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舆情内参 | 从汛期科普“流量王”中总结“吸睛”法则

发布时间:2020-07-30点击量:951

应急管理舆情参考(尝鲜版)

监测时间:2020718日—2020724

- 一周舆情综述 -


本期传播量折线图

1.与应急管理相关全网信息数量共2836383篇。

2.与应急管理相关纸媒报道4152篇,新闻网报道156085篇,移动端38851篇。

3.与应急管理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总计115648篇,微博相关信息总计2513270条。

4.与应急管理相关论坛贴文8347篇,博客30条。

本期涉应急管理全网信息从传播趋势看,于722日达到峰值;传播渠道上,微博占比最大;内容上,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水情、汛情引聚焦;西藏那曲尼玛6.6级地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招录1.5万名消防员引关注。

- 大数据热词云图 -


- 一周热点新闻报道TOP10 -


监测时间:2020718日—724

*监测渠道:纸媒、网站、客户端

- 一周热门微博话题 -

1.  #全年最热的时候来了#

阅读1.1亿         讨论3.5

摘要:7221637分,大暑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江南大部、华南中东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浙江、福建、江西东部和南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不过,也有武汉、成都等地网友表示,感觉今夏一直不算热。

2.  #安徽六安金寨遭遇极端暴雨#

阅读5976万        讨论2.3

摘要:【#安徽六安金寨遭遇极端暴雨#,梅山水库超汛限水位】安徽遭遇强降雨,六安、金寨等地打破全年日降水记录,并引发山洪及内涝。截至718日下午,金寨县境内梅山水库坝上水位128.62米,超汛限水位3.35米。

3. #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7.8级地震#

阅读3207.6万     讨论1091

摘要: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7221412分(当地时间7211912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已触发海啸预警,现场可以看到数十米巨浪。

4.  #洞庭湖边一乡镇创寻宝式防汛法#

阅读158.3万      讨论82

摘要:【#洞庭湖边一乡镇创寻宝式防汛法#:将扑克藏坝堤隐患处,村民排险找到可兑现金[并不简单]】近日,为调动乡民防汛排险的积极性,湖南岳阳团洲乡独创出“扑克防汛法”:头天晚上工作人员将盖章的扑克藏在堤坝可能出现隐患处,次日乡民在排险时找到扑克就能换100元。通过投牌找险,目前已发现并成功处置险点4处。

*监测渠道:新浪微博

- 应急先“声” -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避险,全面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统筹做好方案预案、队伍物资、蓄滞洪区运用等各项准备;强化巡查防守,全力抢险救援;落实救灾安置措施,精心谋划恢复重建。

——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防汛形势严峻,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势较为紧张,防汛抗洪工作压力较大。针对当前南方防汛态势,国家防总和应急管理部多次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

称赞抗洪精神、肯定抗洪人员的付出,与如何看待灾难是两回事。如果对抗洪精神的提炼,是通过美化灾难,在灾难中强行寻找“正能量”实现的,这恰恰是对抗洪精神的唐突。灾难的公共叙事可以有多重视角,但其中的分寸与边界,社会有着共识,不应该被随意突破,尤其是顶着官方名头的机构发声,更不宜犯糊涂。

——南方洪灾肆虐,江西鄱阳湖流域成重灾区。“鄱阳发布”发布《洪灾也不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坏东西》引争议。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称别为灾难“美颜”。

我是党员,此时不冲什么时候冲。

——入汛以来,这句话成了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森林航空护林总站年轻党员杨汶樾的口头禅。今年贵州省遭受12轮强降雨天气袭击,遭遇近60年最大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甚至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多次紧急调派杨汶樾和同事们赶赴灾区。

防汛抗洪,是一场检验应急能力和日常治理成效的大战。巡堤查险、防汛值班擅离职守,一旦出现险情,势必影响救灾应急响应速度,贻误抢险救援的最佳时机,后果不堪设想;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不到位,就会使个别问题演化为社会问题;灾后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不及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任何一个环节都关乎全局,容不得半点差池。

——针对防汛救灾关键期,少数党员干部玩忽职守,落实防汛措施不力。人民网发布评论《防汛抗洪关键期,绝不容玩忽职守》。

“我也没想到这次的滑坡这么严重。不存在救了谁,我是监测员,发现险情及时上报,这就是我的责任。”

——对于“救了全村人”的说法,陈光明这样表示。2020721日,湖北恩施市沙子坝滑坡。屯堡乡马者村地质灾害监测员陈光明717 日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例行监测时发现险情迹象,及时上报,引起工作人员重视,作出群众撤离决定,滑坡发生无一人伤亡。发挥了地灾“预警第一人”的关键作用。

防汛救灾如同作战,分分秒秒弥足珍贵。只有把问题估计更严重些,把制约因素考虑得更全面些,把各项措施制定得更周详些,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打一场有准备的主动仗。这是古往今来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汛救灾策略,我们当一以贯之。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有关地区都要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中国应急管理报发布评论文章《宁可备而不用 不可用时无备》。

防汛抗洪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才能掌握主动权。

——从气象和水情预报到防汛监测与预警;从科技设备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提高防汛抗洪科技含量,让防汛抗洪效率和安全性更上一个台阶。对此,新华网发表评论《让防汛抗洪更智慧更科学》。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分享
QQ
二维码
电话