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消防:全力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
受上游地区强降雨影响,长江5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峰过境渝中,朝天门、储奇门物流市场、菜园坝水果市场等地水位上涨,渝中母城沿岸迎来严峻的洪峰考验。面对险情,渝中区消防救援支队、水上消防救援支队等多支队伍紧急行动,接连开展救援工作。
有警必出、有险必救
“警报!储奇门物流市场一楼商铺及长滨路储奇门高架桥下道路被淹,十余名群众被困,车辆无法通行!”8月18日,渝中消防较场口消防站接到报警后,迅速奔赴现场,携带救生衣、水域救援专用漂浮绳、冲锋舟等装备,逐一营救疏散被困群众,并沿街商铺喊话,帮助商户搬运转移各类物资。 8月19日,菜园坝水果市场水位上涨,大量商铺被淹,导致多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为迅速疏散转移被困群众及市场内各类物资,渝中支队立即调派了特勤、较场口、小什字消防站5车30人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救援人员在确定被困群众位置后,对其进行逐一营救疏散,并帮助市场商户搬运转移各类物资。
洪水也对渝中半岛的古老文物造成了威胁。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日报》旧址内涝严重,渝中支队第一时间调派化龙桥特勤站出动2车10人,前往开展排涝作业,并协助工作人员抢救被水淹的大量文物。排涝和抢救文物工作一直持续到19日凌晨,由于洪峰持续高涨,排涝工作很难继续进行,消防救援人员在协助搬运完所有文物后才有序撤离。
据了解,截至19日20时,渝中区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指战员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超过30小时,共出动人员210人次,营救被困群众9人,疏散受灾群众230人,抢救财产350万元。
水上消防紧急转移300余人
随着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和嘉陵江第2号洪水来袭,水上消防救援第一时间启动战时工作机制。19日凌晨5时,支队前置执勤力量应召驻守朝天门码头,支队长刘亮森、副支队长封明磊带领30名消防指战员、2艘救生艇、4辆消防车在此紧急集结。
15时,支队临危受命:清除江面安全威胁,打捞群众财产物资。10名指战员驾艇驱舟,逆浪而行。15时50分,支队指战员在清理漂浮物时,发现长江滨江路大唐诺亚公寓楼发生积水内涝,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亟待转移。了解情况后,太平门站指战员立即驾驶冲锋舟奔赴现场,实施救援。
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战员发现,该公寓出口已被洪水淹没,被困群众若想成功转移,只有以二楼楼梯窗口作为撤离中枢,再以冲锋舟分批次转移。确定救援计划后,支队2艘冲锋舟、10名指战员迅速展开行动,投身群众救援。在渝中消防救援支队、重庆长航、重庆港航等救援队伍的协助下,18时30分,被困群众全部被转移至安全地带。
据统计,当日,水上消防支队开展抢险救援和巡航巡查60余次,清理漂浮物100余吨,转移被困群众300余人,连续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来源:人民网
二、甘肃森林消防总队:200名指战员在陇南灾区开展清淤救援工作
近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陇南支队结合汛情灾情实际,调集所属天水大队、武都大队成县中队80余名指战员增援救灾一线。为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该支队近200名指战员全面展开清淤和道路抢通行动,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大会战。
当日上午10时,该支队出动110人,继续前往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大湾沟执行灾区清淤任务。在大型机械车辆配合下,参战指战员并肩战斗,你呼我应,互相鼓励,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浆中,奋力用铁锹将垃圾淤泥一锹一锹往铲车上装……
为确保白龙江支流多二河堰塞湖溃坝引发的洪水顺利过境武都区,当日下午1时50分,该支队根据陇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及时调整救援力量,由该支队政委唐时军带领46名指战员,采取设立观察哨、车辆巡逻、人装巡护的方式,沿白龙江岸边分段把守、巡护巡查,并及时劝导群众、车辆。
据了解,当日中午12时35分,该支队还出动66名指战员,紧急向文县舍书乡三里坪村挺进,行驶至国道212的董家坝附近时,由于存在300余米的涉水路面,车辆无法通行。随即,该支队派出7人前突小组,由所属武都大队大队长刘洋带队,涉水冒险,前往探察文县舍书乡三里坪村人员被困和道路通行情况,因部分路面积水过深,隧道被堵,且无可绕行道路,前突小组前行4公里探明情况后被迫返回。据该支队领导介绍,支队救援分队将尽快想方设法挺进灾区展开救援行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来源:兰州新闻网
三、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开展第二届“火焰蓝”灭火专业技能尖子比武
“拉,往上拉,还有不到两米就到了……”。近日,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第二届“火焰蓝”灭火专业技能尖子比武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攀枝花、阿坝、甘孜、凉山、成都五个单位,60名训练尖子将在成都训练大队及野外陌生地域展开激烈角逐。
“紧贴任务、多能合一、连续对抗”是今年比武的一大亮点。
从比武方案拟制到考场布设,从单个人员角逐到团队编组作业,比赛全程聚焦作战要求,比武标准对标训练大纲。全面检验指战员理论掌握、技能应用、体能储备和临场应变等素质能力。
此次比武共区分大队级、中队级、消防士、预备消防士4个层面,囊括野外山地水泵架设与撤收、夜间按图行进、特殊地形烟点处置……等十项课目,全部瞄准实战需求,所有环节按照战场背景导入。
比武现场,参赛队员身上更具“野性”和“战味”,据了解,他们的最高年龄38岁,最低年龄仅有21岁,有久经沙场的大中队主官和班长骨干,也有初出茅庐的预备消防士。
“这次比武目的是选拔训练尖子、树立训练典型,引导队伍训练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队伍转型升级、提质强能。”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总队长夏进荣说。
在特殊地形烟点处置课目上,比武人员要利用绳索技术进行索降来处理烟点,输水的时间和安全性作为衡量成绩的标准。在比武现场,批判组对参赛人员准备器材、着装穿戴进行统一检查,除统一准备器材外,决不允许其他装备出现。
当其中一组比武人员完成作业时,只因一名参赛队员未按规定配带防火手套,被扣20秒。
“太严了!”有人惊呼。
现场评判员却说:别小看这一细节,虽然课目圆满完成,似乎没有影响,但要是在火场上,不佩戴规定防火手套,那是要吃亏的,我们在这些细节方面的较真,既是对参赛队员的辛勤付出负责,更是对队伍战斗力负责。
“紧贴实战的比武,既要单项硬,还要全程快,身体虽然疲惫,但让人兴奋,这样的比武很过瘾。”刚刚完成特殊地形烟点处置的四级消防士曹玉明对此次比武颇有感触。
夜间按图行进是对队员图上作业和体能进行考验的一项课目,山路崎岖,地形复杂,全程距离不少于8公里,需在规定时间内在军事地形图上标出1个站立点、4个目标点、1个终点;利用地图和指北针找出4个目标点标记,并用照相机记录目标点标识和11人(1人负责照相)的合照。没有北斗定位也没有高德导航,只有一张卫星地图和一张简易草图。全程,参赛队员们仅仅依靠一枚指北针与一张地图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平时所学理论知识,密切配合明确分工,快速确定行进路线,克服各种困难。
在漆黑的山野林间,所有参赛队员仅凭微弱的电筒光线和聪慧的头脑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寻找着每一个坐标点,然而,尽管山路崎岖,人员在疲惫到极点的情况下,他们还不忘给自己和队友鼓劲加油,对于这些训练尖子而言,这个夜晚真的很漫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将继续围绕水泵架设与撤收、200米综合体能竞技、通过灭火障碍,野外山地负重行军等5项课目开展比武竞技。
来源:中国森林消防
四、甘肃森林消防总队:千余名指战员奋战在防汛抗洪一线
入汛以来,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坚决执行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积极调动一千多名指战员连续奋战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全力以赴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22日下午,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到陇南文县亲切慰问总队一线救援指战员,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实抓细责任措施,统筹做好应急抢险、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工作,坚决夺取防汛救灾全面胜利。
枕戈待旦,奋力确保海河安澜
七月中旬,我国北方汛期形势进入关键时期,多省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防汛工作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按照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统一部署,由王永军副总队长带总队前指、特勤大队百余名指战员进驻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担负海河流域抗洪抢险力量前置备勤任务。
一个多月来,备勤队伍紧密接合河北省水域分布、气象预报、地形地貌等特点,先后与河北省应急厅、石家庄市应急局、正定县应急局以及省消防救援总队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就担负防汛抗洪任务具体工作进行沟通对接,对重点防护区域灾害等级进行了分析预判。尤其针对分布在该流域的大小200余座水库、支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大清河、子牙河系防洪工程灾害等级进行了重点分析预判,全面筛查出可能存在的气象、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并拿出相应的处置预案。同时,与相关应急部门做好对口衔接,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遇有突发灾害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处置行动,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期间,总队前进指挥组带特勤大队在石家庄滹沱河水域开展了大规模水域救援技能专项训练,着力提升队伍遂行多样化应急救援任务能力水平,加快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力量体系建设,全面做好应对汛期突发气象、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准备。
此次抗洪抢险力量前置,是总队第一次跨省遂行防汛抢险备战任务,总队派出了救援“拳头”力量——特勤大队担负此次任务,前置力量将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防洪准备、转移搜救群众、抢险封堵排涝、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科学高效组织队伍参加洪涝灾害抢险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当好党和人民“守夜人”。
突降暴雨,指战员星夜救援
8月5日凌晨,庆阳市突降暴雨,仅3小时降水量就达到78.4毫米,造成市区及周边多地内涝严重,道路留下了大量淤泥和垃圾,严重影响当地群众通行安全。险情就是命令,总队第一时间派出庆阳、西峰两个大队百余名指战员,动用9台救援车辆,携带大功率水泵等救援设备奔赴现场展开抢险行动。
结合现场实际,大队迅速与受灾地地方应急部门了解勘察受灾情况,合理分配救援力量,划分多支救援小组。水泵组利用水泵进行道路及居民营院排水,清淤组负责对街道以及受灾居民室内进行清淤排水,筑坝组负责利用沙袋搭筑阻水隔离带,针对个别道路,洪水消退后,淤泥覆盖高达20公分,给行人通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加上现场残留物品较多,给清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全体指战员持续奋战不怠,利用扫帚、铁铲将淤泥一铲一铲的铲除,最后再利用水带将积水赶走,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对受灾区域进行清淤排洪处理。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战斗,参战指战员排水清淤转场共计20余次,清淤5000平米,搭筑拦水坝150米,水泵连续作业两个多小时,排除积水水400立方米,确保了受灾区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恢复如初。
群众落水失踪,指战员紧急搜救
8月16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颖川河一名地方群众不慎落水失踪,接天水市麦积区应急局通报,总队陇南支队天水大队立即出动20人前往搜救救。经现场侦查,落水区域为颖川河流域,河面宽阔,河道情况错综复杂,整个搜救工作难度较大。为保证搜救安全,天水大队联合当地河长部门,驾驶橡皮艇对负责落水点下游三公里任务区域开展拉网式搜寻。时间就是生命,每一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现场救援人员都绷紧神经一遍又一遍的搜索,当地村民也同时对下游河道进行逐一搜索,最终于下午15时35分,落水人员遗体在下游7公里处被当地村民发现。
突发堰塞湖险情,无人机分队赶赴现场
8月18日凌晨3时许,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境内白龙江支流多儿沟旺藏镇班藏村下方100米处跨河涵桥发生塌陷形成堰塞湖,至上午11时水位回落,但S209多儿沟2号、3号涵桥冲毁,存在极大形成堰塞湖风险。应迭部县应急管理局商请,8月19日8时30分,总队立即派出迭部大队前突小分队迅速前往迭部县旺藏镇班藏村对相关隐患点进行空中侦察工作。
到达指定区域后,前突小分队迅速开展空中应急侦查工作,第一时间发回受灾区域地表影响资料,为灾情评估、堰塞坝体土方计算、下步灾情处置以及防范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甘肃省政府副省长李沛兴、甘南州州委书记俞成辉、迭部县县委书记任青东珠等领导全程观看航拍影像,对风险区域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对下步灾情处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突发山体滑坡,事故现场紧急救援
2020年8月19日16时10分,接迭部县应急管理局通报,迭部县九龙峡发生山体滑坡并砸中地方车辆,总队迭部大队立即出动3辆救援车辆15名指战员携带相关装备器材前往救援。
16时50分,大队到达事发区域,经现场勘察,该事故系山体滑坡砸中下方一地方车辆,初步排查车内2人均无生命迹象。由于该区域持续有山体落石,直接采取破拆作业有较大的安全风险。经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及友邻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沟通,大队决定将车辆拖至安全区域后采取破拆方式进行救援。在行动中,大队派出观察哨利用无人机观察上方落石松动情况,做好随时预警准备,并提供所带钢丝绳协调地方挖掘机将车辆拖至安全区域,随后,大队派出骨干力量对车辆实施破拆,成功将2具遗体转移,并进行包裹移交地方。在处置过程中,指战员能够克服心理压力,采取科学合理方式实施救援,行动迅捷有序。至此,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整个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挺近孤岛,救民于水火
8月18日,陇南支队在向文县舍书香三里坪挺近过程中,队伍行驶至国道212的董家坝附近,由于存在300余米涉水路面,车辆无法通行,经过现场指挥人员与地方同志沟通协调,决定由该支队武都大队长带领6人,组成7人前突小分队,在当地两名向导的带领下,携带救生装备和卫星电话,前出探查情况。7人小组由铲车运送约1.5公里至离透防村,前方被淹没路面约1.2米,7人涉水通过500水流湍急道路至白拉坝,发现前方路段积水更深至少2米以上,水面与白龙江平齐,无法通行,受灾情况复杂,且前方隧道被泥沙和水堵住无法通行,上山绕道全是断崖,当地群众告知此处距离外纳乡10公里,由于天色渐黑,16时50分,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要求7人小队返回。19时40分,7人小队安全返回和救援队伍汇合。
连日的强降雨,导致陇南武都外纳镇农贸市场成为一座孤岛,周边泥水深约1.5米。据了解,截止8月19日,该农贸市场约40名群众已被困楼内3天,他们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8月19日12时20分,陇南支队闻令而动,该支队支队长郭同海带领34名指战员,一路翻山越岭,徒步跋山涉水近3小时挺进“孤岛”,于15时10分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外纳镇农贸市场,成为外界进入的第一支专业救援队伍,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奋力营救,截止当日19时,参战指战员将被困群众全部被转移至安全地带。
灾后重建,800名指战员众志成城
自8月17日以来,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从所属陇南、平凉、张掖三个支队,庆阳、平凉、天水、武都、成县、迭部、合作、甘州、肃南9个方向,第一时间派出共计800名指战员投入陇南文县抗洪抢险救灾。目前,该总队广大指战员仍奋战在抗洪一线,冲锋在前、向险而行,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安全防线”。
8月17日,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发生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总队陇南支队接到情况通报后,立即启动抢险救援应急预案,出动8台车近百名指战员紧急驰援,执行场地保障、装填沙袋和加固堤坝任务,有效阻止了泥石流灾害漫延扩大。8月18日,总队陇南支队结合汛情灾情实际,又调集所属天水大队、武都大队成县中队80余名指战员增援救灾一线。为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该支队近200名指战员全面展开清淤和道路抢通行动,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大会战。截止20日,该支队累计清理受灾道路4000多米,装填沙袋7000余个,清淤3500立方,并使用水泵对路段进行了彻底清洗,助力灾区打通主要通道,实现正常通车。
8月20日18时,刚刚完成陇南武都灾区救援任务的总队陇南支队闻令而动,先期派出第一梯队130名指战员、出动13台车辆采取摩托化机动的形式,从武都星夜兼程转战驰援文县碧口镇灾区全面展开排涝清淤行动。截止8月22日12时,共清理道路2500余米,清理淤泥垃圾160余方,派出污水200余吨,运送受灾物资1000余件。8月20日,根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令,总队陇南支队所属合作大队、迭部大队150名指战员在通往武都道路中断的情况下,星夜兼程9个小时,绕道奔赴陇南,随支队第二梯队奔赴文县进行抗洪抢险,截止目前陇南支队共计350名指战员已全部投入到救援当中。
8月21日,总队平凉支队接到任务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调集崆峒、庆阳、西峰三个大队的抗洪抢险力量共250名指战员,25台救援车辆,从平凉、庆阳两地同步出发,机动数百公里,火速驰援陇南文县参加抢险救灾。
8月22日,总队张掖支队接到任务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闻令而动,紧急出动200名指战员,17台救援车辆,从甘州、肃南两地同步出发,机动一千余公里,驰援陇南文县参与当地抗洪抢险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初心使命,汇聚强大力量。总队指战员定将牢记习总书记训词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辱职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敢于于洪峰袭来时勇斗滔天之浪,在狂风暴雨中守护万家灯火!“灾情不退,我不退!”这是抗洪指战员与灾情斗争到底的坚定承诺,是“火焰蓝”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立下的铮铮誓言。
来源:甘肃森林消防
本文信息来源以上媒体,该篇由中国救援装备网于互联网整理提供。如有不准确、侵权及不足之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