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而言,消防装备指配备在部队中,官兵借以日意训练,或通过现场的科学运用完成灭火救援的一切硬件设备。消防装备的配备情况、维护和管理水平、日常训练和现场运用,都决定着采用的战术方式和战术效果,是影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1国内外消防装备概况
国外消防装备起步较早,执行标准主要有欧式租羡式两种。兼顾了环保、人本、地理、气候等因素,如空气呼吸器面罩的脸型等突出当地人的身体特征;德国的登高车考虑当地的建筑特征和安全因素。最大高度多在
RHZKF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我国的装备建设和配备主要参照国外,彰显各地特色。近些年来,相继配备了核生化车、模块化器材车等特种车辆,目前已配备近30类近2万辆消防车,涉及防护、侦检等11个系列的器材。但我国消防车车辆装备的配备和运用水平仍不能适应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职能,存在一味追求高度最高、扬程最大、载水量最大、流量最大等现象,未形成梯次配置;无专用底盘,多利用商用底盘改装而成;有的追求短期效应,忽略安全因素,曾发生过举高车大臂断裂和脉冲水枪爆裂的事故。
喷雾脉冲多用途水枪
2国内消防装备存在的问题
我国消防装备在配备、管理和运用等各个环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有:
(1)车辆器材配置不合理。性能不高的主战车所占比重大,特种车辆配备数量偏低,不少地方仍以东风140、解放等性能不高、功能单一的消防车作为主战车。车辆配备没有考虑科学编成,导致诸多问题,如登高车出动后,供水车辆不能配套出动;移动供气源、手抬泵、救生气垫等装备,在车上放置不便.影响取用;等离子切割弧等装备配备后,存在闲置的现象;同一中队配备的空气呼吸器类型和厂家不一,使得背托、钢瓶和面罩不能通用。
(2)部分器材装备质量不过关。如有的消防车压力小、射程近;有的空气呼吸器面罩的带子不牢,面罩视窗螺丝固定处易开裂。警报器误报;抢险救援靴不具备防砸、防刺穿功能,易导致消防员脚部受伤;抢险救援服不透气;头盔长时间使用压迫头部血管等。
抢险救援服
(3)消防装备的设计不够实战化。如部分消防车发动机与水泵功率不匹配,消防车的水泵功能未充分发挥;灭火防护服冬夏不分,防水性能不高、不合体;安全腰带穿戴不便、跑动时易滑落;战斗靴不合脚,’不防滑,靴面及靴筒材质过硬、活动不便等。
(4)管理体系不够科学。造成官兵对装备的了解不足,相同装备的名称不一;器材缺损后,不能及时以旧换新;管理的责任心不强,流失现象严重;训练和执勤器材不分;缺乏全国统一的消防装备验收规范,验收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标准不够统一,油箱规格多样、操作面板仪表标志不同等问题。
(5)进口设备的后续服务跟不上。进口的消防装备,国内缺少一定的维修点和维修人员,售后服务难以同步,耗时长、费用高,尤其是代理商更改或执勤车的上装和底盘分属不同公司时,维修的难度更大。
(6)人员和装备的结合不够。许多消防装备是智能化、一体化、综合化的高科技装备,少数官兵的接受能力不够,加上现场紧急状态下心理素质不高,容易操作失误或违反规程。对进口装备不敢大胆训练,影响现场装备的功能发挥。对装备一知半解,如多数单位对登高车的认识多停留在举高功能,举高车大臂下倾15。下垂救人的功效未能发挥。
3如何发挥现有装备的作用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消防装备还需改进和优化。
3.1从最小投入和最大社会效益的角度加以配备
(1)根据各地差异进行配备。我国幅员辽阔,装备生产与配备要考虑当地温度、水源等因素;要结合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步配备,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照标准、科学配套,防止所配器材不成体系,无法发挥整体效应;要把握适度超标配备的原则,如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基本配备车辆中,在主要救援车辆的技术性能上,对水罐消防车出水性能的泵出口压力,考虑到高层供水能力的需要,要优先考虑1.8 MPa的泵。
(2)综合考虑各地特点,规划性地配备。应立足城市特点,根据各地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灭火救援实战需求,析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和消防基础设施现状,结合人口等相关因素,在对装备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性配备。如杭州的建德作为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又是化工企业集中区,要优先配置抗洪装备和化工事故处置装备。另外,考虑到泵浦消防车不能水、维修不便,而泡沫消防车既可出水又可出泡沫的实际,应按泡沫车、水罐车、泵浦车的顺序配备。对一些高架林立、交通拥堵的城市来说,为缓解车多路堵的现状,可针对性地选择配备一些消防摩托。对一些处于特殊灾害威胁的地区,比如核电站附近的区域,要吸取日本核泄漏处置的经验教训,规划性地配备核生化车、核放射性侦检仪、防化防核服、机械操作手、远程遥控操作装备、碘片、沸石等。
(3)立足我国站少人缺的现状平衡配备。我国目前共有约3 570个消防站,15万余消防员,以2011年4月底全国人口13.7亿计,消防站总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0.13:50 000(发达国家为1:50 000),消防人员占全国人口数的比例为万分之1.09,达不到国际惯例万分之四的标准(法国等发达国家已达到万分之四十左右),存在站少人缺的现实问题,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对消防安全的需求不甚一致。以杭州为例,萧山区共有消防站2个(目前还有3个正在建设当中),除地方的专职队外,有效现役执勤人员61人,2010年的出警数为2 083起,人均出警率为31.15起,但萧山区2010年财政总收入182.3亿元,可优先配备一些举高车、空气压缩泡沫车,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但相对落后的淳安,全县2010年的财政收入仅11.917亿元,目前消防站2个,除地方的专职队外,有效现役执勤人员30人,每年的出警数67起,人均出警率为2.23起,对一些特种装备可暂缓配备,但要配备一些基本的个人防护和常规性的灭火救援装备。
站少人缺的情况下,还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站点和现有人员装备的差异,分期、分类投入经费保障,也可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划为个类别,对经济发达的区县,其建设经费由当地自行解决,而对欠发达地区,则由省、市财政给予相应扶持,明确各级经费执行比例,便于全省(市)范围内装备建设的平衡发展。
(4)突破框框,实事求是进行配备。许多地方的消防装备是政府采购,最低价中标,质量难以保证,要突破低价中标的框框,对些资质不清的代理商应取消资格。对一些部队急需,但不在采购目录以内的装备,如红外头盔式侦检仪等j}防护性的实用装备。要给予采购的便利和权限。对各地开展的小革新、小发明要整体考虑,加以安全论证后,可积极推广。
诸多出台的标准存在一些冲突,要认真对照、有序配备,对一些破拆类、救生类等涉及重复较多的装备,要避免重复投资,要优先配备一些能解决地下和高层建筑现场联络困难的现代化通信装备。
3.2从各地城市布局和站点分布角度加以配备
要在对当地的城市公共安全、防灾减灾需求、站点分布及各站点现有的装备进行综合性评估后,结合消防站建设标准配备。缺水地区的站点,要突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远距离供水装备、中转储水水囊、耐压长距离水带等装备的配备,必要时,还要结合城市建设,尽量多地建设一些消防水池和取水口。城郊结合部的站点,则要重点配备能持续运转的手抬机动泵、灵活性强的小型消防车等装备。人员密集区的站点,要多配备抢险救援车、个人防护装备和救生气垫、梯子、担架等救人装备。处于城市CBD的站点,要同时考虑人员密集、高层和高档建筑多的实际,突出登高平台消防车、高喷车、空气压缩泡沫车、器材消防车、高层供水设施等装备。对化工区的站点,要突出个人防护、侦检、堵漏、洗消、输转、供气等设备,同时考虑泡沫消防车、干粉车、高喷车、化学事故抢险车等装备,并适当储备不同类型的灭火剂,比如A类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等。
机动泵
3.3加强消防专业人才的培养
装备管理和建设涉及机电、化工、材料、建筑等多种学科,要积极探索适应部队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装备人才建设道路,解决专业人才少的现象,促进装备技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并将装备技师的综合表现和实绩纳入考评,与职务任免、等级晋升挂钩。要走军地结合的路线,加强与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合作,推动消防装备的设计、制造,带动部队装备人才业务水平的提高。可依托消防信息网和因特网,设立装备专栏,对部队装备器材的类别、发展状况、性能参数、操作方法、适用场所、维护要领及市场均价进行介绍,为装备人才建设创造平台。
3.4 注重相关隐形能力的提高
(1)提高装备操作能力。义务兵服役仅
(2)提高装备维保能力。有的侦检设施,如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报警器等,由于代理商不在本地等条件限制,没有定期检测,导致灭火救援现场侦检的数据不准。要适当引进相关仪器的校准设备,尤其对空气呼吸器等常用装备,要加强检测室、维修室设备的建设;并加强对装备维护和保养、器材性能测试方法的培训工作,依托相关装备管理系统做好各项数据的录入工作。
(3)加强装备日常管理。要结合2011年颁布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管理规定》,规范执勤器材装备保养和检修制度,统一器材统计上报和报废审批制度。要引入地方的物流和仓储理念,结合战勤保障大队,突出消防装备的仓储和电子标签管理。实现装备的出入库用电子标签进行登记、统计和管理,还可在消防车设置识别器,实战时将空气呼吸器的电子标签和攻坚组战斗服在车载设备上读写,自动记录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人员,并自动提醒内攻人员需要撤回的时间,实现作战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4)加强对装备场地需求的熟悉。以
3.5建立装备的科学运用与淘汰机制
(1)要从灭火救援的瓶颈出发,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装备,比如:加强内攻人员的语言交流,科学运用带对讲功能的空气呼吸器面罩;对小空间的火灾,可运用细水雾穿墙灭火系统;借助地方拆除建筑用的高臂车对建筑外墙广告牌加以拆除后,结合高喷车射水灭火;在危险场所借助消防机器人实施排烟、冷却以及图像传输,引进和运用具有定位功能的生命探测仪。
(2)要充分发挥现有装备的最大效能,比如空气压缩泡沫车的干泡沫高层供液功能已突破
(3)要敢于舍弃实践证明作用不大或不科学的装备,比如等离子切割器;许多地方在空气呼吸器的碳纤维瓶子外面套上一个布套或绒套,使得气瓶上的荧光带失去发光作用.再加上布套普遍没经过高温和阻燃处理,人为增加了在高温环境下的危险性。
4结论
消防装备的配备、管理和运用,要在综合考虑经济投入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结合消防现状和实际需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宏观和微观决策,才能有效地实现消防装备最大作用的发挥。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