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近日,江苏省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最新部署要求,听取省委第九轮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狠抓安全生产作为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检验,针对巡视发现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实抓细抓到位。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对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第九轮危化品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检监察建议的重要安排。会议充分肯定了专项巡视的成效,认为本轮巡视注重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政治监督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注重省委巡视与市县巡察相结合,既指出矛盾问题,也提出发展建议,督得严、巡得准、帮得实,取得了预期成效。
会议指出,“3•21”事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务必整出成效”和“两个不放松”的重要指示,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但巡视发现的问题表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还不够到位,在全面排查消除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上还不够彻底,在构建危化品行业领域“亲”“清”政商关系上还需引起重视,在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还要进一步发力,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始终保持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责任感,正视问题短板,拿出更大决心,保持工作力度,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会议强调,要用好巡视成果,持续推动整改工作走深走实。一是立足“传压力”,强化责任落实,严肃巡视反馈,强化日常监督,推动被巡视单位切实担起整改主体责任,凝聚起整改合力。二是抓好“当下改”,迅速堵塞漏洞,对巡视发现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做到发现一个、整治一批、解决一类。三是保持“强震慑”,从严处置线索,以高压态势、雷霆手段清除安全生产领域的顽瘴痼疾。四是着眼“长久立”,推进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部署,不断提升巡视巡察工作质效。要始终坚守政治监督基本职责,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着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驰而不息推进巡视巡察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巡视工作始终,精准发现问题、严肃反馈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发挥好巡视巡察的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和联系群众纽带功能。要从严从实加强巡视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规则,规范工作流程,推动巡视巡察工作规范化和干部专业化,扎实推动新时代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
来源:央广网
二、贵州:召开全省安全生产集中约谈暨警示教育会
日前,贵州省召开贵州省安全生产集中约谈暨警示教育会,对近期道路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危化、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进行约谈;对发生有影响事故的县级政府、单位、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
会议深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紧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四季度的特殊时段,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事故多发、频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会议要求,要坚决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深刻认识发生的这些事故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二是必须深刻分析这些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三是必须严肃调查处理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四是必须在狠抓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落实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自觉对照贵州省“十个方面责任落实体系”和“五个方面管理体系”抓好落实;要全面排查建立“两个清单”,认真开展落实情况自查和督查;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抓整改,把专项整治抓出成效;要从严从实加强监管责任落实,强化督促检查和监管执法;要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工作,大力提高应急处置的准备水平;要抓实安全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舆情应对工作,为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全面胜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建设平安贵州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三、广西:全面总结“中匀7”石脑油泄漏燃爆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委会召开“中匀7”轮危险化学品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总结会,全面总结“中匀7”轮石脑油泄漏燃爆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表彰抢险救援先进集体个人,深刻分析北部湾石化产业园存在的水上救援、危化品救援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8月4日,油船“中匀7”轮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广明码头装载石脑油期间,机舱发生燃爆冒烟,经过组织救援,当日5时14分火源被扑灭。但遇险船舶失去动力,船体倾斜,泵舱机舱发生漏油,可燃气体超标,人员无法进入泵舱检查抢修,存在二次燃爆严重风险。且船舶遇险水域位于钦州港鹰岭码头作业区,紧邻钦州石化产业园,一旦发生爆炸引起二次事故,直接威胁码头沿线甚至整个港区的化工(仓储)企业和航道安全,将对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险情发生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分别作出批示指示,要求“科学稳妥解除险情,确保不发生爆炸事故,最大程度减少损失”。自治区应急、海事、消防等部门派出联合专家组赶赴一线蹲点指导救援,并协调解决救援处置中装备、专家不足等问题。钦州市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一部十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应急部门及时协调落实各类应急物资,并首次启动“粤桂琼三省七市应急联动平台”;消防、海事、公安气象、交通、民政以及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相关部门等20多个部门各司其职,为险情的处置提供了雄厚力量。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与海事部门启动联勤联动机制,调集6个消防站、6个战勤保障单元、31辆消防车、1000余件套器材、218吨泡沫灭火剂、3.3万立方米氮气、130名消防指战员参与处置。整个作战行动分为测试论证、海上抑爆、油轮靠泊、油品过驳、机舱及泵舱渗漏油污除险五个阶段,按照“排险情、防爆炸、零伤亡”的原则,采取“注氮抑爆、防控静电、岸防保护、清舱排险”的总体处置对策。面对险情,应急、消防、海事、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党员干部放弃公休时间,主动请缨参加险情处置,为确保安全处置险情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2天的奋力救援处置,险情得到成功处置。
会议总结险情处置的成功经验:一是各级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快速响应;二是建立“明确一名领导、组建一个班子、制定一套办法、保持一个口径”的工作机制,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三是科学精准高效决策;四是党员身先士卒,始终敢于担当作为。
此次事故救援处置过程中暴露出广西海上救援力量和经验不足、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磨合、缺乏专业化抢险救援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会议从落实安全防范责任、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严格准入管理、提升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等作出部署,要求要认真总结“中匀7”轮危险化学品应急抢险救援处置工作经验,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要落细落实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的防范责任,对照安全生产职责,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的盯防,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船舶的动态监管。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结合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集中整治方案》要求,重大隐患“一事一办”“专人督办”,按照“四必进、七必查”的要求,迅速对辖区所有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清理各类源头安全隐患。要强化重大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实现风险因素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风险状态、发布风险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规程,落实危险化学品专业的应急处置专家、物资、救援人员准备,确保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到位,一旦发生险情、事故能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要严格准入管理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船舶的准入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要落细落实管控要求和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强化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储存、使用到产品进入物流、运输、进出口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全面推广使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的同时,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要全面提升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加快推进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强化海上、水上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推进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