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应急救援装备是应急救援的有力武器与重要保障,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在应急救援装备产品和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在以现有工程机械为基型改造、特殊险情专用设备以及救援专属领域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一:
升降救生舱
针对矿难救援,三一凭借参与智利矿难救援的经验,对矿山救援设备进行了创新,自主研制出SYLRC-
詹阳动力重工:
加强型液压挖掘机
詹阳动力重工新近推出JY633- J 加强型液压挖掘机,针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中,挖掘机需在各种恶劣工况下进行连续性抢险救灾等高强度作业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特殊设计、制造。采用了低温冷启动和生命支持系统技术,可在各种极端气候和高原缺氧环境下作业。驾驶室采用了防落物和防翻滚设计,可有效保证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整机结构件采用加强、加固型设计,动力匹配强劲,作业时间长;配备的快速连接器,可快速更换液压破碎锤、液压剪、液压夯等不同的作业装置,增强挖掘机的快速适应能力,应对各种恶劣工况。创新的主、副燃油箱电控加油系统,可使装备实现20 h 连续不间断作业,比普通挖掘机延长10 h,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抢险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该机还配备了先进的遥控照明系统、锹镐固定装置、跨接电缆、净水壶、电动加油泵等实用性配置。该产品已被列入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和武警救援装备。
惊天液压:
多功能拆除机器人
惊天液压于日前推出第3 代GTRC15 型多功能遥控拆除机器人。该机器人集仿生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冲击振动技术于一体,可以在易燃、易爆、易坍塌的危险区域中灵活地进行全方位、远距离控制的破碎、拆除作业。
GTRC15 型多功能遥控拆除机器人以日本产KUBOTA/YANMAR 柴油发动机为动力,并采用负载敏感压力补偿控制系统,选用进口负载敏感变量泵和负载敏感阀,使主泵的输出流量自动与执行元件负载的变化相适应,减小了过剩压力和过剩流量,降低溢流损失。在工作装置的液压缸中安装了美国MTS非接触磁致位移传感器,回转机构及行走机构安装有德国GEMAC 编码器,并配置了可扩展的工业计算机,所有传感器数据可搜集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自动避障、破拆目标的选择与定位。同时,该机器人采用CAN 总线通信模式,利用红外线遥控技术、蓝牙通信技术建立机器人的整个通信系统,并且还建立了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对复杂环境可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中联重科:
多功能除雪车
中联重科的除雪应急产品和技术日臻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能够满足各种环境情况下的除冰雪要求。
中联重科25 t 级ZLJ5250TCXZE3/4 型多功能除雪车,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功率除冰除雪车,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以绿色除雪为主,机械除雪为辅,可根据不同的冰雪情况,选用不同的配置,用最经济的办法,达到最优的效果。该设备在产品设计上有3 项创新突破,一是速度的突破,由原来不到
山河智能:
混合动力型可移动救生舱
山河智能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无源设计混合动力型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并于2012 年4 月20 日通过了国家安标中心长沙机电检测中心检测专家的技术检验。该救生舱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体积小,容积大,是国内目前外形尺寸最小的10 人救生舱,能够维持舱内人员生存不低于106 h。在动力设计上,该救生舱为无源设计,不需使用电力,而是采用压缩空气及手摇驱动,这样便节省了舱内布置蓄电池所占的大量空间,避免了蓄电池可能引发爆炸的隐患;在制冷上,该救生舱采用安全可靠的蓄冰制冷技术,相比CO2 制冷方法,不会泄漏CO2,影响环保或阻碍舱内人员的逃脱以及外部人员的救援,且维护成本低,难度小。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