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应急要闻:2020年12月04日

发布时间:2020-12-04点击量:899

一、黑龙江:制发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三项重点工作指引

近日,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针对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年度安全生产大体检大整治三年专项行动、标准化创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点工作,制发“三项重点工作指引”,进一步夯实打赢冬季安全生产保卫战坚实基础。

出台的《全面系统推进全省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体检大整治”工作指引》《全面系统推进全省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引》和《全面系统推进全省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指引》,分别包括20项、40项和19项内容,进一步明确相关重点工作具体流程、目标和任务,明确企业、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层面工作职责,明确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行为。并要求各市地结合实际,督促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业,认真按照“三项重点工作指引”要求,全面梳理三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明确任务、查找漏洞、细化措施,有力推动黑龙江省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来源: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


二、河北:启动安全宣传“五个一”活动

河北省安全宣传“五个一”活动近日正式启动。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将组织全系统在春节前开展“五个一”活动,活动将以讲一次安全课、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赠送一批应急与安全知识手册、发放一批安全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活动预计覆盖企业5000家,农村4000家,社区4000家,学校2000所,家庭20万户。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此次大力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通过事故警示教育和大力普及防爆、防中毒、防坠落、防火、防燃气泄漏、防地震、防山洪等安全知识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力求达到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的目的,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北”,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来源:长城网


三、江西:打造“智慧应急”体系 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融合

近日,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印发《江西省“智慧应急”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方案》明确,要按照“构建一个大数据中心、提升五大能力”的架构,打造“一朵云、一张图、两张网、三大重点工程”的江西特色“智慧应急”体系。2021年年底前,江西省将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智慧应急”体系,以智能化引领应急管理业务转型升级,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打造全时全域风险防范体系

根据《方案》,江西省要按照“构建一个大数据中心、提升五大能力”的架构,打造“一朵云、一张图、两张网、三大重点工程”的江西特色“智慧应急”体系。构建应急管理大数据中心,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决策支持能力、监督执法能力、指挥救援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在江西省电子政务云上划分应急管理专区,建设江西省应急管理云,打造江西省应急管理智慧大脑。

基于应急管理部EGIS平台,建设安全生产风险专题图、自然灾害风险专题图、应急避险转移安置专题图、应急资源专题图、指挥救援专题图等,形成江西省应急管理一张图。借助“物联江西”“打造全国移动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标杆区”以及江西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等独特机遇,推进江西省应急管理感知网络、应急管理通信网络建设。系统推进安全风险防范工程、应急通信能力提升工程、航空应急救援信息化工程三大重点工程建设。通过打造全时全域的风险防范体系,将安全关口前移,实现全省灾害事故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全面夯实应急管理信息化基础支撑

开展建设“智慧应急”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成立“智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该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在领导小组下设立“智慧应急”建设工作专班,组织推进“智慧应急”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各地、各单位以“智慧应急”建设工作为契机,深入分析现状和不足,围绕监测预警、“情指行”一体化救援处置和社会动员等新业务,持续推进感知网络建设,提升前端灾害事故现场通信保障和信息采集能力,尽快补齐短板,全面夯实应急管理信息化基础支撑。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重点选拔既懂应急业务、又懂信息化的人员进行培养,形成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建立监测预警队伍,对本地区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要建立健全信息化运维保障队伍,规范运维服务流程,强化应急值守。同时,领导小组要求加强资金保障,将各项建设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费预算,扎实推进全省“智慧应急”建设工作。

年底初步形成应急管理智慧化体系

建设“智慧应急”工作要按期推进实施。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方案》的任务要求,以及《江西省“智慧应急”建设任务分工》,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工作方案,对标对表,倒排工期,严格按照进度安排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全省“智慧应急”建设总体目标。同时,要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健全完善信息化项目建设规章制度,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强化项目审批和管理各环节的记录、巡查、评估和管控。

预计到2020年年底,江西省将初步形成应急管理智慧化体系。2021年年底前,江西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智慧应急”体系,基本建成覆盖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等重点风险领域的感知网络、多手段融合的应急通信网络,应急管理业务应用体系全面覆盖各类业务并在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阶段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技术创新实力逐步提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得到全面普及,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救援实战、辅助决策和社会动员等方面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扁平指挥、快速处置、精准监管、人性服务的“智慧应急”新模式。

来源:江西应急管理


四、四川:强化安全生产执法 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

记者从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获悉,今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截至10月底,共检查企业4.89万家次,实施行政处罚3840次,实施处罚2.02亿元,责令停产停业192家,提请关闭29家。

四川省高危行业企业门类全、数量多、分布广、风险高。面对依然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省应急管理系统始终坚持强化安全监管执法,综合运用整治、执法、曝光、暗查暗访、综合督查、调查评估、联合惩戒等手段,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精准执法,完善执法体系,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水平。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统一编制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执法检查三张清单,下发至各地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

同时,四川省内各市县围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开展重点建设,各有侧重:泸州市率先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伍“四标准八统一”建设,全市设立25个片区执法中队,开启乡镇和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派驻执法”模式;绵阳市安委会借助“铸安2020”专项执法行动,自11月起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冬季安全生产综合执法行动,集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成都市双流区深入研究辖区历年事故发生的规律,紧密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和行业风险隐患状况,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确定专项执法重点对象,建立了项目化、专业化、差异化、动态化的“四化”执法模式;德阳市应急管理局安排执法人员对受罚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帮助企业逐项查找薄弱环节,联系专家指导,并为企业送去精选的安全资料,确保企业整改隐患抓得准、踩得实、步子稳。

与此同时,四川省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持续开展“跟随指导执法”活动,组织指导组深入县级执法队伍观摩监察执法全过程,重点对执法程序、问题隐患处置、执法文书等方面进行指导;组织全省安全执法人员参加专项执法培训,派出执法骨干人员到各地授课,创新开展“人人讲、人人学”执法专题教育,持续提升全省安全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四川省以“铸安2020”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工贸行业重点监管执法事项全部纳入专项行动,综合运用行刑衔接、集中曝光、警示约谈、联合惩戒等措施,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果断亮剑,形成安全执法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四川省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在全省推行“企业主动排查隐患+执法”模式,截至目前已检查企业6422家次,查出隐患3.08万余条,其中重大隐患623条,促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消除了一批隐患问题,有力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在严格监管执法的同时,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坚持执法和服务相结合,激发企业主动排查整改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上台阶。四川省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围绕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正规化和专业化水平,全省安全执法队伍正全力推广使用“互联网+执法”系统,促进全省执法工作优化升级,着力构建完善事中事后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人民网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