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舆情参考
监测时间:2020.9.19—2020.9.25
- 一周舆情综述 -
本期传播量折线图
1.与应急管理相关全网信息数量共3613848篇。
2.与应急管理相关纸媒报道2483篇,新闻网报道162818篇,移动端33651篇。
3.与应急管理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101890篇,微博相关信息3297850条。
4.与应急管理相关论坛贴文15137篇,博客19条。
本期涉应急管理全网信息从传播趋势看,9月24日达到峰值。内容上,国内方面,“双节”假期安全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国学校消防安全公开课等受关注;国际方面,印度一居民楼凌晨倒塌、尼日利亚油罐车爆炸引聚焦。
- 大数据热词云图 -
- 一周热点新闻报道TOP10 -
监测时间:2020.9.19—2020.9.25
*监测渠道:纸媒、网站、客户端
- 应急先“声”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今年以来,无论是疫情突袭还是洪涝灾害,都说明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坚持底线思维,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有充分的预见和准备,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未雨绸缪的忧患,才能做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有备无患》指出,树立底线思维,安不忘危、防患未然,我们就能从底线出发,看到“坏处”、解决“难处”、争取“好处”,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要牢牢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底线,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进一步健全各级森防指组织指挥体系,科学高效组织扑火行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应急扑救人员安全。要强化应急处置,综合运用卫星、视频、瞭望、巡护等监测预警手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打早、打小、打了”。
——当前我国已有7个省份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9月21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副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听取近期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在旧体系打破、新体系重建的磨合阶段,各地要举一反三,在监测预警与初期处置、灭火指挥与力量协同等事权责任由上至下逐级理顺流程,以区乡两级防灭火办为核心,减少报告、核查环节,建立高效的森林防灭火工作体制。
——当前我国不少地区已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针对某县在原来可一对一直接核实火情的程序之上,加了一道中间核实程序的情况,中国应急管理报读者呼吁《瞄准更高效 理顺流程减环节》。
网友们给此次“灭火行动”点赞,也是迂回地表达了某种期许:消防设施应该多些智能化,少些摆设化。
——近日,北京龙湖长楹天街购物中心,一调酒师表演时冒出火焰触发灭火装置,大水精准洒下。据防火监督员介绍,该消防水炮前端探测器为光电管的红紫外传感器,通过中央控制器自动侦测及定位火灾位置,启动电磁阀直接对起火位置进行喷洒,直至火源熄灭。新京报发表评论《精准浇灭商场冷烟花表演,让智能化为消防设施赋能》。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没必要的投入就难有理想结果,但依然有企业未认清这一点,总是想方设法在安全投入上打折扣。
——目前还有部分企业安全“软硬件”投入不足,无法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中国应急管理报读者呼吁《划好预防“硬杠杠” “软硬件”投入勿打折》。
职能部门要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景区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和隐患。
——9月18日15时许,重庆奥陶纪景区一工作人员乘坐景区4号速滑线拍摄宣传视频,到站时发生意外,施救过程中从高处坠落后抢救无效死亡。北京青年报发表评论《高空索道坠亡事故再敲旅游安全警钟》。
“洪水退却后,我们要抢抓第一时间,拼出第一效率。”
——重庆市江北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向守元说,“为尽快、妥善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要紧盯关键节点,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助力企业、商户复产复工。”目前,该区受灾企业中恢复生产的有15家,占总数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