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实战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6点击量:1016

煤炭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动力。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为642%,预计至2050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消费比重仍然在50% 以上。根据2015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及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784亿吨,截止2014年底我国煤矿数量11000个,煤炭产量及煤矿数量都超过了其它产煤发达国家的数量总和。但露天煤矿数量仅占全国煤矿数量总量比例的21%,露天产煤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远低于其它产煤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及安全管理手段,使煤矿安全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但由于我国煤炭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矿井分布较多,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矿井逐渐增多、矿井冲击地压越加突出,煤矿灾害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网站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发生煤矿伤亡事故次数509起,死亡931人,百万吨死亡率0255。尽管我国煤矿安全形势连续多年取得了持续性好转,但与其它采煤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仍远高于其它采煤发达国家水平,煤矿安全形势仍旧比较突出。

2 应急救援是“最后一道防线”

矿井发生灾变事故后,进入灾区抢救井下遇险遇难人员,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使矿井早日恢复生产,是矿山救护的主要任务。在完成矿井抢险救灾任务时,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主力军。根据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公布的数据,2010~2014年,全国矿山救护队参加事故救援4905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5874人,其中2651人经抢救生还,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2014年底,全国建有578个专职矿山救护队,其中包括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14个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23个中央企业矿山应急救援队,专职救护指战员32731人。建有兼职矿山救护队2854个,兼职救护队员27868名。

矿山开采是高危行业,矿山救护则是高危行业中的高危行业,救援过程具有时间紧迫、危险性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矿山救援工作不仅面临着瓦斯爆炸、冒顶塌方、火灾高温、水淹淤泥、有害气体、装备故障、防护失效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也面临着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自身防卫失防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使矿山救援工作危险重重。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我国首批矿山救护队成立初期至2010年,全国累计发生矿山救护指战员牺牲的矿山应急救援案例244起,517名救护指战员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导致自身伤亡,扩大了事故损失,不仅影响灾变事故的处理,而且造成极坏的影响。近年来,矿山救援人员自身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3年发生的“吉林八宝煤业‘3.29’、‘4.1’封闭火区引发瓦斯连续爆炸的事故救援过程中,造成53(其中包括矿山救护指战员26)救援人员自身伤亡,是我国历年以来发生救护人员自身伤亡人数最多的救援事故,在我国矿山救援历史中成为最惨痛的教训,凸显出救援人员亟须提高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安全意识,急需掌握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实用技术,充分体现了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实用技术在应急救援现场安全保障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全体矿山救援人员,特别是大中小队救援指挥员,必须做好超前预想、必须在危险来临时,及早启动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系统,对危险的救援工作实施全程自身防卫,通过自身防卫手段,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安全救援、科学救援,巩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科学施救理念。

3 矿山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现状

3.1 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阐述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应急救援工作处处存在着危险性,应急救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工作,作为救援指战员面对危险必须做好自身防卫工作。

应急救援自身防卫是指在应急救援中,应急救援人员自身防范、自身保护、自身保卫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自身”积极的“防卫”作用,控制危险因素的萌芽和发酵,实现安生产、实现安全救援,实现科学救援。应急救援过程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科学施救理念,掌握应急救援自身防卫技术是的每个救护指战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救援过程的先后顺序对救援工作进行如下分类: “救援之前”、“救援之始”、“救援之中”、“救援之后”,其四过程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应贯穿于应急救援全过程,包括之前的防卫、之始的防卫、之中的防卫和之后的防卫。“之前”防卫就是要未雨绸缪,超前预想,防卫于救援方案制定之前制定之中,自身防卫融入方案制定之中,“之前”防卫是“之始”防卫的前提和基础; “之始”防卫是“之前”防卫的继续,是将不利的危险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是“之中”防卫的保障和关键所在; “之中”防卫主要是救援工作现场的防卫,要求救援指战员要根据救援进程和救援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防卫策略,并能做到面对紧急情况及时启动对应的防卫,才能及时防卫危险因素,实现安全救援; “之后”防卫是指在救援结束之后的一段期间内,特别是救援结束的短时间内,绝不能放松警惕,毫不设防就会引来攻击,要防卫对救援方案的不利言论,要防卫好救援成果。无论是制定方案的积极参与,还是接受任务,执行被分配的危险任务,防卫过程中若能思路清晰、心中有数、机智灵活、措施得力,方能左右逢源、以变应变、化解危机,防患于未然。

应急救援自身防卫从其理论概念入手,阐述其在矿山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其面对的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列举需要具备的施救防线和各项保障措施,研究其应配备的救援装备。特别是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实战应用,更需要从全新的、独特的自身防卫视角入手,以自身防卫中的“安全关口”为关键切入点,多场面、多情景、多方位的聚焦镜头紧跟着自身防卫的进程自动导引,灵动的变焦镜头紧贴着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各个场景,穿梭于三维、四维、五维等多维时空场景中,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关键部位的解剖、深层次的分析,采用事件描述、事件评论、人物对话、内心描写、思想特写、情景衬托等描述手法,通过言论防卫、思想防卫、方案防卫、措施防卫、装备防卫、防护防卫、数据防卫、攻守防卫、警报防卫等防卫手段在应急救援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把自身防卫实战应用的方法、技巧、战术、策略和装备等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中防卫自身安全的防护屏障和实用武器,使救护指战员在应急救援实战中能够活学活用、得心应手、防护得当、战无不胜、自主保安。

3.2 矿山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技术与装备

在个体防护装备方面,氧气呼吸器被誉为矿山救护队员的“第二生命”,是矿山救援指战员的第一道生命保障。氧气呼吸器有正压氧气呼吸器和负压氧气呼吸器两种类型,其中正压氧气呼吸器在舒适性和安全系数上较负压呼吸器有很大优势。我国救护队早期主要采用负压氧气呼吸器,进入21世纪,全国矿山救护队使用的呼吸器陆续从负压氧气呼吸器更换成正压呼吸器。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正压氧气呼吸器品牌型号及图片如下:

sperian斯博瑞安SCBA105M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美国进口PosiChek3空气呼吸器检测仪、呼吸器校验仪

HYZ4 4小时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

目前,呼吸器主要存在面罩起雾、通话不便、易损部件接口不统一等问题。而在防护战斗服方面,现有灾区作战防护服在极端高、低温环境中隔热性能较差,已有的降温背心质量过重,穿戴不够舒适,战斗服不具备抵抗或缓冲爆炸冲击的作用。

灾区侦测检测仪器是矿山救护队员的“眼睛”,但是,目前救护队普遍使用的数字便携式检测仪器已比较陈旧,且存在许多欠缺的地方,如在氧气浓度过低的灾区环境中,仪器检测就不准确;便携式气体可爆性测定仪传感器精度低、寿命短、图形修正困难;便携式气象色谱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目前在防爆等级方面不能达到入井要求。另外这些便携式检测仪器需近身使用,增加了矿山救护队员的危险性。激光甲烷遥测仪虽然可以实现超前100m 检测,但目前同样也因防爆等级问题,不能适用于煤矿井下甲烷浓度检测。

近两年,国外已研发出发射式远距离环境侦测系统并已配备到部分矿山救护队,可实现灾区环境超前50m 检测,但检测传感器的发射位置控制难度大、测点单一、数据漂移。为实现对煤矿井下灾区环境的远距离侦测,国内从2006年便开始了矿用灾区救援机器人研究,最早研究的科研单位有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唐山开诚集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等。但灾区侦测机器人存在越障能力差、重量大、便携性差、定位及自主导航技术精度低等问题,井下适用性有待提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自2010年开始研制灾区智能侦测飞行器、但由于工作电流大,本安防爆方面有待突破,目前飞行器仍存在自适应、自调整、自主导航能差及负载小等问题。

灾区通信是实现快速、高效救援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井下救援现场与地面基地之间及时通信联络与信息传输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救援指战员生命的第二道保障。灾区通信设备主要有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其中有线通讯设备又分为声能电话和电能电话

目前,在灾区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复杂的应急救援现场通信频点资源需求量大,不同通信设备及应急指挥通信管理系统间通讯标准和通信模式不尽相同;②矿井原有通信系统灾害时易受破坏、通讯电线笨重,长距离光纤通信受制于救援人员一次可携带的通信光缆长度有限而难以实现;③救援通信终端没有防水、防爆、防高温等特殊的功能;④应急救援现场使用的对讲机通信设备功能较少、固定不便、无自组网功能、发射功率低、通信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弱;⑤有线通信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不能自行融合,无线网络节点设备通信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弱、灵敏度低、续航时间较短;⑥现有矿用隔爆或隔爆兼本安型透地通信系统便携性差、安全性、可靠性不够高。

在矿井火灾处置、火区封闭、气体排放、顶板处理方面,目前,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中火源位置、火源燃烧特性、可燃物与人员分布等信息关联性基础研究缺乏,燃油惰气灭火装置、液态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等大型灭火装置井下灭火救援成套工艺研究不充分,现有井下火区密闭及启封方式效率低、耗时长、危险性大,现有井下防爆型有毒有害气体智能排放系统与井下风门、局部通风机等通风控风设施之间缺乏有效联动控制。顶板活动和地压变化实时信息获取困难,井下破拆与支护成套设备大多未具有国家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出具的金属、非金属材料检验报告,安全性难以保证。在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方面,传统培训方式对救护队员和救援指挥人员在大型救援装备操作、医疗救护知识、多人协作能力、决策指挥能力等方面培训手段单一、教学传统、效果有限,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要素提取困难,虚拟仿真和物理仿真两种培训演练方式中灾害场景仿真度较低,三维虚拟演练场景不够真实、沉浸感不强,实训演练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培训演练效果评价考核系统不够科学。

4 发展趋势及建议

在矿山应急救援中,为了筑牢自身防卫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给救援人员增加一层重要的自身安全保障,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威胁到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敌人”消灭在萌芽阶段,应加强以矿山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实用技术及救援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救护队日常培训演练与救灾实战中的应用,尽快提升救援人员的自身防卫能力,使救援人员能够牢固树立自身防卫意识、熟练掌握自身防卫方法,并且能积极应用自身防卫技术,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应急救援自身防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可采用专业书籍发表论文推广、资深专家积极参与完善、专业培训班积极讲授推广、模拟事故的应急救援自身防卫情景案例桌面推演、相关«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条例做出规定等方式方法积极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全面提升救援指战员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意识,全面提高救援指战员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能力,使得大多数指战员,特别是救援指挥员能在意识到救援危险隐患时,能积极进行应急救援自身防卫,把安全隐患防卫在萌芽阶段。

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4.1 促进应急救援理念的转变,提高救援人员的自身防卫意识

培养救援人员的自身防卫意识特别重要,如果缺乏自身防卫意识,面对危险隐患时就不能及时进行自身防卫。同样,掌握必需的自身防卫方法也很有必要,只有防卫合理,才能充分发挥自身防卫的重要作用。

4.2 完善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理论

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理论作为一个为救援安全实践而新开发的理论体系,首先要在应急救援行业内得到救援指战员的认识、接受和掌握,专业刊物、专业书籍必须逐步完善其理论体系建设,还必须得到各位同仁、专家学者、救援指战员的积极参与谈论和完善。

4.3 规程条例做出相关规定,依法防卫更加扎实有效

矿山救援的相关«矿山救护规程» (AQ10082007)«条例»应把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编入其中,明确其责任义务,作为救援指战员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自身防卫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4.4 鼓励研发与推广先进的矿山救援仪器装备

研究与推广佩戴舒适型的个体防护装备,提高防护装备抗高温、抗爆炸冲击的能力;研究与推广适用性强的灾区远距离侦测仪器装备;研究与推广井下远距离灭火系统,井下灭火机器人,远控式智能密闭及启封装备;完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加强平台的可靠性与智能决策能力,促进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推广应用。这些都是提高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的装备保障和有效手段。

4.5 通过交流、培训及演练,提升救援人员的自身防卫能力

每年的矿山救护队员的资格证培训班、省级救援中心组织的中小队指挥员培训班、国家局救援中心组织的大中队指挥员培训班,都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提高平台,在这些培训班中进行面对面的讲授交流,更容易使大家领悟掌握。20142015年,已经在20多个中小队指挥员以下培训班培训交流,在4个国家局组织的大中队指挥员培训班进行了专题讲授,每一次讲授大家都很感兴趣。救援队伍在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时,可以把应急救援自身防卫编入其中,对于救援指挥员来说,可以把自身防卫编入到情景案例的桌面推演中,通过演练培养提高指挥员应对来自事故矿井领导、上级领导等多方面的违章指挥的自身防卫能力。

4.6 积极防卫责任重于泰山,自身防卫才能安全有效

应急救援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难以预见的危险隐患以前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绝对不可能彻底消除,应急救援中的危险因素永远难以消除。实现安全救援,避免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自身防卫不可或缺,这是每名救援人员无可旁贷的重要责任,也是其重于泰山的责任,只有在预知到救援危险隐患时,积极进行应急救援自身防卫,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本文资料来自互联网,由中国救援装备网重新编辑整理。

来源: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