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完成了在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历时10余天的搜救任务,于21日凌晨顺利返回北京。
率队归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尹光辉表示,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此次日本地震海啸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开展搜索救援任务,队员们克服余震、海啸、核辐射、天气变化等带来的危险与困难,在近4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对140余座重点废墟开展仔细搜索。针对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国国际救援队每天进行核辐射检测,确保队员在安全范围内实施搜救任务。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日本驻华公使山崎和之等到机场迎接中国国际救援队完成赴日地震海啸灾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归来。
陈建民表示,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后,冒着余震不断和海啸警报频发的危险,向灾区提供了及时高效、真诚无私的人道主义救援,救援队员通过真心、爱心、诚心和细心,赢得了日本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山崎和之对中国第一时间提出并派遣救援队赴日本灾区救援“感激不已”,他说,15位中国救援队员冒着余震、海啸危险,在重灾区大船渡市尽最大努力搜索救援,让日本民众备加感动。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日救援行动回顾: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中国政府紧急派出由15名队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飞赴日本,成为抵达重灾区大船渡市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这15名队员中,3名来自局机关、2名来自搜救中心、1名来自局工程力学研究所、8名来自部队、1名来自武警总医院,他们都是搜索救援、建筑结构、医疗、综合保障方面的专家,并具有丰富的国内外救援经验。
在日本大船渡市搜救期间,核辐射危机加重、强余震频发、海啸预警不断、天气恶劣,灾区民众和部分国际救援队陆续撤离,但救援队全体队员临危不惧、攻坚克难,采取前队快速排查与后队重点详搜相结合、人工排查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实施精确、快速在地毯式搜排方式,大大提高搜索效率,成功发掘1具遇难者遗体,并成为最后一支离开大船渡市的国际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