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宁乡遭遇最大内涝 消防救生装备助救百人

发布时间:2016-08-01点击量:840

一、长沙宁乡遭遇十年来最大洪涝灾害

入汛以来,湖南暴雨如注,降雨量骤增。74日,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沙市西部的宁乡县遭遇近年来最大洪涝灾害。整个县城发生严重内涝,公路多处塌方,碎石、泥土覆盖路面,部分乡镇的道路完全被水淹没,交通、电力、通信中断,大辆私家车被困水中,城区和乡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二、消防队伍开赴现场紧急救援

长沙宁乡县消防大队的警铃此起彼伏,不间断接到群众紧急救援电话,所有警力全部赶往现场救援,同时立即向长沙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请求增援。

中午115分,救援力量部署最强的第一小组抗洪突击队到达宁乡菁华铺村。村里的公路已经被洪水淹没,分不清道路和田地,位于村旁的319国道也已经不见踪影,只看见已经漫过村民房屋一楼的汹涌的洪水。位于村庄旁的一条5多宽的小河,已经随着咆哮的洪水变成了近70宽、水流湍急且地形极其复杂的怒江。菁华铺村55岁的村民胡俊良被困在江的边沿,靠着一颗碗口粗的小树固定自己的位置,生命岌岌可危。1个小时前,胡俊良担心自己的鱼塘遭到洪水冲击,从家中拿出网绳和竹竿对鱼塘进行加固,没想到洪水在瞬间上涨,等想撤离时洪水已经漫过鱼塘的堤延。

曹爱民副政委召集第一小组抗洪突击队队员,迅速根据现场条件制定救援预案,为被困人员搭建涉过洪流返回安全地带的生命通道。但洪水汹涌咆哮,掀起一米多高的大浪,巨大的洪水倾泻声震耳欲聋,近在身边的人说话都要扯着嗓门,否则根本听不见,上游不断漂来大量杂物,救援人员根本无法在洪水中站立。突击队首先派出经验十分丰富的支队战训科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蒋爱兵,宁乡县副大队长申俭生、特勤一中队士官李道鹏、特勤二中队士官肖龙泉带上救生绳、抛投器、救生衣,利用皮划艇靠近离河岸20处的一根电线杆,将救援绳牢固地固定在电线杆上,作为救援通道的第一个搭建点,同时发射抛投器,顺利将第一根救援绳准确地抛掷被困者身边,并通过手机教被困者将救援绳固定在身旁的树上。此时,救援突击队想通过皮划艇沿着投掷过去的救援绳将被困者救回岸边,但当皮划艇即将要靠近胡俊良时,直径近6的巨大漩涡流将皮划艇打翻,艇上蒋爱兵、申俭生反应迅速,稳稳抓住救生绳,逆过6宽的激流爬上了被困者所在的岸堤。突击队改变救援方式,再次成功通过抛投器向对岸投掷了第二根救生绳。突击队将第二根救生绳捆绑在被困人员身上,同时通过安全扣与第一根救生绳形成牢固的救援方式。通过近1个半小时的救援,被困者胡俊良安全踏上河岸,身上的钱物和手机也被救援官兵放置在迷彩帽里度过洪流,分毫未损。

截至目前,长沙市消防部队已累计接警129余次,出动消防官兵990人次,消防车140台次,冲锋舟53艘次,营救被困人员约504人,疏散群众3780人。

三、救援救生装备助救生命安全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救援救生消防队员装备了以下装备:

1、水面漂浮救生绳

水面漂浮救生绳使用高强轻质纤维制成,强度高、延伸率小、抗击性能好、可漂浮水面,标识明显(带夜视反光处理),用于消防员水面的救援。

2、救援抛投器

救援抛投器是由抛投发射器、微型储气瓶和配用的气胀式救生圈组成。当落水者需要救助时,将抛投发射器对着前方目标,转动握柄使击针刺穿气瓶,同时气体将释放至抛投器的气室内。然后扣动发射扳机,抛投发射器可直接将救生圈抛射到被救目标旁边。气胀式救生圈一旦接触到水,自动充气装置就会在5秒内充气,使气瓶内的气体充满气室,由于气体的压力,使气室等组件与外壳分离并自动充气成型,被救目标将会借助自动充气成型的救生圈保持体位浮在水面上,起到救生的作用。

3、救生衣

救生衣浮力材料为软聚乙烯泡沫塑料,能增大救生衣在水中的浮力。外部为橙色化纤布,颜色鲜艳,肩部有反光带和口哨,在遇到紧及情况时可以呼叫。浮力为7.5公斤. 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浮力损失小于5%,安全可靠。

4、救援冲锋舟

救援冲锋舟可拆解保存和灵活转移,并且有备良好的抗撞击缓冲的作用,此外由于充气船十分轻盈灵活,携带方便,只要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到了河边再充气即可使用。

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品质优秀的救援救生装备在此次洪涝灾害当中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最可爱的人致敬!

本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链接。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