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急要闻:2020年09月09日

发布时间:2020-09-09点击量:985

一、广西:建立工作专班制度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为进一步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要求,自治区安委办建立完善工作专班制度并召开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专班工作会上传达学习了自治区领导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展情况通报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听取各专题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展情况汇报,重点查找各行业领域当前存在的重大风险、突出问题、重大隐患,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建立工作专班制度,紧紧围绕主要任务和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落实跟踪指导、协调联动、边查边纠、清单管理、情况报告、信息报送等工作职能,形成自治区、市、县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健全专项整治协调联动机制,通过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形成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推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整治到位”,为专项整治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提供保障。

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指出,2020年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原则,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负责。盯紧存在问题,加强隐患排查整改,每月通报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展情况。各部门各单位立足本职,结合各行业特点,工作专班制度有力推进全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较好成效。一是全区14个设区市、118个县(市、区、开发区)均印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建立任务分工、任务清单,认真组织开展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二是自治区发改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八桂行活动”和油气管道保护检查调研工作。三是广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煤矿“打非治违”活动、重点煤矿“开小灶”检查、煤矿“一通三防”、煤矿防治水专项监察和“强监管严执法年”专项行动等执法活动,深化煤矿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原则,开展联合执法。自6月份以来,全区各级监管监察执法部门累计参加煤矿安全检查执法人员286人次,聘请专家90人次,检查煤矿56矿次,检查发现各类煤矿安全隐患和问题181项,下达各类执法文书261份,实施行政处罚20矿次。四是自治区交通厅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一图两清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根据“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稳步推进”的方案进行部署推进,明确指出了“风险隐患见底、问题整治彻底、责任落实到底、运行管控筑底”的总体目标,分为“动员部署、排查整治、集中攻坚、巩固提升”四个阶段,涵盖“学习宣传、交通运输、道路运输、责任落实、危废整治、烟花爆竹、消防安全”七个方面66项重点任务。上半年,全区共出动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执法人员5.12万人次参与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检查货车14.4万辆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1.08万辆,卸载货物16.54万吨。五是自治区住建厅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重大危险源监管,督促各地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清单。玉林市“5.16”较大事故后,组织开展了全区在建房建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筑起重机械方面共排查塔式起重机2089台、施工升降机1440台、物料提升机435台、其他起重设备127台,对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责令停止使用189台。

下一步,健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例会、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部门协作推动机制,排查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狠抓专项整治工作各个环节的落实,确保广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二、山西:开展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专项督导

为扎实推进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实现“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预期目标,91日至10日,山西省政府安委办组成11个督导组对全省开展“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督导组在每个市至少抽查2个县级政府、3个企业和4个“零事故”创建主体(村、社区、事业单位),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重点督导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市、县政府层面。重点督导“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制定及动员部署情况;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情况;细化梳理“三年行动”任务,建立制度措施清单、问题隐患整改责任清单、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清单和追责问责清单的情况;推动工作落实及开展督导情况。

企业方面。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本单位“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情况;建立和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情况;落实重大隐患向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规定情况等。

“零事故”创建单位方面(包括村、社区、学校、医院和企业)。重点督导“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情况;成立创建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及创建目标任务情况;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情况等。

山西省政府安委办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此次督导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求各督导组在全面掌握各市“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部署情况基础上,对2个专题、11个专项整治及“零事故”单位创建进行全面督导,总结工作亮点、发现问题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强化对“三年行动”和“零事故”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

来源:山西日报


三、广东:全方位打造现代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机构改革以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编制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规划,推动建立省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设立省级救灾物资前置点,建立应急物流保障网络,全方位打造现代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今年的防汛防台工作中,正是有了现代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支撑,广东省在每一次灾害发生后,都实现了应急物资调得迅速、送得及时。

编制储备规划 完善购置清单

“重点购置救灾帐篷、冬被、折叠床、移动桌椅、多功能睡袋、救灾应急包、雨衣等12个品种救灾物资。”今年4月,广东省发布的2020年省级救灾物资年度购置计划中,列出了重点购置的物资种类和数量。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根据往年灾情形势,采用定量方法,编制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制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目录,合理确定储备规模,进一步推进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2020年,广东省省级救灾物资年度购置计划相较于往年更加完善。一是物资品种更加丰富。为更好保障受灾群众生活需求,广东省新增了多功能睡袋、移动厕所、手摇应急灯、救灾应急包、雨衣5种救灾物资。二是储备方式更加多元。广东省采取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有机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三是物资保障更加有力。按计划购置完成后,广东省省级救灾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将全面增加,有效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救助水平。广东省三防物资储备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上旬,中心仓库及区域仓库所有物资的检查维护就已基本完成,并已备足价值7000多万元的各类防汛抢险物资,主要包括防汛抢险物料、冲锋舟和救生艇等救生救援器材,以及供排水设备、发电设备、照明设备、应急监测设备等。

推动信息化建设 建立联动机制

近年来,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致力于打造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共用共享,为“大应急”提供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启动“智慧大应急”项目规划,推动全省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筹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物资、森林防灭火物资等应急物资管理使用,实现各级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共用共享,以及应急物资线上申请、轨迹跟踪、线路规划、联动运输等功能,提高应急物资调拨时效。20196月,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建立省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重点提升省级救灾物资调拨时效。今年6月“龙舟水”期间,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先后2次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拨省级救灾物资驰援肇庆市、清远市,快速协同完成救灾物资书面申请、指令下达、物资装车及起运等工作,在3小时内就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为进一步规范省级三防物资调用程序,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水利厅对省级三防物资的使用管理进行了规范,确保省级三防物资调用高效、调运及时;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广东局签署应急物资保障联系机制合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应急联系机制,进一步强化中央和省级应急物资应急联动水平,有效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还建立了社会动员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应急救灾格局。今年1月,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与省红十字会签署防灾减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合作协议,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共用、信息通报、统一指挥调度、资源协同保障等工作机制,将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力量和救灾储备物资纳入全省应急救援体系。同时,积极推进与顺丰集团、京东集团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战略合作机制,在应急物流保障、应急物资筹措、应急物资仓储、智慧物流运用等4个方面展开合作,推进应急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

前置救灾物资 织密民生网络

广东省水旱风灾害频发,年均有5.3个台风登陆或受其严重影响,年均发生22场暴雨洪水,冬春连旱105遇,低温冰冻灾害时有发生。为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坚持“‘统’字当头、‘预’字打底”的原则,不断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受灾群众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今年以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次组织省级救灾物资前置工作。汛期前,广东省根据自然灾害年景会商研判,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往年灾情特点及当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等因素,从粤东西北地区选取南澳县、龙川县、兴宁市、阳春市、信宜市、新兴县等20个多灾易灾县(市、区),作为本年度省级救灾物资前置点。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前置物资早在327日就已全部前置到位,主要包括折叠床、棉被、毛毯、夏服、防雨篷布等,总价值543万元。在出现“龙舟水”期间,前置的省级救灾物资第一时间发放到位,为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后汛期特别是台风季节灾害救助准备工作,在台风到来之前,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再次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了第二轮省级救灾物资前置工作,重点针对台风灾害多发地区,兼顾冰冻灾害多发地区、偏远山区等,从粤东西北地区选取汕头市潮南区、肇庆市德庆县、汕尾陆丰市、揭阳市惠来县、潮州市饶平县等20个多灾易灾县(市、区),作为下半年省级救灾物资前置点。前置物资主要包括折叠床、夏服、清凉被、毛巾被、棉被、绒衣裤等,总价值约600万元。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四、陕西:开展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清理整治“回头看”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严格事故调查和事故整改措施落实,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切实发挥事故查处的警示惩戒作用,根据国务院安委办要求和陕西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安委会近日下发通知,在全省部署开展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

清理整治工作围绕近年来全省发生的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典型一般事故进行,主要对事故调查组织情况、事故批复结案情况、事故责任追究情况、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清理整治不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工作不深入、未按期结案、不履行调查报告审核批复程序、责任追究轻描淡写、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零。

陕西省安委会要求,此次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各市(区)、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工作落实。要组织成立工作班子,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细致梳理事故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抓好事故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落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来源:陕西应急管理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源:网络综合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