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应急要闻:2020年11月10日

发布时间:2020-11-10点击量:809

一、广西: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落地见效

近年来,广西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快完善安全监管法制和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广西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地生根。全区14个市、111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要求调整由本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常务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自治区和各市对本级安委会成员单位、下级政府和本级国有重点企业的考核不断完善,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好的市给予表扬;对落实不好的,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约见警示,限期整改或通报批评,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几年来,广西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监管法制和机制,先后出台《安全生产监管现场检查执法手册》《安全生产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广西安全生产行政强制自由裁量基准(试行)》《关于印发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了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制度,确保其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规范全区各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同时,印发《全区涉电公共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展情况月通报制度》。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涉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港口堆场重大风险隐患排查、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治理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清零行动。自治区安委办统筹协调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狠抓专项整治工作各个环节的落实,确保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在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上,广西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广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关于加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广西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组织开展覆盖全区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企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人员密集场所及重点问题。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彻底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确保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广西不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制定应急救援视频调度工作制度,建立部门、区域、军地等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广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完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大力培育发展社会救援力量,将中国安能一局、三一重工等社会应急力量纳入广西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推进应急“一张图”建设,深度整合各类应急救援信息资源,着力提升社会应急意识和能力。推动出台《关于大力宣传普及应急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应急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决定》,推动全社会“学常识、懂应急、会避险、能施救”,不断提高公众应急安全意识和应急急救技能。逐步健全完善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与责任保险第三方监管的良性互动机制,责任保险工作进一步扎实推进。

近年来,自治区应急厅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理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连续15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呈现“一个基本杜绝、两个大幅下降、两个总体好转”(基本杜绝特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和水平总体好转)的良好局面。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二、云南:开展重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陈豪书记近期调研楚雄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特别是公路、铁路、管道等线路工程在建和已建桥梁隧道(涵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省安委办决定,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11月份起,在全省开展重点项目特别是公路、铁路、管道等线路工程在建和已建桥梁隧道(涵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此次治理行动突出四个重点即突出公路、铁路、轨道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突出已建和在建桥梁、隧道、涵洞、城镇燃气管网、油气管线,突出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地区,突出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重点企业;抓住两个关键。在建项目关键是预防起重机械和脚手架坍塌事故,重点排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起重机械、架桥机、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规作业行为;建成项目关键是预防中毒窒息、爆炸爆燃、坍塌等事故,重点排查通风不良、有毒气体、易燃易爆物质情况,周边疑似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的山体和边坡,安全防护和应急设施设置情况以及通风、排水、照明、消防等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及时向属地政府报告重大隐患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云南省在建和已建成重点交通项目桥隧占比高,加之受灾害天气、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接近年底,人流、物流集中活跃,部分企业在建项目为突击完成全年任务,抢进度、赶工期、超强度、超能力生产经营建设,安全风险不断增大。“我们将集中组织专门力量,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省安委办有关同志表示,“加大约谈、考核和督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发生影响恶劣群死群伤事故的,州(市)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县(市、区)政府,原则上取消评优资格。”

来源: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三、陕西:通报钢铁粉尘涉爆等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情况

近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就今年6月至9月开展的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和有限空间、教育培训、外包作业执法等进行了情况通报。

通报指出,陕西省安委办将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及有限空间25类易发生事故的违法违规行为纳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522家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企业,对照21项重点执法事项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发现的399项问题隐患建立整改台账,积极进行整改。该省应急管理厅组成两个执法督导组,对全省钢铁、粉尘涉爆、铝加工企业专项执法情况开展督查,对41家重点工矿商贸、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专项执法,对12家钢铁、铝加工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督查,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2起。各级应急部门对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893家企业开展专项执法,立案查处违法行为34起。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积极运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专项执法,先后运用系统制作检查方案739次,开展执法检查648次,检查企业252家,整改复查226次,开具执法文书2241份。

通报指出,下一步,该省将进一步强化执法“闭环”管理,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建立清单、逐项整改,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加重处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尤其对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或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的企业要采取加重处罚、停产停业整顿、纳入“黑名单”、责令关闭退出等措施。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四、辽宁:涉重大危险源危化企业全部实现在线监测预警

截至10月底,辽宁全省已完成275家危化品企业共计989个三、四级危化品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的监测数据、监控视频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工作,提前完成了应急管理部部署的年度任务。至此,辽宁省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353家危化品企业全部实现了在线监测预警。

今年5月,辽宁省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责任与权限,规范了预警信息分级推送与处置流程,并建立工作机制,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全省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运行。

据悉,全省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设置了风险预警、安全承诺、在线巡查、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通过接入企业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实现了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从而助力提升危化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中心日前发布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日报》显示,目前,全省企业在线率和安全承诺率居全国前列。

来源:辽宁日报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