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实战中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25点击量:2218

摘要:针对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实战中存在问题,列举、分析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影响因素的具体对策和贴近实战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各个城市大量涌现,伴随而来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也逐渐增大,在其灭火救援中,举高消防车的出现和应用显得格外重要,但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受限因素也逐渐凸显出来。为更好地发挥举高消防车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和登高救援的作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法律法规、建筑防火设计、举高消防车性能、扑救火灾、应急救援等多角度出发,分析影响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合理的建议。

1 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影响因素及分析

依维柯32米举高喷射消防车

一些高层建筑在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出现了举高消防车进不去、靠不近、展不开等问题,致使举高消防车无法实施灭火救援工作。这主要是,举高消防车的发展目前日趋“高、大、重”,导致举高消防车受到外界环境、建筑消防登高面、展开场地、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救援方式等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11 登高救援场地受限

登高救援场地是指高层建筑外围合理规划出的一块或多块可供举高消防车停靠、施展、作业的场地。实际的高层建筑救援工作中,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操作场地决定着登高救援的有效实施和实施进度。就目前国内举高消防车而言,其长×宽在15 m×8 m左右,结构外形日趋于大型化,很难满足:5 m<现场作业时距离建筑外墙<10 m的要求。诸多案例显示,高层建筑的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的设置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消防部队登高救援成败的关键因素。此外,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作业地面通常有地下水、煤气、电缆管线,需要考虑水泥盖板结构是否能够满足举高消防车的登高救援承重量,且地面需平整无坡度。

12 消防车道宽度不足且转弯半径过小

举高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举高消防车回转时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周曲线行进轨迹的半径。一般,国内轻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均>7 m,国内中型消防车转弯半径>9 m,国内重型系列消防车转弯半径>12 m。根据国内现行各种消防车辆外形尺寸、生产规格,目前,举高消防车的一般长度在13 m左右,相关规范规定的4 m宽的消防车道在转角处很难保证举高消防车的顺利通行,进而对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一些特殊高层建筑周围的举高消防车回车空间并不充足,也会不同程度影响登高救援工作。

13 伸展高度成为登高救援的瓶颈

举高消防车的登高救援高度是其登高云梯在升高到最大高度时,载人平台底板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在实际的登高救援中,因为救援现场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载人平台上消防员人身安全等限制,举高消防车的云梯无法上升到最大的高度,因此举高消防车的最大救援高度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前世界举高消防车最高登高救援高度仅为101 m,更高救援高度是举高消防车无法触及。例如阿联酋“迪拜塔”共建162层,高828 m;上海市环球金融大厦共建104(含地下3),高492 m;台北市101大厦共建106(含地下5),高480 m,而举高消防车伸展得越高,承受的风荷载量越大,风力大小会伴随海拔高低正比例增长,使救援平台摇摆幅度过大,无法展开救援工作。此外,登高越高的举高消防车造价高,使得举高消防车由于昂贵的维修、保养、燃油费用,其使用频率并不高。

14 举高消防车性能与实战脱节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关注度持续加大,为各地消防部队配备的举高消防车的高度也不断增高,但购置的举高消防车的数量、质量和登高高度并不能代表消防部队的战斗力成正比例提升,甚至在一些时候,盲目将举高消防车的登高高度、配备数量、国外进口等指标作为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平台,往往忽视了实战价值和应用性能。而生厂商为了满足市场,将发展方向瞄准生产出更高、更大的举高消防车,使举高消防车的出动速度、行驶速度、现场展开等环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不能满足消防部队在救援任务中要求的快速反应、快速调派力量。

15 高层建筑楼体设计与举高消防车需要不符

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为迎合现代建筑设计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在注重高层建筑外观的情况下往往忽视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安全展开需求。高层建筑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广告牌,甚至将高层建筑主体设计成为如山型、凹型等特殊形状,极不利于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安全展开需求。举高消防车一般自身重达50 t左右,即便是分担在4个支撑点上,对地面造成的压强也足够大,这就需要登高救援场地的地面承载力足够大。而一些城市综合体建筑,周围布满各种地下设施,覆盖在其上的水泥板若不进行进一步加固处理,很难满足举高消防车登高作业要求。

2 改善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现状的对策

从当前的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工作若要得到改善,提升登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应完善相关的标准、规定,增加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操作现场的要求,具体对策如下。

21 消防车转弯半径设计

在实际的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过程中,举高消防车的转弯半径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为保证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顺利开展,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消防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合理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高层建筑消防车道和举高消防车转弯半径应根据实际测试情况进行设定。

22 高层建筑外墙设置

高层建筑沿登高面方向的的外墙设置,应综合考虑影响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多个因素,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应选择能实现最快疏散方案的建筑结构,充分考虑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效率最大化。可将高层建筑外立面设置一处直通高层建筑内部的疏散楼梯问,将高层建筑外立面与高层建筑登高面进行综合考虑,不宜在高层建筑登高面处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巨型广告牌等影响登高救援的遮挡物,并且在适当位置和距离处设置满足消防队员通过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门、窗、孔洞,高层建筑应急避难层的高度需满足举高消防车登高平台的作业高度,以便及时救援。

23 全面考虑登高救援的场地环境因素

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现场琢境包含多个因素,而登高面只是其中一项。在举高消防车进行登高救援作业时,应充分地、综合地考虑场地环境。例如登高救援有利位置、场地瞬时风速风向、地面坡度、空间障碍物、消火栓的合理位置、水泵、水带及接合器铺设线路等因素,避免协同作战的消防车与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发生冲突。同时,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场地要有明确的指示标志,指出举高消防车支撑点应避开的如管线、地下室、电缆等重要部位。

24 立足实战优化效能

举高消防车的登高救援的训战模式必须从实战出发,提升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综合能力,针对举高消防车的性能,在不同环境下开展应急救援、高空供水、器材输送、协同作战等实战环节,深入研究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技术、战术,规范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作战程序,发挥举高消防车的最大效能。

25 提高举高消防车操作人员素质

举高消防车的操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举高消防车在登高救援的制胜作用,举高消防车的接车验收和人员培训是其中的关键。因此,应加强举高消防车的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对消防官兵进行专项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制定举高消防车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普及举高消防车使用、维护常识,培养操作举高消防车的高精尖人才,加强举高消防车常态化培训,并定期对全体作战官兵考查举高消防车的相关理论知识。

26 加强举高消防车维护

举高消防车需要通过全面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和耐用性,制定举高消防车日常维护守则,定期邀请专家对举高消防车进行保养,定期检查车内各个系统是否完好、检查车内主要配件、检查油箱油量状态,严格执行举高消防车车辆维护保养规程,落实监督考察的常态化机制。

3 结束语

举高消防车是消防部队处置各类急难险重任务的制胜武器,国内消防部队现已装备了大量举高消防车,但各地在举高消防车的使用系统化和标准化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操作现场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改善高层建筑的设计,科学合理配置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的装备,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培养造就举高消防车的专业人才,坚持从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工作的实际出发,为举高消防车登高救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