调难

由于举办大型社会活动涉及的单位多、部门多,协调和沟通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盲点和死角。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火灾因素

大型群众性活动存在的诸多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除人为破坏和恐怖袭击外,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电气引起火灾

在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内,用电设施比较多,临时拉电更多,引发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就相应增大。

(二)明火管理不善引起火灾

在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如庙会、展销会、招聘会等场所,往往会设有临时餐厅、小吃摊位等,随之就必然出现厨房用火,甚至出现液化气钢瓶作燃料和卡式炉等等之类的烹调明火。对这些明火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很有可能引发火灾。

(三)吸烟不慎引起火灾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人员众多、繁杂,吸烟者难以禁绝。有的在活动场所抽烟,有的吸烟者将未熄灭的烟蒂扔在废纸篓里,凡此种种,极易引起火灾。

(四)放烟花引起火灾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往往会燃放烟花爆竹,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又是活动特别是节庆活动热闹造势的需要。但燃放烟花爆竹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这方面的案例不胜枚举。

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工作实施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分前期筹备、集中审批和现场保卫三个阶段,其消放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巡查、防火检查以及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内容。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的实施

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的时间要求,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前期筹备阶段

依法办理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各类许可事项,对活动场所、场地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特别是要对活动场所和场地是否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等情况进行调研。同场地场地的产权单位签订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划分在内的相关协议。承办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活动举办场所(场地)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活动场所、场地消防安全状况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的,应要求场所、场地产权单位进行相关的整改,要求其提供的场所、场地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不应使用未经消防验收的场所、场地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1.编制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工作方案。

2.室内场所主要检查活动场所固定消防设施及其运行情况、消防安全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情况;

3.室外场所了解消防设施的配置情况及消防安全通道预留情况;

4.设计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舞台等为活动搭建的临时设施。

(二)集中审批阶段

1.领导小组对各项消防安全工作方案以及各小组的组成人员进行全面复核,确保工作方案贴合现场保卫工作实际、各职能小组结构合理,形成最强的战斗集体;

2.对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审定,确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合理有效;

3.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实施实战演练,及时调整预案,确保预案更切合实际。

4.对活动搭建的临时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

5.在活动举办前,对活动所需的用电线路进行全电力负荷测试,确保用电安全。

(三)现场保卫阶段

根据先期制定的预案,现场保卫主要分为活动现场保卫和外围流动保卫两个方面,其中现场保卫包括现场防火监督保卫和现场灭火保卫两种。

现场防火巡查组主要在活动举行现场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火灾隐患,协调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要按照预案要求确定现场保卫人员数量、工作中心点和巡逻范围。现场灭火保卫人员主要在舞台、大功率电器使用点和消火栓等水源供给点等容易产生火灾的重大危险源和消防专用设施点进行定点守护,用随身携带的灭火装备和固定灭火设施及时、快速将发现的火灾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外围流动保卫人员主要是在活动举办期间对活动举办地主要通道、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流动巡逻,及时发现、消灭初期火灾,并做好活动举办场所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活动举办安全。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放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巡查、防火检查以及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内容。

(一)防火巡查

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组织具有专业消防知识和技能的巡查人员在活动举办前2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全程开展防火巡查;活动结束时应当对活动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二)防火检查

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在活动前12小时内进行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1.公安消防机构所提意见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5.用电设备运行情况;

6.重点操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9.防火巡查情况;

10.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1.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活动举办前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