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应急要闻:2021年02月04日

发布时间:2021-02-04点击量:1122

一、陕西:开展实地通信演练

为实际检验陕西省应急管理通信实战能力,近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应急移动平台2辆指挥车,赴渭南市秦岭矿区开展实地通信演练。模拟突发事件发生时,省级通信设备及车辆能不能拉得出用得上,能不能与省级指挥中心、市县移动平台迅速联通,现场音视频信号及时上传。

目前,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共建设和管理全省61台应急移动平台(省级移动平台4辆指挥车、市级移动平台10辆指挥车、县级移动平台47辆指挥车),初步建成了陕南、陕北全域和关中5市城区卫星覆盖,覆盖地区可以在1个小时内建立现场通信链路为指挥调度提供通信保障。

另外,陕西省应急管理厅还与陕西移动公司、陕西电信公司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发挥运营商通信保障优势,依托先进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的融合,推动陕西省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目前,基本实现应急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

来源:凤凰网


二、黑龙江:部署全省应急志愿服务联盟开展“战疫”志愿服务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21日,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下发《全省应急志愿服务联盟“战疫”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方案》,充分调动各级应急志愿服务力量开展“战疫”志愿服务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方案明确,黑龙江全省各级应急志愿服务联盟要充分发挥应急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依法有序组织开展应急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所在地区防疫管理,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权威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增强抗疫能力、坚定必胜信心,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助力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落地。

方案要求,黑龙江全省各级应急志愿服务联盟要按照属地党委和政府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或有关部门及基层单位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下,广泛开展“战疫”公益宣传行动、“战疫”新风培育行动、“战疫”志愿服务行动、“战疫”文明实践行动、“战疫”典型选树行动、“战疫”文明示范行动等六项行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体制优势,注重导向、引领、时效、传播等作用,大力发掘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应急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典型个人、组织和优秀做法举措,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推荐,努力提高志愿服务粘性、营造志愿服务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方案强调,黑龙江全省各级应急志愿服务联盟要扎实做好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应急志愿者做好送温暖活动,对志愿者逐一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自身安全的教育,提供志愿服务所需的防护用品;要协调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等,主动关心关爱志愿者及其家庭,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引导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通过捐赠等形式,向志愿者赠送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暖用具等抗疫志愿服务必备品。

来源:凤凰网


三、广东:198户因灾“全倒户”春节前住进新家

2020年以来,广东连续遭受低温冰冻、台风、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市县不同程度受灾,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为了让受灾群众尽早住上新房,广东省减灾办、省应急管理厅提前部署谋划,精心组织安排,首次将重建完成时限确定为当年年底前(往年为次年春节前)。截至20201225日,广东全省198户因灾“全倒户”、152户因灾“严损户”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首次实现在受灾当年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因遭受严重泥石流灾害而异地重建的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迎咀村委会赤狮坑新村全村46户村民已于2021127日全部搬入新居。

据悉,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先后派出由厅领导带队的4个工作组深入受灾地市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复产重建;韶关、惠州、阳江、肇庆等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按照“户报、村评、镇核、县定”程序确定重建对象。河源、阳江、肇庆市采取“县包镇、镇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民房重建责任制,实行“一对一”帮扶挂钩机制;肇庆市镇级政府分别与重建户签订重建责任书,明确重建完成时限、重建补助标准等。省应急管理厅还印制3.5万册《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发放到村级灾害信息员手中,指导灾情核查工作。

同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协调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税务、金融等部门,在用地安排、建设规划、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全力支持恢复重建。

落实重建补助资金。因灾“全倒户”按照一般重建户每户4万元,特困供养户、孤儿每户5万元的补助标准,因灾“严损户”按照每户2000元的补助标准,省市县三级共安排下拨重建补助资金978万元,并通过“一卡(折)通”社会化发放,由当地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直接划拨到重建对象手中。

落实农村住房保险理赔。各地保险机构及时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赔付,充实恢复重建资金。惠州市对6户因灾“全倒户”、2户因灾“严损户”合计赔付7.7万元;茂名市对3户因灾“全倒户”合计赔付4.8万元。此外,重点帮扶弱势群体,茂名高州市主动为3户特困供养户联系工程队、供应建材;惠州市及时开展慰问活动,向5户因灾“全倒户”送上大米、粮油及御寒衣被等。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还建立了恢复重建督导机制,严格执行“周报告”“月通报”制度。从20207月中旬开始,每周统计汇总全省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情况,每月进行全省通报,实时掌握重建进度并及时指导受灾地市开展重建工作。惠州、阳江、肇庆、清远等地市应急管理部门定期派出工作组深入镇、村、户,对重建进度、资金发放、建档立卡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重建工作高效推进。

来源:南方网


四、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举行地震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为提高高原地区自然灾害救援处置能力,近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在拉萨市举行了地震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灾情模拟某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区域道路、通信中断,建筑发生大面积坍塌,多人被埋压。消防总队第一时间对接地震、气象、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卫生等联动单位和乡、村定点联系人,对灾情进行分析研判,并调集前突力量、重型搜救队,以及探测、破拆、救援等装备器材赶赴模拟灾区救援。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等市共4支轻、重型搜救队集结待命,做好增援准备。

据了解,演练有针对性地设置了生命迹象搜索、支撑通道制作、狭小空间救援、楼板快速破拆、斜向救援、车辆事故救援等科目,并针对震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余震、建筑坍塌等次生灾害进行了演练。

受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特征、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板块运动及气候条件影响,西藏自然灾害频发且种类多样。据统计,2020年,西藏里氏3.0级以上地震发生超100次。

西藏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表示,总队结合高原灾害类型特点,精准研判地震、旱灾、泥石流、堰塞湖、沙尘暴、山体滑坡等典型自然灾害风险,目前已组建了高层建筑、隧道、文物古建筑及高山、地震和搜救犬救援等11个类型、44支专业救援队伍,有效增强了各类灾害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来源:新华网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