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力量:2020年11月04日

发布时间:2020-11-04点击量:1107

一、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在强化专业技能中锤炼过硬本领

近日,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围绕森林消防队伍“一主两辅”职能定位,坚持实战化训练导向,按照“任务牵引、训战一体、专攻精练、体系发展”的思路理念,积极开展特种救援技能强化训练。训练期间,科学设置水域、地震等救援培训内容,灵活穿插智能、技能、体能9个比武课目,统筹推进“培训”和“比武”两项工作,加快补齐水域、地震救援能力短板,持续激发了参训指战员当尖兵、争一流的拼搏进取意识,为打造过硬的国家应急救援机动力量和拳头力量打下牢固基础。

聚焦实战:统筹集训内容

灾害救援,没有战火硝烟,却有生死考验。只有“抛下包袱”练就过硬本领,“逼到绝境”磨砺专业技能,才能不断提高队伍遂行综合性救援任务的能力。此次强化训练,坚持以实战为牵引。内容设置上,救援基础理论方面突出救援人员行动规范、编组划分及危险水域分辨、流速流量分析、专业装备认知和使用操作方法等内容;地震救援核心技能方面侧重被困人工搜索的基本方法、仪器搜索、顶撑、切割、破拆和生命探测仪器操作等内容,涵盖了地震救援和水域救援的基本技术种类,系统全面、知识丰富、技能实用,填补了总队地震、水域救援能力空白、满足了遂行实战任务需要。在参训队员选定上,按照“以特种救援大队为主、兼顾各单位快反分队”原则,优选特种救援大队54名指战员,并从基层各中队遴选16名干部骨干参加培训,实现了参训人员全覆盖,为下步深化转化培训成果、高效遂行救援任务储备了人才,奠定了基础。

找准短板:打破训练壁垒

在比武课目的初次测试中,200米游泳仅有4人达到及格水平,9项比武竞赛课目中,200游泳成为了参训指战员的短板弱项。针对训练中暴露的弱点问题,集训队科学设置了水域救援、游泳技能、静水救生、医疗急救、救护技术、激流救援、充气式动力橡皮艇救援、潜水救援和绳索救援等9项培训内容。灵活采取采取场景式教学、分步式实操、反思式总结的训练方法,引导全体参训人员在查缺补漏和强化训练中提升专业救援能力。为突出训练实效,集训队在训练中坚持把环境设险、把情况设全、把标准拔高,日均训练时间超过12个小时,并组织开展夜训和极端环境训练,按照“小班教学、进度分训、定时考核”的组训模式,为参训学员量身制定单人、班组、团队3大类训练计划,全体参赛队员斗志昂扬、奋力拼搏,在高标准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吃苦耐劳、连续奋战、攻坚克难的战斗作风,切实将练技术、练作风和练心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补齐了水域救援能力短板。

集智攻关:提升核心能力

在实战中,水域救援任务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全面系统的掌握水域救援的技术要领是提升核心救援能力的先决条件。训练中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逐步梳理出“单个课目练精、小组课目练强、难点课目突破”的训练思路,不断强化各课目成绩提高。特别是针对翻船自救、悬崖向上救援等难度大、标准高的团体竞赛课目,全体参训人员合理进行编组,组织开展集智攻关活动,寻找解决方法和破题手段。翻船自救课目中,队员们经常会遇到皮筏艇翻不过来,人员无法正确登艇等问题,各训练小组围绕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对每个成员的任务进行重新划分,从动作要领、协同配合、操作流程等方面一一进行细致规划,并积极开展训练演练,模拟救援小组突遇险情不慎翻船,演练救援队员落水将船翻转扶正,排除发动机积水后操艇返回靠岸,全面考验参训人员能否合理运用救援技巧、排除自身险情的过硬能力。通过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全体参赛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救援技能、检验了训练成果、提升了训练水平。

把握重点:增强训练实效

“应急救援,没有时间之分,一旦发生灾情必须要第一时间打通生命通道。”夜间救援一直是应急救援的难点重点,夜间救援训练更是全面检验训练成果、提升技战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为突出训练成效,集训队坚持把提升极端条件下的救援能力作为训练重点,以驻地夜间突发地震灾害为背景,按照比武破拆、顶撑等课目要求,大力开展夜间专项训练。训练中,针对个别队员反应行动不够迅速、装备运用不够灵活、协同配合不够默契等实际问题精选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能教会带的训练骨干担负教学任务,按照“不会什么学什么,哪里不行练哪里”的思路,严格把握训练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加强了个参训队员对装备操作使用、复杂情况排除、夜间救援技巧等内容的学习掌握,使全体参训人员亲身体验了夜间遂行救援任务的环境特点,有效提升了装备操作和现场应变能力,为下步比武竞赛打下良好基础。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坚持以战领训、以训促建,着眼转型强能新标准持续大抓实战化练兵,在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施训模式、方法手段、保障管理等方面不断聚焦用力、破解难题。全体参训人员不断锤炼操作技能和协作配合,进一步补齐了水域救援能力短板,树立了练兵备战的鲜明导向,强化了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队伍整体训练水平进一步提升,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来源:中国网


二、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举行地铁火灾灭火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1031日凌晨,在东城区磁器口地铁站,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举行了地铁火灾灭火救援综合实战演练。此次演练模拟了地铁站站台层UPS电池室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大量乘客被困车厢的情形。演练共调集14个单位、41辆车、339余人参演。


31030分,演练正式开始。此次演练模拟7号线磁器口地铁站在列车即将出站时,因站内线路故障导致站台列车无法出站。高温烟气迅速向站台、车厢内蔓延,造成大量乘客被困。地铁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实施处置对人员进行疏散,并启动固定消防设施。消防队伍接警后立即启动《北京市地铁火灾事故灭火救援预案》,调集专业力量及社会联动单位到场协同处置。消防队站到场后先后成立侦查组、搜救组、灭火组、照明组、排烟组等多个小组,深入地铁内部查找火点搜救被困人员;搜救组利用“鱼骨搜救法”对站台层被困人员进行搜救;灭火组利用灭火机器人、干式泡沫对UPS电池室进行灭火处置。辖区公安、交通、医疗等联动力量参与行动,提供外围警戒、交通疏导、医疗保障等工作。055分,明火被扑灭,所有人员全部安全救出,人员得到妥善救助,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此次演练为力求实战,模拟运行列车故障无法运行、站台层因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灭火救援全过程,从灾情发生到自防自救、从应急响应到专业处置、从初战控火到强攻近战、从联勤联动到善后处理各个环节紧扣相连,现场设置疏散、搜救、排烟、照明、保障、破拆、内攻、通信、紧急救助、决策指挥等实战环节,同时运用实战化指挥系统、消防员生命体征监控、灭火机器人、定向声波发生器等多种技术和装备辅助处置,对固定消防设施应用、灭火救援行动规程、专业队建设规范、装备器材性能等成果进行了检测。此次演练检验了北京市地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以及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作战能力,锻炼了队伍,积累了救援的实战经验。

来源: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三、青海消防救援总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处置专业科目训练

为深入推进青海省消防救援队伍多灾种综合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工作,近日,青海消防救援总队训保支队组织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多灾种综合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组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处置专业科目训练。

培训工作结合作战编程采取“先理论教学、后实操作业”的培训模式,扎实开展了《车辆交通事故处置程序和行动安全要责》、《公路隧道灭火救援行动要点》和《公路隧道灭火救援行动紧急避险》等理论授课,并针对青海省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的实际,围绕近年来发生车辆及公路隧道事故救援战例,还原事故现场,复盘战斗经过,及时指出处置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归纳经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培训,参训指战员对车辆交通事故救援技术理论学习更加深入,操作技能掌握更加精准,人装结合实践操作更加科学,实战运用更加专业,有效巩固提升了队伍交通事故救援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能力,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多灾种综合救援实战演练提供强有力保障。

来源:青海消防救援总队


四、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举办2020年执勤岗位练兵比武竞赛

为贯彻落实部局“提质强能”总要求,检验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成效,提升队伍灭火救援打赢制胜能力,近日,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举办2020年执勤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全市20个支队、964名指战员同台竞技、激烈角逐。

此次比武竞赛是消防队伍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和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理念的生动诠释,是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六训”练兵机制成果的集中展示。

下一步,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将以此次比武竞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练兵工作走实走深,锤炼科学高效、专业精尖的战斗本领,发扬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战斗精神,培树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战斗作风,全面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

来源:天津消防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