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快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建设

发布时间:2020-11-17点击量:406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急管理部门全年 365 天、每天 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应急管理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应急救援队伍奉献很多、牺牲很大,各方面要关心支持这支队伍,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职业荣誉感的重要指示,内在蕴含了消防救援工作价值追求、价值实现和制度保障。

1 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感的构成

荣誉感是行为主体履行了社会义务后,受到他人、社会乃至自我的肯定和褒扬时,内心产生的一种自豪、满足、愉悦的心理体验。荣誉感是外在评价和内在尺度相统一的产物。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感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社会尊重感、集体归属感、自我价值感。

社会尊重感。社会尊重感的主要表现是消防救援指战员的社会地位。消防救援指战员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越高,说明国家、社会对消防救援职业的价值越认同,消防救援指战员获得的尊重和享有的尊严就越多,向往崇高、追求荣誉的积极性就越高涨,牺牲奉献、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就越强。社会对消防救援指战员的评价正确与否和社会能否正确认识消防救援指战员的价值和贡献密切相关。

集体归属感。归属感的实质是个体对某一群体的价值认同。它能促使个体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按照所在团体的要求和规范,积极地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消防救援队伍实行“两严两准”,指战员对“归属和爱的需要”更强烈。而有集体归属感的指战员,会主动体会消防救援集体的“角色期待”,并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自我价值感。追求和崇尚价值是人类行为和活动的特点。“赴汤蹈火”的消防救援职业以牺牲奉献为主要特征,并且随时面临“终极剥夺”,追求和崇尚价值在消防救援指战员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竭诚为民”的建设方针决定了消防救援指战员应以社会价值为自我的根本价值。消防救援指战员的自我价值感与指战员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关,还与自我效能感相关。

2 过渡期消防职业荣誉体系现状分析

《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指出,建立尊崇消防救援职业的荣誉体系,设置了专门的“中国消防救援队伍”队旗、队徽、队训、队服,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表彰奖励制度、消防救援衔制度,消防救援人员继续享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项优待,以政治上的特殊关怀激励广大消防救援人员许党报国、献身使命。随着转隶过渡期的加速,消防救援队伍荣誉体系建设尚有以下提升空间。

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整体平移了原有的政策,具有消防救援队伍特点的具体保障政策机制仍在逐步完善。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担心消防脱离部队体制战斗力会减弱,高素质骨干人才流失严重,消防员征召来源多元化、整体结构复杂化等已成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破解当下的困境,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构建一套完整的消防救援荣誉体系,永葆队伍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迫在眉睫。

内容覆盖有待扩充。消防救援队伍现有的奖励规定难以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任务的需要。新的消防救援奖励制度应该在继承原有奖励制度基础上,更加体现消防救援职业特点,设置体现消防职业特点的勋章、奖章和纪念章。集体奖励项目在突出集体的同时,应当兼顾突出个人。参加国际救援或竞赛交流活动应与国内应急救援任务奖励加以区分,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荣誉奖励。消防救援人员获得的奖励应当具有政府、军队相对应的奖励荣誉的地位与待遇。制定与新时代相对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

与地方对接有待顺畅。改制转隶后,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交通出行优待等相关优待政策文件,有效保障了消防救援人员在子女教育、交通出行、参观游览等方面的优待权益,但这些政策制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与地方配套政策的对接上存在一定的空白。有些表彰项目得不到地方认可,有的地方优待政策没能落实,一些地方对退出现役体制的消防救援人员低看一眼。其社会地位不升反降,退出体制安置难、随队家属就业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3 构建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制度体系

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消防救援职业荣誉体系,是政治建队、改革强队、依法治队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增强全体指战员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进一步激发许党报国、献身使命热情的可靠保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制度,抓好督导落实,构建一整套让社会尊崇消防救援职业的制度体系。

加快国家层面立法,依法完善具体制度。构建完善消防救援荣誉体系,要将消防救援荣誉体系纳入国家荣誉表彰制度体系,除了原有的表彰项目及层级外,需进一步明确授予消防救援人员国家勋章和以“人民”冠名的国家荣誉称号的标准和条件,增强消防救援职业在全社会的认可度和国家影响力。在国家层面加快推动《消防救援人员法》制定出台,在其中明确消防救援人员荣誉的设置、评审、褒扬、培育、管理、保障的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和职责权限,并将其作为所有消防荣誉体系的母法。制定《消防救援人员荣誉实施和管理条例》,作为《消防救援人员法》的下位法,推动消防救援荣誉体系化建设和系统化管理。

优化保障制度体系,提升职业比较优势。构建完善消防救援荣誉体系,要紧紧抓住优抚保障这个重点,完善消防救援人员工资福利制度,建立动态增资和津贴补贴机制,提高消防救援人员抚恤标准,形成突出职业特点、具有比较优势、有别地方人员的工资福利体系。健全消防救援人员职业发展机制,完善指战员的选拔、分类、培训、考核、晋升、退出、补偿等管理保障制度,制定刚性的消防救援人员退出安置法规,明确消防救援人员的政治、社会地位,赋予退出和退休消防救援人员“永久消防救援衔”的政治荣誉和特殊待遇。加大对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消防救援人员的遗属、子女优抚、优待政策的执行力,努力让消防救援指战员有着更深厚的获得感、幸福感。

精准荣誉内容设置,激发创先争优活力。构建完善消防荣誉体系,要努力走精准化和现代化之路。建立一套完善的表彰制度、奖励制度和勋表制度,设计制作具有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时代特色的勋章、奖章、纪念章;选用体现消防救援任务特点、传承优良传统、彰显消防救援荣誉的荣誉标识;增强仪式感,将荣誉以外显的形式具体化,形成崇尚荣誉的风气,激励消防救援人员为荣誉而奋斗。明确消防救援人员在仪式庆典、重大活动等重要仪式和场合,必须佩戴相应勋章、奖章,以体现消防救援人员价值。提炼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核心价值观,集中推出消防英模挂像,展现消防英模风采。统一规范消防救援人员入队、入党、升旗、授衔、立功授奖、退出队伍等仪式。

营造全民消防氛围,厚植社会认同基础。构建完善消防救援荣誉体系,要着力营造尊崇消防职业的环境氛围,厚植民众的认同基础。推动国家设立“消防员节”,积极参评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奖项,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加大对消防救援队伍的宣传力度,利用执行重大任务、大型实战演练等时机,塑造消防救援队伍光辉形象;打造集报刊、电视、广播、网站、手机平台等“多位一体”的舆论宣传网络;通过创作聚焦消防救援主题的文艺影视作品、参加影视综艺节目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全社会感受消防救援职业的崇高。推动建设消防博物馆、消防文化长廊、消防主题广场、消防烈士雕塑等社会消防文化建设,营造贴近民众的文化环境。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